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没卖完怎么办?”听说农村人很不容易,肯定不舍得自己吃。孙老师也不舍得全包了,“你别着急,我这就去帮你找人。”说完就走。叶烦赶忙叫住:“孙老师,不用,一会儿就卖完。你回头把人找来肉没了,人家还得埋怨你。”

街坊笑着说:“对,对,孙老师,不用找人。”

“可是还剩那么多。”孙老师回头看看车里的肉,估计还有一扇猪肉,还有许多排骨和骨头。

叶烦道:“大家给面子,一人都买三五斤,再来十来个人就差不多了。”

大爷大妈们点头。

孙老师见状奇怪:“那你们怎么不买?”

“我们买好了啊。”一个大妈说。

孙老师愈发奇怪:“买好了还在这儿?”

大妈:“看这闺女卖猪肉啊。”

孙老师不懂卖猪肉有啥好看的,不放心地问:“叶烦,真不用我找人?”

叶烦摇头。

孙老师就说“她先回家”,到家跟丈夫说卖猪肉的是她以前的学生,家境挺好的,不知道为什么嫁到乡下,这么冷的天还出来卖猪肉。她丈夫就说,“要不再买点?”

家里已经买了三斤肉,还买了一只鸡和一条鱼,孙老师不舍得再买,叫丈夫出去问问左右邻居买不买肉。

孙老师的丈夫觉着左右邻居早买了,因为是邻居提醒孙老师去买肉。周围也有几个老师,跟孙老师一样守规矩,没去过黑市,也没偷偷跟人交易过,孙老师丈夫估计那几家只有用肉票买的一两斤肉,就过去问要不要猪肉,又说自己也买了。

那几位男老师和女老师跟孙老师的丈夫到路口,看到叶烦惊呼:“叶烦!?”

叶烦浑身一震,抬头看去,每个人都眼熟。又扒拉扒拉记忆,叶烦脸色微变,竟然全是她中学老师。

今儿捅了老师窝了吗。

孙老师丈夫不禁说:“我忘了他们是孙老师的同事,肯定都教过你。”

叶烦笑着说:“您找来的啊?嗳,刚才跟孙老师说了不用麻烦。您看,就剩十几斤了。”

可能冬天没什么事,退休在家的大爷大妈们太无聊,好不容易遇到一件新鲜事都不舍得早早回家。

先前帮孙老师叫别人让开的大爷也没回家,说:“有我们在哪用麻烦孙老师啊。我早打电话叫亲戚来买了。”

孙老师丈夫问他带来的人,“那还买吗?”

几个老师相互看一下,说:“买吧。”

叶烦让村民把十几斤肉平均切开,让老师们自己选。老师们正想上前,挤进来一个大妈:“来晚了,来晚了,闺女,还有板油吗?”

叶烦:“一到这里就卖完了。”

“那给我几斤五肉吧。”大妈随手指一块就掏钱,恐怕慢一点被别人挤开,“听说买肉送菜?”

叶烦心说又是一个被亲戚邻居介绍来的,“送的。有萝卜干,还有晒干的茄子豆角,还有酸菜,你自己选一样。”

耿致晔把车头的菜往车尾移。

大妈抓半颗酸菜:“我要这个。对了,排骨怎么卖?”

叶烦:“排骨跟肉一个价。”

大妈犹豫片刻,咬咬牙要三根排骨,嘴里嘀咕着:“孙子孙女馋得很。”

耿致晔送她一个猪棒骨,问:“帮你切开?”

大妈点头。

村民抡起斧头把大骨棒切四半。大妈把排骨肉都放篮子里,拎起来沉甸甸的,她不由得笑眯眯地问:“闺女,年后还来吗?”

叶烦看于家村村民,两个村民犹豫不决。叶烦见状就对大妈说:“还能找到猪,正月十四又没下雨,就上午过来。”

大妈:“农村还能买不到猪?”

