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你生前做的好事传遍天下,一经朝廷认定你是反动派,立马就会从天堂坠落地狱。
成王败寇,自古以来都是真理。陈蕃,窦武皆是一时忠贞之臣,政变过后呢,在皇帝的认证下,俨然已经代替曹节等一众宦官成为了祸国弄权的那一些人,这不是袁绍想要的结果。
现在,有了颜良来投,文丑还会远嘛,雄踞幽冀的日子还会远嘛。
或许会,但最起码现在的袁绍有足够的信心来重新构建这些,甚至要远远超过后世。
被袁绍这番话感动的五体投地的颜良,瞬间变的泣不成声,他知道,自己是遇见了真正的明主,可以帮助他获得青史留名机会的明主。
当即,颜良双手抱拳,单膝跪地叩首,嘴上毕恭毕敬道:“颜良今得君,便是千里马如见伯乐,终得偿所愿,君若不弃,颜良誓死追随于君,至死方休。”
一旁的福伯看的目瞪口呆,对于颜良的这番表现,他有些捉摸不透,再看看自家公子,眼中的那副淡然神色,好似本就该如此发生似的,全然没有刚开始的那般焦急。
袁绍对于颜良的话没有丝毫怀疑,武将之言,出口便是诺言,正如其所言,至死方休,这也是这个时代能够跨越无数年仍然会被争相传颂的缘故,文臣武将,俱是一片肝胆。
“既得足下,绍欣喜万分。”袁绍表情很是诚恳,丝毫没有作态之像。
“今日起,颜某便是守卫君之左右,不论日出或日落,至死方休。”颜良的态度很是决绝,眼中的坚定溢于言表。
袁绍摇头故作怒道:“大喜之时,何故要言死字,未来的荣华富贵取之不尽,不必再言此番。”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颜良的千里来投,实际上是充分了加强了袁绍信心。
他的名声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存在,既无法使其饱腹,也不能助其谋财。
然而,便是这名声,被无数士人视作珍宝,寻常人当做累赘的一种精神,或者说是一种信仰,却能够助袁绍一封书信即可征召到颜良这般猛将,足矣见其厉害之处。
当然,这其中或许还有这袁氏子弟,满朝公卿加持的缘故。
但袁绍有这个条件,且用起来毫不费力没有任何代价,又怎么能将其弃之不用呢?
颜良只是第一个,后面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乃至千军万马。
而在这之前,袁绍需要做的便是尽可能的获得名望,根据地,财物,粮饷,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沉淀。
在将颜良安顿妥当后,袁绍便是收起心中的欢喜,返回到妻子的房间,帮助她继续收拾东西。
这次远行,已经算是天南地北,路途遥远,一切都要安排的妥当。
在这期间,天子遣使来问询何时出发,袁绍答复三五日内便会出发。
天使将辽东属国长史的文书送来,在袁逢的好言相劝下,天使遂选择于袁府内歇息几日。
曹操也是抽空来问了问袁绍感受,在得知其腰酸背痛后,曹操黯然神伤,发誓打死也不要娶妻生子。
袁绍对此不置可否,自己或许算是坚贞的爱情拥护者,曹孟德嘛,那就不一定了,那一炮毁三贤的典故仍记忆尤深。
现在发誓,全是糊弄鬼的。
在安排好一切事宜后,袁绍又将李婉儿送到了老师家中,让其代为照顾,实际上对于此事,老师倒还显得很是开心,虽然又是免不了一阵唠叨,但出发点终归是好的,袁绍也就欣然应允了。
随行一伙人。
袁绍,武力值现在或许比起颜良要差上那么一个档次。
颜良,没有见过他全力出手,但凭借着史书上的记载,勇冠三军,自然可以看得出来其武力值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许攸,算是比寻常人强上一个档次。
荀谌,与寻常人一般,纯粹的读书人。
再加上一个曹仁,无论曹操怎么劝都劝不住,一门心思的便要跟着袁绍一起,远赴辽东,哪怕是曹操将那地方说的到处都有生命危险,曹仁却仍义无反顾的要选择跟着袁绍。
