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好脾气的江小弟也红了眼睛:“代国贼子,誓必与尔等不得干休!”
张哲回到内院,见到孟小婉时,一时心疼的嘴皮子都在发抖。孟小婉的眼睛是红肿的,显然是一直在垂泪。他连忙叫人切了土豆片来替她敷着,抱着她哄睡了一下午。
夫君的归来,让孟小婉的心绪果然平静了许多。到了晚间,两人在床榻之上聊了半夜,孟小婉才在张哲的手臂上沉沉睡去。
通过孟小婉的讲述,张哲这才完全搞清了朝堂上发生的变化,也是让人目不暇接。刘沓烧毁民屋,原本是为了把那一夜发生的事公之于众,让大郑内部各势力的斗争变得明朗化,同时扰乱大郑的人心。
可惜的是,这位年轻人太过小看一个帝国执政者们的能力。
在事情发生的第二日,朝堂之上,在所有势力发动之前,帝国首辅孙格正首先站了出来,先给昨夜的事情定了性。这件事是且只能是代国人干的,为的就是打击大郑的团结和人心稳定。
次辅李大年随即表示赞同,各部尚书也三位辅臣的压力下纷纷表示了认同。
在当日廷议上,因为三位辅臣的态度明显发生了变化,开始大力支持太子,一直悬而未决被阻碍了许久的北部战事统帅人选终于出炉。太子岳父崇国侯薛连城出任北路招讨使,统管燕山南道、太山道和燕西三郡的军政,负责抗击代国的入侵。
孙格正、李大年和顾凿三位辅臣,选择了对大郑最有利的方案,支持太子,压制分歧。在他们的支持下,除了被圈禁的齐王和韩王之外,陛下的另外三个儿子,临泗郡王、泰宁郡王、河东郡王都对太子大哥表示了“支持”。
太子一系,已经拿下了京城中除南衙御林和北衙禁军之外的所有兵权。
“我要把那些代国人都找出来!”
第二日安顿好妻子之后,张哲在书房招来了三七、耿良等世仆。
三七等人面面相觑,承天府等衙门就差没把整个京城翻过来了,也没找到那些贼子,可郎君却说要把那些人都找出去。他们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
“既然整个代国使团的人都不知道那个刘沓的藏身处,只能说明这是一处新设立的据点。代国正使已经到任两年,既然连他都不知道,那么这处据点应该是代国陈阳王这两年才暗地设置的。”
张哲其实已经想好了如何找到这些人。
“代国的这些人应该是才到京城不久,口音上不可能统一都说大郑官话,所以他们还是躲在一处可以说北方话的地方。为了行动方便和互相监视,应当是住在一处。而且这些人藏着,总是要吃东西,衙门里多的是破案的高手,不可能想不到这点。承天府这么久都没能找到,只能说明他们是躲在一处可以正大光明大量购买食材的所在。”
再排除被衙门搜查了好几遍的车马店和客栈,大概率这些人就藏在两年内新开,可以大量住宿、大量购买食物,而且北方人很多的产业里。
北地春楼?或者寺庙?
张哲取来了一张何灵姑私下送给孟小婉的京城简图,拿起圆规和尺子开始写写画画。
根据太子那边行动人员对何灵姑的说法,竹池小苑后方民居内的几个蹲守的衙役都是中毒而亡,而仵作推断他们的中毒时间大约是在亥时正刻或者末刻(晚十点到十一点)左右。之所以能确定到这个时间,正是因为这个毒药很特别,中毒后尸体的每阶段变化都有所不同。而巡铺里的巡军还曾在亥时正刻见到过其中一个衙役,所以这些衙役的具体死亡时间应是亥时末刻(晚十一点)。
那些代国人也应该是在宵禁后,趁着巡街的北衙禁军回营、各处巡铺松懈之后才出动的。那便要在亥时正刻之后。如此说来,这些人最早是晚十点出发,晚十一点多抵达了后方的民居。
张哲按照他估算的最快行动速度,以直线为例估算出了一个最大的代国人可能运动距离。然后以竹池小苑为中心,用圆规画了一个大圆。
代国人就藏在这个大圆内,近两年开设的北地风格春楼或者寺庙之中。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