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拼的就是双方的持久耐力,以及战意是否充沛。
攻城一方得以先登,守城一方占据天时地利。
可以说,皇甫嵩等名将也是正巧搭上了袁绍的秋风,使得部下士卒对于战胜波才军还有着些许的希望,毕竟,那度辽将军尚且能凭借两万骑兵正面击溃十余万的黄巾军,他们未必不能做到。在提前做好了准备,皇甫嵩等人也都算得上一时名将,对于战场局势的判断较之波才而言,可以称得上是碾压,借助城墙之阻勉强也是抵御了黄巾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军早就疲惫不堪,许多将士的刀刃都已经开卷,钝的就连一块碎木都劈不开,后勤补给的速度也完全跟不上,城中的滚石落木也早已经消耗殆尽,皇甫嵩下令拆除民居,从当地世家豪强家中购买粮饷等一众器具,甚至于为了使其支持汉军,皇甫嵩先斩后奏,以刘宏的口吻下令,强行征召豪强世家的私人部曲上城墙护卫,但有不应者,立地正法。
战时必须要按照特殊的对待方式,哪怕这些世家豪强中多有三公家族,皇甫嵩却是毫不畏惧。
想想也就明白了,面对势如破竹的黄巾军,皇甫嵩本就没有多少胜算,若是被其攻破城池,进而长驱直入,最终直抵京师雒阳,对他而言,无论是否假传诏令,都没有什么区别了,最终无外乎都是落得身死的结局。
既然如此,何不轰轰烈烈的做出一番壮举来,若是以此能够打退波才黄巾军的进攻,汉军气势自然就会更甚,待周边郡县的援军一至,便是掀起反攻也未尝不可。
对于皇甫嵩的提议,曹操与朱俊持反对意见,毕竟,这般罪行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的了,无论是否胜利,事后面临皇帝的责问,没人能够冲中抽身而出。
世家豪强也并非是任人拿捏的咸鱼,汉军反倒更像是案板上待在的咸鱼,想要翻身谈何容易。
皇甫嵩却是不管不顾,强行诛杀了有一郡太守在外的世家大族,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骇人气势,使得余下世家大族只能畏首畏尾的献出一部分的钱财,部曲。
然后,又暗地里派人前往雒阳,控诉左中郎将皇甫嵩肆意屠杀黎庶,甚至其中还有一郡太守在内,不去思索如何对抗黄巾,反过头来悍然诛杀汉人,此番举动自然是瞬间引得朝堂震动。
世家大族也不是走的明面的道路,其先去找寻到张让的弟弟,在送了一大笔的钱财后,才得见张让,声泪俱下,再送出数额不菲的钱财,使其奏明皇帝,左中郎将不思抗敌,意图谋反,随意拆除黎庶民居,使得众多黎庶无家可归。
张让笑呵呵的收下,当即就去面见刘宏。
在经过张让添油加醋的叙述下,刘宏震怒,当即下令,派人持节前往颍川将皇甫嵩,曹操,朱俊三人尽数压上囚车,遣送回雒阳,交由廷尉审查。
至于前线的战事,在有意识的引导下,再加上此前皇甫嵩首战告捷,无形中就使得刘宏对汉军希冀颇深,从来没想过此时的颍川早已经被黄巾围困许久,军中余粮已经不足以支应三日,就连城中的大半数民居都尽数被拆除化作滚木落石,狠狠的砸向波才所率黄巾。
就算是在这种情况下,刘宏却是有着谜一般的自信,也有袁绍给予他的信心,使得他对于黄巾之乱并无多少担忧。
当皇甫嵩等人还在前线浴血奋战,已经在无数个昼夜硬生生的杀退黄巾军,却不想。
从大后方,雒阳而来的囚车,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待后知后觉的皇甫嵩发现时,已经悔之晚矣,三人被囚车压往雒阳。
此番举动瞬间引得汉军抗议声四起,面对主帅在战时都被皇帝以囚车的方式押送,本就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在这刹那间就被点燃!
自己这帮兄弟在前线奋力拼杀,从不敢有一丝懈怠,面对近在咫尺的黄巾贼寇,他们的两只手已经不知道沾染了多少血渍,有敌人的,也有自己的。
在这种寡不敌众的情况下,皇甫嵩依旧能够凝聚汉军士气,一次又一次的打退敌人的进攻,已经算是举世无双了,然而,就算是如此,陛下却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将其囚禁,此举无异于自取灭亡。
汉军见此情形,无一例外,悉数都放下了抵抗,一窝蜂的冲向囚车身旁,望着已经好几日没有好生休息过的皇甫嵩三人,每一名汉军的心头都涌现出的不公情绪,有极其不满这般决定的士卒当即决定拿出刀刃怒劈囚车,解救三人的举动。
皇甫嵩却是阻止了这般举动,他好像早就料到了这样的结果,只是略带叹息的看了眼已经开始有黄巾军登上城墙的声影,他很清楚,自己一旦被遣送回雒阳,这里的局势就会瞬息万变,士卒们再难升起抗击之心,任由黄巾攻入城中,进而长驱直入进逼雒阳。
他本就是孤注一掷,只是没想到,没能等到黄巾被彻底击退,却是等来了陛下的敕令。
曹操与朱俊也是怒不可遏,他们对于皇甫嵩倒并没有多少恨意,只是对那不明所以的皇帝听信谗言,致使已经坚守了数日的颍川拱手相送感到无比愤怒,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将士们的生命,所为的也只是让雒阳得到更多的喘息机会。
结果反过头来,雒阳方面却是自断一臂,曹操心底顿时升起一股无力感,他首次觉得,自己效忠的大汉,似乎与梦中的场景不太一样。
梦中的大汉疆域辽阔,万国来拜,威望加于海内外,到处都在争相称赞皇帝圣明,臣子廉洁清净,万千黎庶心怀大汉,忧心忧国,呈现着一幅极其美好的画面。
现实却是自己为了大汉的京师雒阳,为了那些尸位素餐的高官权贵,奋力拼杀在前线,不知道多少次是冒着生命危险,却落得这般下场。
曹操很想大哭一场,奈何囚车紧接着开始发动。
这些已经放弃抵抗的汉军,望着囚车逐渐远去,又为了使黄巾不得追上囚车,只能选择转过头去为大汉付出最后的一滴血。
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的冲杀,只知道整个颍川血流成河,到处都充斥着一股极其浓烈的血腥刺鼻味道,无数的断壁残垣,民居不复存在,只剩下光秃秃的表面。
波才望着眼前近乎是一座孤城的颍川,心里对那皇甫嵩的敬意也是愈发强烈。
能够以这种方式抵抗他二十万大军近乎五日的进攻,同时还能有条不紊的将颍川黎庶尽数迁移,这番本事,他波才自觉远不及其,同时,又从一些侥幸不死的汉军口中得知,由雒阳下令,以囚车装下三名主帅回雒阳入廷尉问责。
波才庆幸的同时,又在感慨这大汉的根当真是从头烂到脚,这种局面下,皇帝仍能听信一面之词,悍然决定以囚车这种极其屈辱的方式将前方主帅押回,无异于自取灭亡。
这番决定,使得波才对于即将大举进攻雒阳的计划更是充满了信心,有这样的皇帝在,真不知道是大汉的不幸,还是对他们黄巾的好消息。
颍川被攻陷的消息与皇甫嵩等人几乎是同时抵达雒阳。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