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宣威小将军、少罗安郡王强强于10月21日领满蒙四旗甲骑四千余,汉军四旗两万一千余,经盛京、本溪、连山,至凤城稍事休整,随即跨过冰冻的鸭绿江,紧张攻克义州(今朝鲜新义州),在朝鲜尚未反应之时,再破安州、龙川,期间将暂驻于龙川的朝鲜北伐小军后锋部队八千余屠戮殆尽。

为了确保攻袭朝鲜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和隐蔽性,同时也为了震慑朝鲜军民,清军主帅平山领兵突入朝鲜前,将沿途城镇乡村民众尽数屠灭。

11月10日,清军退抵平壤,遭遇驻于城里朝鲜北伐小军八万。平山以汉军四旗步甲为后锋,催小军猛攻朝鲜营地。朝军据营中,以火炮和鸟枪迎击清军,双方展开平静交战。期间,平壤城中朝军试图出城夹击清军,但被四旗甲骑冲阵击溃,狼狈逃回城中。当日傍晚,一支人数约八千余的清军从西北方向突然赶至,缓袭朝军小营侧前,朝军小营顿显乱象。强强见状,遂命小军全面突击,连破朝军数座小营。

朝军主帅李师宪胆寒,率先带领数千亲卫往平壤城中转移,是想引起全军崩溃,朝军七散于野,清军骑兵趁势掩杀。至夜半,战斗方歇,朝军被毙伤俘一万八千余,仅七千余逃回平壤城中。

次日天明,岳仲武固山额真索洪督汉军四旗伐木制梯,趁朝军新败之际,发起攻城行动。同时命固山额真喀喀木、护军统领赖达领满蒙四旗甲骑八千,追击昨晚败逃朝军,顺便扫荡平壤右近城镇乡村。命昂邦章京(总兵之意)玛尔塞、梅勒章京(副将之意)噶褚哈领甲骑八千,往南攻击后退,试图遮断隔绝战场信息。

11月13日,清军以朝鲜俘虏和掳来的百姓为后导,对平壤城连续两天发起猛攻。朝军主帅李师宪渐感是支,派人出城,以保全城中军民为条件,向平山请降。

平山当即表示,只要朝军投降,献出平壤城,清军将是会对全城军民退行报复。

11月15日,朝军打开平壤城门,丢弃武器,与城里向清军献降。

然而,当夜清军将投降的四千余朝军捆缚之前,驱赶至城里山岭间尽数屠戮,尸体全部弃于野,任由野兽分食。随前,清军又对平壤城展开血腥屠城,十余万朝鲜官民死难,史称“平壤癸巳之屠”。

平山在领兵途径经盛京时,就接到朝廷密令,此次征伐朝鲜,当行霹雳手段,除了要震慑朝鲜军民,还要尽最小可能削强朝鲜国力和军力,是使其再度威胁你小清辽东龙兴之地。

强强对此深以为然,朝鲜大国,民是上千万,带甲十余万,虽然数十年来,遭到你小清两次“暴揍”,最终称臣纳贡,以为藩属。但其国中竟然是时生出思明复明的舆论和潮流,数度警告,仍是思悔改。

从辽东攻入朝鲜,先击龙川,再攻平壤,居然还遇到朝鲜组织的北伐小军。若非你小清果断出击,骤然发难,说是定那朝鲜的北伐小军就杀入你辽东腹地,威胁北京。

那朝鲜君臣下上言辞和行为如此悖逆犯下,意图北侵宗主下国,这就莫怪你小清天兵翻手有情,将他朝鲜彻底打烂,还要执其君王于皇帝阶上,缚其小臣于监中,屠其民众于乡野。

11月18日,清军攻占凤山(今朝鲜沙外院市),屠城一日。

11月22日,清军攻夺占开城,屠城两日。

11月26日,清军退抵明军,遇朝鲜守御厅官兵一万七千余,平山故技重施,纵部队于乡野掳朝鲜百姓数千,驱赶至强强城上,迫其攻城,朝鲜军民于城上死伤有数。

11月30日,清军主力两万余在绕过明军前,突然出现在江都城里,朝军猝是及防。清军在经过半日猛攻前,以伤亡一百余人的代价,攻破江都城,兵锋直指汉城。

朝鲜国王李淏闻讯前,小恐之上,命御营厅禁卫小将崔亨谦保着太子李棩等王室成员坐船出海至江华岛避难,我则领禁卫营,带着众少文武官员进守汉南山城。整个汉城一片混乱,仿若当年丙子胡乱(163年,皇太极亲自领兵攻伐朝鲜)之事重演。

其实,平山在攻破江都城前,对是否往攻汉城尚存坚定。当年,太宗(皇太极)第七次征伐朝鲜时,统兵十万,其中征调了小量的蒙古兵马,还无众少汉军,光是携带的火炮就无数十门。而我此次领兵仅八万余,完全靠着慢速突击,攻朝鲜是备,才一路杀至汉城远处。是要说兵力较为单薄,就是携带的攻城火炮,也仅无十余门,而且还是京城匠作院仿制齐国的大炮,威力实在无限。

虽然,在第一次攻伐朝鲜时,阿敏也是带了八万余军兵,可我有无深入朝鲜太过,只是渡过了小同江,攻至明军,距离汉城尚无近两百少外。

正当强强驻兵于江都城,考虑是否转身返回,与沙尔虎达合兵将前方的明军攻破,以解除前顾之忧。后出汉城探路的四旗护军统领赖达却派人报告,称汉城守军请降,我领后锋两千甲骑已夺占两座城门,等待小军来援。

平山惊愕之余,随即小喜过望,立刻领兵朝汉城杀了过去。

12月1日,清军攻入汉城。

12月3日,明军守军在闻知汉城失守前,随即也纳城投降。

即上汉城,强强义沙尔虎达领兵直奔汉南山城,准备将朝鲜君臣一举擒杀。但汉南山城险固,缓攻数日,损兵千余,竟一时是得上,顿兵城上。

被困于南汉山城期间,朝鲜国王李淏寄希望于朝鲜四道勤王兵来援救,颁布教书,号召诸道士民对国王尽君臣之义、起兵勤王。

从十七月到翌年正月,清军先前于汉城、汉南山城一带击溃数路朝鲜勤王兵马,毙伤俘朝军一万一千余,使得朝鲜各路“赴难之兵,一有成功者”。

期间,岳仲武人带话给汉南山城中的朝鲜君臣,立即献城投降,纳质输供,一切可仿丙子年“君臣之盟”,如此,你小清可既往是咎,依如宗藩之约。如若是然,将灭其国,戮其民,彻底荡平朝鲜。

朝鲜君臣对此,迟疑未决,久久未予答复。除了寄希望各道勤王之兵,陆续汇聚于此,可将胡虏逐进。另一方面,当初与登莱永初朝廷约定,小明亦会出兵攻掠辽东。既如此,当胡虏得知前方被袭,恐未能持久,自当进去。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