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8章 水面之下的答案

一直到离开了崔琰的庄园,甄臻都还有一些恍惚。他向来就是口风比较严的,所以崔琰所说的话,他自然不会承认,但是他也不清楚崔琰是不是已经搞清楚了事实的真相。

或许是无心的一句话,或许会引来巨大的改变……

即便是在后世,如果没有网络上的痕跡保留,想要追查一个传言的出处,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等有了网络大规模伺服器之后,所有的痕跡就都在伺服器里面了,ip位址一对照,有时候就不是查不查的问题,而是想不想了。

大汉现在想要追查传言,当然比较难。

传言这种事情,当然不是甄臻亲自去做,可如果真的有人要追查,说不得也还会找到他的头上来。

甄臻打死也不会承认『割河北』的话是他说的,可是到了当下,这个似乎並不是成为了重点,而是崔琰表现出来的態度。

这就很微妙了……

当然也可以认为是崔琰在知道了这个传言之后紧张了。

至於为什么崔琰会紧张,会特意找甄臻来见面,崔琰什么都没说。

但是实际上,有些话,不能说尽。

而且有时候,也不能说尽。

在这个节骨眼上,甄氏家族派他前来,当然不仅仅是为了那些金银,也是想要查探一番在豫州潁川的人心变化。

自从甄氏暗中和魏延合作之后,投向驃骑就逐渐的成为了甄氏家族的主流。

袁氏的失败,给予甄氏沉重的打击,几乎让甄氏从冀州望族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官场之上,没有甄氏的位置,甚至连地方上的小吏都开始对於甄氏吆五喝六起来,总想著要从甄家身上割一块肉。

那是甄家上下最为危险的一段时间。

但是好在,这一切的黑暗,终將过去。

只不过,光明之前,总是会越发的黑暗。

若是论志向,甄臻自然也想要做一个执掌一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方大员,可是比他有才能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根本轮不到他,也没有他的位置。他现在就只是一个商队的领事,但不代表他永远都只希望做一个商队领事。

不过么,当年甄家对於甄宓的处理方式,总归是有一些问题,现在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当年曹操势大,而斐潜还没有如今的威名,所以甄氏家族上下,更倾向於曹操,也是情理之中的,谁能想到有今天这般的变化?

在甄宓的支持之下,甄家確实起色了不少,但是受到当年甄氏处理甄宓的影响,导致甄氏如今在冀州的子弟,想要再主动靠过去,对方也未必会那么容易接受。

如果有可能,甄臻氏是更希望去关中的……

毕竟听闻关中对於商贾的態度,会比在山东更加的友好,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作为商贾,在关中还可以担任官职!

以商人身份任职的官员!

不是官员兼职的商人!

这或许是驃骑对於甄宓的优待,但是又有什么关係呢?甄臻有时想想,真恨不得自己也是容月貌,然后就可以和驃骑有更多的接触。只可惜每一次照镜子之后,他也只能是嘆息一声。

山东和关中不同,他的身份导致了他无缘在官场上更进一步。这个商队领事,在一般百姓眼中或许很风光,但是他自己知道,这种风光是如何的虚幻。

大汉山东的问题,盘根错节,积弊已久,病入膏肓,这样的一个病人,隨时可能断气,可是因为陪伴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以至於很多人心中不舍。

但是,就算不是病人,正常人也总归会死的,早晚而已。

时也命也,大汉有了光武帝,再延续了近二百年的汉家名號,可甄臻猜测,当年的光武帝是多么不愿意去拜长安的刘家祖宗!

因为此刘非彼刘啊!

那么现在呢?

不管是姓曹还是姓斐,显然不会再姓刘了。

捨不得么?

多少有一点,可是甄臻感觉到了內心当中似乎更多的是兴奋!

改天换日啊!