叶烦道:“我们只敢帮亲戚卖。要是找不认识的人,万一他使坏,我们几个得被抓进去。”

大妈想想现在政策不明,“小心点也好。你回头来的话给我留几斤肥肉啊。”

叶烦点头:“您慢走。”

大妈挥挥手就过马路。

叶烦转向自己几个老师,这几位老师立刻上前让叶烦称肉,恐怕慢一点又被突然跑出来的大爷挤开。

孙老师的丈夫看到还有两根排骨,就叫村民称一下。村民把剩的两根大骨头切开,也给孙老师的丈夫。孙老师的丈夫说拿不完,街坊立刻把篮子递过去:“放我这里。”

孙老师的丈夫苦笑,他哪是拿不完啊,不要钱的东西,他用衣服兜也要兜回去。他只是不好意思要学生的东西。

耿致晔把骨头放篮子里,问大爷大妈:“猪肺猪肝要吗?不要我们就回去了。”

大爷:“我想买猪大肠。”

耿致晔:“大肠不好清理,我们过去拉猪的时候大肠还没洗干净。年后吧。”

大爷不舍得买国营饭店做好的——贵,又因为很馋,就叮嘱:“下次还来这儿啊。”

叶烦点点头,对大爷大妈们说该回去了。大爷大妈立刻让开。

孙老师的丈夫看着车走远,叹气道:“真不容易!”

孙老师同事点头:“她家条件那么好,竟然出来卖猪肉。是不是父母都不在了啊?”

准备离开的街坊们停下:“说叶烦啊?不是,她帮乡下穷亲戚卖的。那两个切肉称肉的村民说叶烦和她丈夫是他们村的外甥媳妇和外甥。”

叶烦的数学老师震惊:“那个是她丈夫?也是农村人?”

爱吃大肠的大爷一副“你什么眼神”的样子,“她丈夫一看就是军人啊。”

“军人?!”

大爷:“对啊。你没看走的时候都是他开车。农民哪用过运输车。再说了,那闺女能考上京大,这么有本事,就是嫁个农民,她丈夫也会在她的帮助下考上大学。”

孙老师的丈夫脸色变了又变,半晌憋出一句:“京大?”

一个大妈道:“我邻居的儿子说的,错不了。”

几个老师想高兴又后悔刚才怕说错话伤了叶烦的自尊心没跟她多聊几句。

同时,耿致晔问:“刚才那几个人过来没吓到吧?”

叶烦翻个白眼:“虎父无犬女!”打开车窗朝后面问:“刚才那几个人过来没吓到吧?”

于家村村民笑着说:“挺害怕的。不过看你不怕,还敢动手,我们就不怕了。咱们以后还能去那边?”

叶烦点头:“本本分分,童叟无欺,没人敢找你们麻烦。就算又遇到故意找茬的,就跟他们去公安局,说请家里人接你们,然后给我婆婆打电话。我家附近有个商店,店里有公用电话,回头我把号码写给你们。”

几人连连道谢,然后叫她去车里,别着凉了。

耿致晔见叶烦真没往心里去,才敢调侃:“碰到一群老师有何感想?”

“原来老师跟咱们一样也馋肉啊。”

耿致晔不禁翻个白眼:“明知道我不是这意思。”

叶烦:“好好开车吧。也不知道大嫂来了吗。”

耿致晔的大嫂中午到的。因为路不熟还坐过了,公交车到师大她才发现。幸好师大到叶烦家附近站牌不需要转车,没再坐过。

下了车,走到胡同口,耿致晔大嫂杨孟夏就看到大宝和二宝。杨孟夏到跟前喊一声“大宝”,大宝愣了一下,朝院里喊:“奶奶,大妈来了。”

于文桃因为怕耿致晔大哥,所以对杨孟夏特别客气,叫耿致勤拿两斤虾出来解冻,她又拿一条海鲈鱼去厨房。

前些天叶烦给往首都送货的横山食品厂临时工二十块钱,临时工帮叶烦捎来两桶鱼和虾。虾放冰箱,鱼挂外面绳上——首都没下大雪最高温度也在零下三四度,室外是天然冰箱。

于文桃把耿致晔拿来的半个猪头卤了,她切一个猪耳朵和一些猪头肉,又切两斤五肉,一部分煎出油烧鲈鱼,一部分炖白菜。

耿致晔的两个侄子馋了,一开始还很克制,于文桃和耿致勤总让他们多吃点,不知不觉就吃撑了。

于文桃看到碗碟干干净净的很高兴,觉着两个大孙子给面子,问:“晚上想吃啥?”

