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他不出名谁出名?方言太伟大了!(月票加更)

方言刚才听到对方说话的时候,就已经猜到对方应该是同行了。

不过直接带着病人找上门来治病,这还真只有他们军区医院的人做这事儿,上次找上门的是旁边那个老兵的老婆。

这次又换成其他人了。

而且他说的内部人员也很好猜。

除了老兵,应该就是之前在他这里治过病的谢老他们一众人了。

方言站起身,对着他们说道:

“来先坐下来慢慢说。”

接着老范很快的找来了其他的椅子,让众人都坐下。

这时候方言观察患者,行动看起来非常困难,就像是被绳子捆绑着的犯人一样,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要是不牵着扶着肯定会摔跤。

等走到了椅子边要坐下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绷紧。

看起来浑身都处于一种半僵硬的状态。

刚才说了那么多的信息,重点其实就是诊断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广泛粘连、蛛网膜炎。”

等到他好不容易坐下后方言来到他身边,开始对他进行检查。

“现在能说话吗?或者说能听懂我说什么吗?”方言对着患者询问道。

“可以。”对方点点头。

这个时候人还是清醒的,可以交流倒是不错,方言对着他询问道:

“左眼现在完全看不到吗?”

“完全看不到。”对方摇摇头。

“那右眼?”方言又问道。

对方回应道:

“看得模模糊糊,眼前像是有一团雾气似的。”

方言对着他又询问:

“你现在左边身体的上下肢还是处于麻木的状态吗?”

患者点点头说道:

“没错,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包裹住了一样,脖子和背部都是硬的掰都掰不动,而且头痛,肩膀和背部沉重得就像有石头压着。”

说完他还补充一句:

“我感觉我的上半身好像有些发肿……”

说到这里军医魏庚对着方言说道:

“不是感觉,是他的身体确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肿,特别是上半身。”

方言点了点头,然后来到患者背后查看。

发现果然在颈部位置有一个肿块,使用罗氏正骨法的触诊手段摸,没有摸到边缘。

这个也可能和他浑身肿胀有关系。

接着方言让患者张开嘴,查看他舌苔舌象。

发现其舌苔淡白腻。

方言又检查了一下患者下垂的双手,刚才在被人搀扶的时候还是正常颜色,此刻下垂后没多久就已经变成紫红色了。

方言争取拿了起来,高举过头顶,结果那只手依旧还是保持紫红色,许久都不消退。

“方大夫,怎么样?”魏庚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方言说道:

“稍等,我再把把脉。”

方言一边把脉,一边对患者问道:

“刚才说你有怕冷,心慌,眩晕,失眠这些症状,你还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或者是要修改的?”

患者想了想说道:

“还有我吃东西,感觉没什么胃口,不想吃,之前吃的很香的东西,现在一点都不香。”

“还有其他要补充的吗?比如说有没有上半身痒这类的。”方言继续问道。

患者摇摇头说道:

“痒倒是不痒,因为我现在半边身子都是麻的,有时候会突然一下失去意识,反应过来的时候,可能过去了几秒钟,有可能过去了几个小时,哦,对了,还有说起来,我这背上像压了一块石头,一天比一天重。”

“嗯……除此以外应该没什么了。”说完他确定的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点了点头,接着将他左手右手全部都诊断了脉象,

诊断出来的脉象是:脉沉细伏。

这是三种脉象。

脉沉指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意味着病邪在里,病位较深。

一般来说,沉脉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比如,当人体受到外邪侵袭,邪气深入脏腑,或者人体本身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内郁等情况,都可能出现沉脉。

脉细即脉道狭小,指下感觉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

因为气血不足时,脉道不充,所以脉象表现为细,而湿邪阻遏脉道,气血运行不畅,也可能出现细脉。

脉伏是指脉象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至伏而不现。

伏脉主邪闭、厥证、痛极。

当邪气闭阻,气血不得宣通,或突然发生晕厥、剧痛等情况,气血运行受阻,脉象就可能表现为伏脉。

结合之前的种种情况,方言开始快速的分析起来:

患者面色晦暗,行动僵硬如缚,双手下垂紫红这是久瘀不散。

舌苔淡白腻是寒湿夹痰浊。颈背肿胀有肿块是痰瘀结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