第214章 不一样的名人

沸沸扬扬了几天的新宫偷工减料事件,飞快的平息了下去。

不等房玄龄从新宫那边进宫汇报,李世民就从李宽口中知道了空心砖使用的缘由。

水泥、玻璃、空心砖……

李世民发现新宫的建设当中,有越来越多的东西超出自己的想象。

还真是有点期待……

贞观八年,整体来说大唐的局势还是比较平稳的,除了西北的吐谷浑时不时的搞出点恶心人的事情。

刚开始,吐谷浑的可汗伏允派遣使臣向大唐朝贡,礼部还开心了一把,觉得大唐越来越有万邦来朝的形象了。

这个时候把公鸡和猪给阉割了,刚好可以赶上过年的时候食用,所以彭汉生每天都异常的忙碌。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师傅,今天一早上就已经跑了十二家人了,这养鸡养猪的人家可是越来越多了。王爷又不让我们收他们钱,这不是干着吃力不讨好的活吗?”

这为后面吐蕃国与大唐之间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要不是楚王府接受了他们这一批太监,彭汉生还真不敢想象自己的晚年会是怎么样。

自然也是找了个借口不来,这门婚事也就作罢。

马周对凉州周边各个部落的情况基本都知道一二,可谓是情况复杂无比。

……

很显然啦,谴责要是有用的话,还要军队干什么?

“王爷,凉州城内的作坊,属下倒是不太担心。只是西北贸易经常深入到周边草原,如今西北局势微妙,这一块业务是不是先放一放?”

家人是没有家人的。

李世民让使臣召伏允到长安觐见,伏允找了个借口拒绝了,可是同时抛出来一个球:让李世民把一位公主嫁给他的儿子尊王。

“那倒也是,这阉割了的猪,长得就是快,养个半年,差不多就能有两百斤,还不挑食,确实适合普通老百姓,不过,王爷怎么又规定普通农户,每家最多只能养三头猪呢?”

“王爷说过,这些农户,平时就种点庄稼,勉强养活自己而已,手头上没有什么余钱,一旦有什么天灾人祸,就活不下去了。让每个农户家里养上一两头猪,十几只鸡鸭,算是给广大的农户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收入来源,所以就连帮他们阉割公鸡和猪都是免费的。

反而不如好好的教授一下徒弟,说不准还有个送终的人呢。

哪怕是个别有家人的太监,又有谁敢回去呢?

他在净身房干了一辈子,被清理出太极宫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

“不能放弃,但是可以多招募一些信得过的本地人,让他们来负责一部分货物交易。”

中间来回一阵折腾,贞观八年都过去了大半了,最终,事情自然是没有谈成。

去年的时候,很多人还在观望,眼看着养了猪的人,过年的时候把大肥猪一卖,买上几斤羊毛线,一家子都能穿上暖和的羊毛衣过年,今年自然养的人就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