杨孟夏:“晚上还早。于姨,烦烦和老三呢?”

耿致勤也怕她大嫂有意见,先说村里的猪想多买几个钱,请她三嫂想想办法,三嫂就去工厂租一辆车,村民杀了,她和三哥拉过来卖。

杨孟夏:“不是你舅舅家的?”

于文桃心里咯噔一下。耿致勤没慌:“舅舅家只有两头,前天就卖了。这两天卖的都是其他乡亲的。”

杨孟夏点头:“自己赚点钱,也帮乡邻乡亲赚点钱,不错!什么时候回来啊?”

于文桃有点意外,以为这个儿媳妇跟二儿媳妇一家一样嫌出去摆摊丢人,“四五点吧。烦烦说猪肉缺口大特别好卖。”

杨孟夏问:“有没有人找她麻烦?我一个亲戚在工商部门——”

耿致勤打断:“不用麻烦亲戚!三嫂被人盯上也没大事。再说了,人家一看到三嫂能弄到运输车就知道她人脉广,轻易不敢找她麻烦。大嫂,累不累?是洗澡还是休息?”

于文桃可不敢给大儿媳妇添麻烦,立刻顺着闺女的话说:“床铺好了,你困就先睡会儿。”

杨孟夏问:“我是不是回老宅?”

耿致勤先说不用,接着说后面还有一套房子,她三嫂支持买的,当时一万,现在一万二也有人抢着要,最后才说她妈还不乐意。

杨孟夏诧异道:“这么便宜?”

耿致勤点头:“现在想卖房的人都想出去,觉着外面遍地黄金,早出去一天就能早赚很多钱。三嫂说在自己地盘上都混不好,还想去人家地盘上赚钱,简直异想天开。”

耿卉卉忍不住说:“就是。有本事在哪儿都能赚钱。我三婶把一切费用去掉,一天六七十,这几天赚的相当于人家一年存的。”

耿致勤笑道:“她们出去也好,不然哪能便宜咱们。”

杨孟夏以前就知道叶烦胸有邱壑,没想到她这么厉害,而且执行力这么强,说干就干。

“听烦烦的没错。”耿致晔向大哥汇报工作时没忍住显摆几句叶烦带岛民致富,耿大哥跟妻子聊叶烦时满口称赞。杨孟夏又问,“明天还去吗?”

耿致勤:“不去了。明天嫂子去叶家,给她妈送肉。下午给爸上坟。”然后说叶烦开车拉她们过去。

杨孟夏道:“租人家的车肯定要担人情,我们自己坐车去吧。大宝和二宝太小就别去了,墓地不吉利。”

大宝摇摇头:“大妈,我不怕,我以前在岛上每到清明就去扫墓。”

二宝说她也去过烈士林园,不可怕。

杨孟夏夸他俩是好孩子。大宝得到称赞很高兴,忍不住显摆:“大妈,我两点去公园代写春联,你去吗?”

耿致勤主动解释在家没事,请三嫂帮忙想个办法赚点钱,然后就想到写春联。原计划卖十天,没想到这几天有人跟风,大宝不高兴,可家里的红纸用光了,索性去公园代写。

大宝伸出一把手:“大妈,我上午赚了五块钱。”

耿卉卉和耿犇犇立刻说他俩也赚很多钱。

代写春联这种事杨孟夏拉不下脸,可是看到几个小辈这么高兴,杨梦夏又挨个夸一遍。

于文桃以为杨孟夏很支持,悬着的心总算踏实了:“小勤,别拉着你大嫂聊天。孟夏,不想去后面就在二宝房里睡一会儿。森森,磊磊,你们去大宝房里。大宝,和二宝去你爸妈床上睡午觉。”

耿卉卉道:“我可以睡奶奶房里,犇犇可以睡罗汉床。”

