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3章 大战在即

空中侦察里提到了更多于马拉申科而言非常有用的信息。

首当其冲的,便是日军的先锋队列中,出现了一种多少让马拉申科有些意想不到的新装备——三式中战车。

比起之前暴打过的九七中战、一式中战这些铁废物,三式中战车虽然仍算不得太强,但至少把整体水平提升到了和德佬的长管四号相近的程度。

新型的75毫米主炮终于能打出上百的穿深了,帝国陆军终于有穿深“高达三位数”的坦克炮了,多少算得上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巨大突破。

战斗全重仍不及20吨,装甲防护不能说没有,但也是几乎啥啥都挡不住的存在。

既有历史中的这玩意儿是鬼子的最终“决战兵器”之一,等到败局已定的时候全数被日军拿来留守本土部署,准备用来和米畜搞“一亿玉碎”的最终决战。

至于这东西为啥如今会出现在东北,马拉申科觉得这大抵也不难猜到。

第二师团作为整个日本陆军内部战斗力数一数二的头等精锐主力,当然是有资格配置这种所谓的新锐主力战车的。

再加上第二师团来东北的时间比较晚,目前可信的时间节点大概是44年年底最后的这段时间,自日本本土被抽调来到关东军用以接装仿制虎式、组建最新的装甲师团。

这种时间节点上的第二师团,能把三式中战这种“决战兵器”一起带来,当然也算不得奇怪。

当然这也能逆向推理证实一点,来犯的这支日军几乎可以肯定,就是马拉申科要找的第二师团。

毕竟既有历史中的三式中战生产线全在日本本土,关东军手头可没这玩意儿的生产线,当然也没有实际接装过装备本身。

所以这东西极大概率是某支日军从本土带来的,再结合早先已经能确认的第二师团来到关东军重新部署的消息,马拉申科几乎可以肯定头号目标已经现身。

至于拉夫里年科当下提问的怎么打,这对马拉申科来说当然也并不难以回答。

“老样子,充分发挥我们的运动战优势,在机动作战中消灭敌人。”

“我们不止要自己动,还要把日军带着跟我们一起动起来,只要敌人动起来,对我们而言就有机会。”

如马拉申科所言,领袖军这种专攻高机动大兵团野战的作战单位,拉开架势的运动战是其强项。

但对日军而言却并非如此。

即便第二师团是日军计划内首支仿德军战术的装甲师团,暂且不论其具体战力如何,但马拉申科很确信对于日军这样的阵地战、步兵战专业户旧式军队而言。

哪怕是给其新装备,完成了人与装备结合形成初步可靠的战斗力。

但思想上的转变却是没这么容易的,同时也是最难改变,需要潜移默化地去循序渐进的。

强如红军这种当下全世界顶级陆军,在合成化改制这方面也是走得步履艰难。

除开领袖军之外的其它近卫部队,都是拿着领袖军编撰的教材在一步步踩坑摸索,错误和问题接连不断、有时甚至需要马拉申科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