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大迁移就在全球各大粮食出口国,被智人公司的低粮价弄得苦不堪言的时候。

一艘从东巴分公司过来的大型邮轮,正缓缓停靠在升级改造完成的洪库港客运码头旁。

这是一艘排水量20万吨,拥有2500个客舱,可以搭载1万名乘客(包含836名船员)的大型邮轮。

由去年九月份刚刚成立的锡兰造船集团负责建造,目前一共建造了4艘该型号的邮轮,这是常规动力的运输船。

这4艘大型邮轮主要用于大规模调派员工。

比如这一次过来洪库港,就是输送九千多名从东巴分公司调过来的新人类员工,这些员工将作为红海行省沿海农业区的开发主力。

在种植水稻方面,东巴分公司的员工可比苏伊士人更加拿手。

之所以移民这么多东巴分公司的员工过来,主要是红海行省的当地劳动力太少了,只有40万人左右。

哪怕洪库港二级分公司的负责人许英诚,拼了命努力吸引周边的劳动力,洪库港现如今也只有八千多员工,这个员工规模实在是太少了。

根据智人公司的内务事业部规定,只有员工超过10万级别的城市级分公司,才有资格称为二级分公司,不然就是临时分公司。

而且员工太少,也不利于各种服务业的发展,公司总不能为了几千人专门建一个医院、大学吧!

经过培训的外地派遣员工,有条不紊的下了邮轮,他们都是拖家带口过来的,已经成为新人类员工,则担负起临时管理工作。

许英诚带人和内务事业部的随船小组长会面,然后交接了员工数据档案。

负责洪库港分公司内务工作的内务科负责人张凯,翻了翻数据档案的简表,将这些员工数据接入本地的数据库中。

张凯有些无奈的说道:“终于有1.8万员工了。”

“两个星期后,还有一批爪哇分公司的员工会坐船过来,另外还有大约2400名远东的务工人员,会分批搭飞机过来。”内务事业部的随船小组长笑着说道。

在掺沙子这件事上,智人公司是非常专业的。

每一个新城市的全权分公司建立,总公司都不会允许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员工占据绝对的人数优势,至少需要还几个地区的员工参杂在一起。

显然智人公司不希望以前的地域和人种隔阂,继续出现在智人公司内部。

各地的新人类员工也在做大量的同化工作,他们在向所有人灌输“智人”、“公司人”之类的概念,用于取代之前的吕宋人、泰人、华人之类的概念。

老年人的观念比较难改变,也不是同化改造的重点,但是新生代却已经逐渐接受了智人和公司人之类的概念。

估计用不了十几年,智人这个概念就会被广泛认同。

港口的临时休息区内。

许英诚将外地员工的安置工作交给张凯,自己便回去处理本地产业布置的事情。

张凯和副手丽达辛德赶紧临时征调一百多个外地员工中的新人类员工,让他们帮忙落户。

在工作能力上,新人类员工都可以适应各种工作,而且内部团结度非常高,对于这种临时征用,他们也乐于帮助。

其中一个穿着黄麻布衣的中年移民,拿着一份落户列表:“张科,这边的房子足够分配吗?”

“放心吧!施工队在一个月内,已经修建了16栋宿舍楼,可以容纳3200户,另外还有两个临时的集装箱宿舍区,可以容纳1万人。”张凯如数家珍地回道。

“看来这边的基础设施已经赶上来了。”

丽达辛德则摇了摇头:“还没有,这种一穷二白的地方,需要补的课还多着呢!”

几人谈话中,几辆大巴车开始接送外地员工前往宿舍区。

……

从开罗贫民窟跑过来的玛吉,一个人呆在员工宿舍里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