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8章 铁骑礪锋出,山河隱忧藏
驃骑军的优势是什么?
当然是人。
质量出眾的单兵素质,拥有基础知识和军事素养的军校,擅长於製造器械基础建设的工匠,医治伤寒处理疫病的医师,等等……
至於斐潜、庞统、张辽,许褚等人,则是属於锦上添。
不是说斐潜等人就不重要,而是有了美『锦』,『』才更艷。
那么对於驃骑军的劣势又是什么?
答案也同样简单,依旧是人。
在山东中原这么一个广袤的土地上,不管是多少的人投入进去,都是不够用的。一旦人不够用,又需要处理事情,比如各项生產,人员组织,水利建设等等,怎么办?
肯定又是需要採用原本山东中原的一些人。
而这样一来,这些山东中原的人就会像是墨汁混杂进了水里,晕染而开。
別小看这样的事情。
这种渗透,一旦被晕染,是极难处理的。
简单来说,关中有足够有效的军事建制,但是並不一定有充裕的民政人员。
而在山东中原腹地,地方上多数是以宗族、乡里为结构,围绕著一个个山东本地的大小豪强形成了的一个个的区域性的,庄园小农经济体,然后各个庄园经济体再受到郡县之中的行政管辖,好处是可以用少量的官吏管理大量的区域,但是缺点也非常的明显。
这种问题,在王朝稳定的时候,並不会展现得特別厉害,但是一旦出现外敌的时候,这种內部的混乱和笨重,就格外的凸显出来。
秦汉王朝,其实都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秦朝寿命太短,西汉拿出了天人感应,而东汉基本上就是混日子的,才搞出度田令没多久,就被迫叫停,旋即进入了比烂阶段。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光武帝刘秀无法有足够的人员去管理地方!
在发现只有用魔法才能打败魔法的时候,谁会选择去讲道理?
选择讲道理,那就肯定是输,而选择魔法,还有机会贏。那么该怎么选,所有人自然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这样一来,原本就有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制度和秩序,就彻底的散乱了。
或者说,其实大汉王朝的上层统治者是知道有这些问题的,但是他们觉得还是要保住自己屁股更重要,至於魔法对轰魔法,也就是下层相互搏杀而已,还能发泄一下因为社会压力,生活困顿所產生出各种怨气……
因此对於斐潜来说,最大限度的展现自身优势,而避免消耗太多的人力,就成为了面对巩县这些曹军工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毫无疑问,只要破开了这些曹军工事,就能够撕开对方的命门,但是从昨天晚上眾人商议到现在,对於这些工事究竟要如何处理,才能避免人力的重大消耗伤亡,还是没有比较好的方案。
首先,作为最先提出来的方案,就是铺桥修路。
既然有壕沟,那么就用木板,以及其他的一些辅助材料,去搭建出一条通道,或是多条通道,便是最为基础的应对方案。
但是很快,这种应对方案就被暂时搁置了。
因为这个方案,一则容易被烧,二则木材需要远调,会极大的占据运输空间。
如果不从长安关中运输而来,同样也是有麻烦。
並不是所有地区,都可以就地取材,砍伐树木的。
巩县作为一个长久以来都有人类活动,並且又被曹军长时间占据修理过的区域,但凡是近一些的树木都被砍伐殆尽,驃骑军想要获得木材,最近的都是要进到山中,在没有路的区域走上四五十里!
原本巩县周边应该多少是有一些树木的,但是现在基本上也变成了曹军的营寨,柵栏,望塔,以及其他的一些什么设施。
第二个提出来的方案,就是水淹。
处於伊洛水河湾的巩县地带,相对地势较低,而驃骑军处於上游位置。所以如果说驃骑军在上游蓄水,虽然不至於能达到水淹七军的效果,但是淹没这些曹军在巩县城外的营地和工事,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
被水一淹,壕沟土墙什么的也就自然崩塌。
但是这个方案同样有巨大的副作用。
首先就是水淹的地区,兵马难以通行,更不用说沉重的火炮了。
而想要等水淹过后,土地重新乾燥板结,这没有一两月的时间根本不用想。
这样一来,驃骑大军在巩县之处没事干等,即便是粮草供给没问题,也会在军中出现一些浮躁心態。等到在汜水关之处若是不能短期获胜,那么这种心態就会加重损伤,衍生出更多的问题。
同时,水灾之后,疫病最容易滋生,而驃骑大军要经过这样的区域……
第三个方案就是绕路。
巩县和汜水关虽然確实是卡在了两山之间,作为从河洛直进山东的最主要也是最快捷的通道,但是现在在孟津和小平津之北的曹军河內部队被打垮了,便是腾挪出了一条新的进军通道。
大军可以通过陕津,小平津,孟津三个渡口北上,然后进军攻克河內温县,就可以直接攻击冀州,並且和在幽州和冀北的赵云魏延部队相互联繫上,甚至有望在较短的时间內,拿下冀州,以及青州等地。
当张辽提出这个议案的时候,一度得到不少认可。
甚至也被庞统所赞同。
可是斐潜在反覆思考之后,却否决了这个方案。
在野外美丽的朵,往往都意味著潜在的危险。
那鲜艷的大黄蜂,挨一下就半条命。
这个方案也是如此,鲜美多汁的冀州肉排,看著好吃又鲜美,可未必没有掺杂毒药。
要进攻冀州,要么主力移军大河之北,要么大部分分兵到往北,少部分留在河洛,这是几乎肯定的结果。
如此一来,仅凭河洛之地,又或是已经被打烂的黑石关,有可能防守得住曹操的反扑么?
即便是雒阳等城池扛下了曹军的反扑,那么雒阳之外呢?
当斐潜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眾人都沉默了。
確实,如果绕道走冀州线,按照现在曹军大部分主力集中在兗州豫州一带的情况来看,確实是有可能一举拿下冀州,然后再以北压南以图豫州,但是实际上呢?
袁绍当年就想要以北压南,结果形成了豫州的民族大团结。
这是其中之一。
有其一,自然是有其二。
曹操在下一盘大棋,那么既然已经洞察到了其中一部分的棋局,为什么还要顺著曹操的给出的方向去走呢?
斐潜在军议之中,给出眾人战略高度上的指引。
將计就计。
……
……
山谷当中,夏侯献带著百余人,埋著头在山道当中行进。
太谷,又称大谷。
反正古人对於太大二字,经常混用,该因为对於不认识字的文盲来说,多一点和少一点其实没多大差別。
此地谷深,足有三十余里,山谷两侧,沟壑纵横,溪水潺潺,群峰削立,灌木丛生。
东西有牛心山、牛嘴山、老羊坡、歪嘴山、大风山等,峰峦起伏,形势天然。
山道难行。
眾人都是走得辛苦。
天气又是炎热,太阳暴晒之下,人人都是汗流浹背,浑身湿透,汗水在盔甲战袍上渗出印子来,盐和泥尘混杂一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