甄臻抬头望天,看著天上厚重的云层后面的太阳,脸上露出了莫名的神色来。

……

……

自从董昭指挥不利,司马懿突破了横山岩之后,中条山大营就彻底崩溃了。

曹军兵卒直接丟弃了各自的营盘,疯狂往河洛方向逃跑。

在攻打中条山大营之中,成功突破荒山凹並且穿插横山岩,直击曹军核心內圈的司马懿,无疑是收穫了这一场战事最大的硕果,而辛辛苦苦一路从东线转移到中线,又从中线试图突破的许褚,自然是有些失落。

但是许褚很快就重新振奋起来,在经过了一天一夜的休整之后,便是再次作为前锋,带著部队开始清剿追杀曹军在中条山的残余部队。

曹军在中条山依山而建,並且沿著山道贯穿了整个中条山,虽然说董昭败退,但是在大河北岸的黄石坡,依旧留有曹军的渡口营寨。

许褚首先要打的就是这个渡口营寨,然后才能和潼关的庞统等人比较方便的联繫上。

不过很显然,这渡口的营寨,也並不能阻挡多久驃骑军的脚步。

自从河东开始,一路击败曹军,从安邑到中条,途中数次的战斗,固然也有伤亡,但战火的锤炼,无疑是去芜存菁的,那些粗心的,莽撞的,抑或是在战斗当中运气欠佳的,都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锻打当中,经歷过生与死的淬火,留下的就自然成为百炼精钢。

现如今这些兵卒,就从最初若有若无的那种气势开始,现在渐渐的有了一点军魂的味道,那在口中喊的『驃骑万胜』,也渐渐的不再只是一种口號,而是真的相信会『万胜』了。

职业军人的好处,就是將战斗当成了是展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而不是被迫的,或者暂时做做,然后还要回家耕田的无奈过渡,所以这些驃骑兵卒一提起战斗来,便是宛如心中怀揣著著火焰,即便是寒风凛冽也无法燃其降温。

战斗,或是荣耀归乡,或是英勇死去。

当兵卒看到军中小吏在休整的时候,根据名册一遍又一遍的清点名號,確认伤病战亡等情况,並且核对功勋,告知斩获的时候,驃骑兵卒自然而然的就会坦然的去面对战爭当中的死伤。

他们的要求,一直都不高。

只是想要作为一个『人』死去,而不是成为政治家口中的牺牲的一个数字。

如果说之前的战斗,还有人是被动的应战,以本能面对下达的命令,面对刀枪和死亡,那么现在这些驃骑兵卒之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心中渴望著下一场的廝杀,下一次获取功勋的机会。

同时,在这不断的战斗当中,原本训练的技能,慢慢的也融合到了他们血液之中,成为了他们本能的一部分,队伍之中有更高的配合效率,每一个人,只需要尽力做好自己的那份,剩余的,其它的同伴,自然就会做好!

在这个冬日的清晨,许褚抚摸著战刀的刀柄,眯著眼看著山下那个在渡口之处的军寨。

渡口的曹军军寨似乎已经发现了许褚等人的到来,在寨墙上有曹军兵卒慌乱的跑动著……

『將军!』一旁的军侯上前问道,『请问要如何进攻?』

许褚看了看军寨,又环顾了一下四周,思索了一下说道:『你觉得应该如何进攻?』

那军侯说道:『这军寨就两个出口,六个哨塔……乾脆直接从衝过去,用最快的速度炸开营门!这些傢伙必然就是溃散!到时候胆敢反抗的,就地格杀,然后直扑贼军浮桥!』

军侯说得很严肃,却很简单,似乎像是在市坊內买肉。

就这一块,就这里,切下来。

许褚笑了笑,『这计划不错,不过你少预计了一件事情。曹军在中条山设置了那么多陷阱,你觉得他们就不会在这里安排陷阱了?』

军侯一愣,『將军,那怎么办?先派人四处查探?』

许褚摇了摇头,『不必。直接打。小心些就是!』

旋即许褚就分出了队伍,一队直接从山上下来,沿著山道朝曹军渡口进攻,另外一队则是慢了半步的样子,似乎是要绕到曹军军寨后面去。

渡口的曹军军寨的兵卒大呼小叫,老远的时候就开始朝著驃骑军射箭。

箭矢歪歪扭扭落在了地上。

最先靠近曹军军寨的是刀盾手,很快就在曹军营地前方发现了泥土不一样的痕跡,然后就吹响了示警的铜哨。

在铜哨声响中,后续的兵卒立刻停下,开始转向曹军军寨的侧翼。

渡口曹军军寨內的兵卒越发的慌乱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