杨孟夏身上刺挠,就叫俩儿子去洗澡堂。

洗好澡回到家耿卉卉正收拾折叠桌,杨孟夏好奇地问:“现在就去公园吗?”耿致勤率先问她去不去,又说衣服先扔洗衣机里,大家一起去公园,公园湖里有人滑冰,挺好玩的。

杨孟夏见俩儿子想去,硬着头皮跟过去。

到公园,大宝把桌子展开,放好笔墨,就有人拿着自家裁好的红纸过来,说:“正打算找邻居写。大宝啊,给我写好看点。”

大宝拿掉手套,用从家里带来的草稿纸练一下笔就开干。这些天经常练字的缘故,一副对联写下来行云流水,写对联的人很满意,没等大宝写横批和福字,他就把钱掏出来。

杨孟夏仔细观察众人神色,无人鄙视,不禁嫌自己小心过头。

等看到大宝的小手冻红,杨孟夏就说:“大宝,大妈帮你写吧?”

大宝担心生冻疮不敢逞强,让给他大妈。杨孟夏用草稿纸练一下笔,懂点书法的大妈不禁问:“练过?”

杨孟夏谦虚道:“年轻的时候练过几年。”

字写出来哪是几年,比大宝年龄都长。大妈等她写完一副就对请她写对联的人说:“你赚了。”

大宝的字好看归好看,由于年龄小手腕力不足,跟杨孟夏的字比起来软趴趴的。不懂书法的市民也能看出杨孟夏的字更有神韵,挥洒自如,像透着一股温柔。

年三十才贴春联,很多人家都打算二十八或二十九再写,有人听到大爷大妈夸杨孟夏的字就回家裁红纸,请杨孟夏写。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没人光顾跟风者。卖对联的人不好意思临时降价,担心被大爷大妈们埋汰,就换个地方卖对联。

这个时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红纸,不是那么讲究的都打算自己写,买的人极少,他们换了几个地方才卖完。

杨孟夏写了近一个小时,手腕实在撑不住,把笔给耿卉卉。来晚一步的人问她明儿还写不写。大宝回答:“明天上午写。下午去上坟。后天再写一天。”

想请杨孟夏写对联的人就把红纸收起来。耿卉卉见状不禁说:“我大妈不一定有时间。”

收起红纸的市民就说:“她没时间后天叫你写。”

最先找叶烦卖对联的人还记得大宝的爸爸也会毛笔字,就问:“大宝,你爸呢?”

大宝:“找我爸写吗?我爸没空,帮亲戚卖猪肉去啦。”

一个大爷忍不住问:“不是没了?”

大宝点头:“我舅爷爷家没了,亲戚家还有。不过今天也没了。我妈说被肉联厂买走了。我舅爷爷家的猪原本留着过年杀的。”

大爷问:“小猪养大了还卖吗?”

大宝哪知道这事啊,就找奶奶。于文桃在不远处,闻言大声说:“等八月十五吧。”然后暗暗决定明儿见着兄弟让他们再抓几头小猪仔。

由于昼长夜短,四点多太阳就下山了,于文桃担心太阳落山后二宝着凉,四点钟就提醒耿犇犇写完面前的几个就别写了。

大宝说他明后天还来,没有写到的人也不生气,当出来逛公园了。

一行人刚到家,叶烦和耿致晔就回来了。耿致晔送叶烦回家,他准备一个人去还车。听耿致勤说明儿乘公交车去公墓,叶烦就弄一壶热水,把车皮冲干净,今儿直接还给工厂。

耿致晔走后,叶烦回屋,大宝把兜里的钱掏出来,说是他今儿一天赚的。

叶烦摸摸他的小手:“没生冻疮吧?”

“妈妈,看我的钱!”大宝大声说,“重点错了。”

叶烦点头:“看见了。回头叫爸爸带你买烟。”

“我不想买烟,我想存起来。”大宝道。

耿致勤说:“自己赚的钱不舍得了吧?”

大宝瞪一眼小姑,然后依然把钱塞妈妈手里,让他妈数数有多少。

(本章完)

作者说:今天写的多,又要修改,所以比昨天晚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