曹操颇为无奈,往日的曹仁可是跟在自己后面形影不离的,如今长大了些,怎么就变化的如此之快,出于对曹仁安全的考虑,曹操对袁绍再三请求,到了那辽东切莫让他参与到那些战斗中去。
在辽东任职,想要不与异族发生碰撞,就好比天上掉陨石一般稀奇,曹操也正是明白这一点,他并不想这个从弟发生一些他不想看到的事。
好在他跟着的人是袁绍,曹操心里得安全感还算是满满的。
至于曹仁,则自打进入队伍中来,便是一直跟在袁绍身边,形影不离,甚至就连一双眼睛也是一直盯着袁绍,这般怪异的举动自然是引起了护主心切,又脾气暴躁的颜良不满。
在经过袁绍的了解下,这才明白。
原来这曹仁自从上次被袁绍一语点醒后,回到谯县后便是第一时间寻找良师,结果却都不尽人意,为了能够使自身的才华不至于浪费,解铃还须系铃人。
曹仁索性便找到曹操,将其想法尽数说出,曹操自是不愿,奈何架不住曹仁的百般哀求,最终,曹仁顺利的成为了袁绍随从之一。
车队有四五架,还有数十位随从同行,这也是袁逢特意交代的事。
这些随从都是从袁氏部曲中精挑细选出的,一身武艺比起颜良虽说差上许多,但护卫袁绍已经算是极高规格的了。
此行路途遥远,且又经过幽冀一带,期间贼匪横行,过一个山头便要担心是否有山贼出没。
实际上,像他们这般明显看起来就是大门大户的队伍,一般的山贼是不愿招惹的,唯恐惹下杀身之祸。
上山当贼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被那些贪官污吏剥削,以致生活都成了难事的黎庶,索性便是落草为寇,以打家劫舍养活自己,顺便还能赚点外快。
虽然这一门外界传言危险甚多,实际上绝大多数时候那些被打劫的富商是一丝一毫的危险都不愿意涉足,只要能够用钱财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
也就使得这一带的贼匪愈加横行,时常都会有路过不愿屈服的尸首丢弃在道路一旁。
而袁绍他们自然也是避免不了的就被这些贼匪个给盯上。
一连过了好几个山头,都没见有人冒出,直到进入到冀州边界时,贼匪数量明显就开始变得多了起来。
有数次都是近乎上百人队伍的贼匪占据着前进的道路,拿出各式各样的武器,有长刀,匕首,木棍,凡是只要能够用来壮胆的武器都被这些贼匪们拿出来。
而面对掏钱就能免除灾祸的举动,袁绍倒是没有选择屈从。
贼匪们冲杀上来,吆喝声此起彼伏。
结果颜良策马奔出,一声大喝下,一刀一个,眨眼间站在他面前的那十余人的贼匪就剩下个跑得慢的,没等上前去威吓,结果就目瞪口呆的发现,自己那些朝夕相处的同伴已经是缺胳膊断腿,尽数都躺在地上哀嚎,明显都是只剩下出气没有进气的了。
被吓傻了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有这么凶悍的人,被吓得尿了裤子,木棍也被当做霉运似的赶紧丢在了一旁。
接连斩杀十余人的颜良浑身都沐浴在殷红的血渍里,身上,马上,几乎都被寖满,俨然一幅恶魔姿态。
见有这般勇猛的人在,那些山贼个个都像是被吓破了胆似的落荒而逃,就连躺在地上止不住哀嚎的同伴也顾不上了,当下保命才是最要紧的。
袁绍望着颜良身上血渍四散,若有所思。
颜良却是策马来到袁绍跟前,将其初次前往袁府时遭遇的一事说了出来。
他并不觉得自己穿着一身血迹的衣服,出现在袁君大婚之日是对他的不尊敬,他也不觉得袁君会这般想,颜良只是想要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的告诉袁绍,仅此而已。
得知还有这事的袁绍却是忽然一笑,这些被士人们称作莽夫的武将们往往都是直肠子,没有那么多的礼节,在他们看来自己所做的并没有什么过分之处。
袁绍说其并不在意,只是当时拦阻他的乃是其弟袁术,且若以后再遇此类事件,则是最好换身衣服再登门,并非所有人都像是袁绍这般脾气秉性都算是相对和善的。
颜良闻言笑着点了点头,他就知道,袁君不会怪罪于他,驾着马行走在车队最前面,充当威慑。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