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隔着大弟没法拉钩。叶烦伸手,大宝站起来拉住她的手击掌。廖家姐仨羡慕大宝,叶烦把他当大人一样承诺,以至于愈发爱来叶烦家。然而没来几天就收到部队后勤人员送来的消息,台风要来了。

当天下午,庄秋月叫自家仨孩子去叶烦家写作业,顺便陪大宝二宝,她和叶烦、刘桂几人捡柴搂树叶。

刘桂跟叶烦一样没见过台风,问庄秋月台风刮几天。

庄秋月不清楚,问叶烦知不知道。

耿致晔还没回来,叶烦不清楚,好在前世电视里看过:“听说没到咱们这边也会下大雨。”

刘桂:“正好是咱们这边呢?”

庄秋月:“老廖盖我家厕所的时候说能掀翻厕所顶。”

刘桂问叶烦:“咱们得把痰盂拿屋里吧?”

叶烦:“白天放廊檐下,用的时候拿屋里,不然太味。”

庄秋月也是这样想的。三人把灶前塞满,庄秋月回到家洗洗脸就来隔壁找仨孩子,到叶烦家客厅想起什么:“小叶,你家有煤球啊?”

叶烦:“我担心连下几天雨煤球比木柴潮烧不着。”

“对,地上有水。煤球底下有没有垫木板?”

叶烦家没木板,趁着台风还没来就把盖厕所剩的砖搬去厨房,铺两层砖再把煤球放上去。

傍晚,耿致晔回来见叶烦买许多挂面和干的细米面,足够娘仨吃半个月:“烦烦,再买些咸菜。雨大风大没法买菜,物资也进不来。”

叶烦:“难怪菜市场门口停两辆车,一辆里面全是米,一辆里头全是米面挂面。”

这事耿致晔知道。公社没运输车,市场向部队请求,廖政委批的。

“你去菜市场看看。我收拾几件衣服就走。”耿致晔到卧室又出来,“问问有没有咸鸭蛋,还有什么东西不限购。”

叶烦拎着菜篮子:“知道了。”

耿致晔收拾好东西又把所有门窗检查一遍。大宝见爸爸妈妈如临大敌似的,心里害怕所以异常乖巧。

叶烦头一回离台风这么近,因为陌生有点不安,叫大宝二宝跟她睡。

妈妈在身边,大宝心里踏实,半夜台风路过把门窗吹得咣当响,叶烦惊醒,他和二宝一动没动。

叶烦撑着手电筒到窗户边,雨滴啪啪打过来,跟冰雹似的,叶烦睁着眼到天亮。

天亮雨小了,但风太大撑不住伞,大宝二宝都不敢靠近客厅门,叶烦走到哪儿他俩跟到哪儿。

叶烦昨晚买了很多青菜,就用青菜煮挂面。

大宝吃一口挂面往外看一眼:“妈妈,这就是台风吗?”

叶烦摇头:“台风能把篱笆墙吹倒。台风没来。就像我打妹妹一下,手从你跟前过带的风。”

大宝嘴里的面条掉碗里。

叶烦:“就是你想的那样。”

“所以姥姥不叫你来。”

叶烦:“她瞎担心。”

大宝点头:“我们又不出去。”扭头对妹妹说,“二宝,不出去啊。”

二宝很听哥哥的话:“我和哥哥玩儿。”

廖家、刘家也不敢出来。没人找大宝二宝,叶烦家异常安静。

太阳出来,庄秋月拿着针线筐带着仨孩子过来,同叶烦感叹风刮的真吓人,说她这几天都没睡好,又说叶烦脸色很好,胆子大啊。

叶烦摇头:“我白天补觉啊。”

庄秋月一直愁雨什么时候停,忘记补觉。又说今天可以早点睡。正说着,刘桂芳带着儿女过来。

客厅人多闷热,叶烦就把风扇打开。

连下几天雨屋里凉爽,大人小孩都忘记入伏了。

刘桂感叹:“岛上也有岛上的好处。白天无论多热,夜里都能睡着。早几天下雨天凉,我没想到,跟以前一样什么都没盖,结果半夜冻醒了。小叶,你呢?”

“大宝二宝要盖毛巾毯。他俩这几天跟我睡,我跟他俩凑合一下还好。”

刘桂见她神色不错:“我以前还担心你过不惯。”

叶烦:“我有心理准备。虽然台风瘆人,可是凭我们天天都能吃到便宜的海鲜也值。”

刘桂深以为然:“以前挖野菜。现在海边捡的小鱼小虾都吃不完。我打算到冬天东西不会坏就给老家寄点海菜鱼干。你啥时候寄,咱一块,看看能不能便宜点。”

庄秋月:“价格都定死了,便宜不了。”

大宝从外面跑进来。

叶烦:“怎么不玩了?”

屋里无聊,几个小孩跑到院里,可院里太晒,屋檐下太挤,大宝嫌不好玩,脱掉鞋爬到椅子上:“我要看书。”拿起被他扔角落里的小人书靠着叶烦坐下。

庄秋月看着大宝问:“大宝是不是比刚来时高了?鞋该小了吧?”

叶烦笑道:“不用我做。”

“买吗?”刘桂脱口而出。

大宝扭头说:“奶奶给我们做。”指着躺妈妈怀里玩手指的妹妹,“奶奶给妹妹做的有小,妈妈不会。”

庄秋月朝二宝脚上看,鞋面上有两朵小几片绿叶,“你婆婆绣的?”

叶烦点头:“她和我公公都退休了,我小姑子的工作不用她操心,有时间做。”

刘桂不会,很是羡慕,忍不住坐过去打量:“手真巧。”

廖家和刘家几个孩子进来看到这一幕很好奇,听说二宝鞋上的是绣上去的,廖苗苗震惊:“现在还有人会绣?”

叶烦:“有啊。很多绣品你看了会说怎么可能是人绣的。但真是人绣的,因为机器做不出来。”

廖苗苗:“洋人的机器呢?”

叶烦摇头。

几个小孩又忍不住连声惊呼。

耿致晔到院里以为出什么事了,三两步到门口,一屋子人,他吓一跳,“我以为出什么事了。”

庄秋月也吓一跳:“耿团长?”

“老廖在后面,我们走过来的。”

叶烦:“你跟谁?”

刘桂芳:“肯定是我家老牛。”

牛副团长经常跟刘桂芳夸耿致晔:“老牛没钥匙。”然后问自家孩子要不要回家。

俩孩子想爸爸,跟她出去。庄秋月也担心廖政委,因为部队驻地离海更近:“快晌午了,得回家做饭了。”

耿致晔送她们到廊檐下,等她们到院外就进来:“烦烦,这几天没事吧?”

叶烦:“第一天有点吓人。不过比我想象的好多。”

耿致晔点头:“这边好点,另一边严重,树都倒了。”

“也是这个岛上?”

耿致晔:“对。台风诡异,有的地方风大有的地方雨小。这个岛不算小,供销社下大雨,这里出太阳都是常事。”

“我早上买很多菜。这几天没出去,大宝的小脸都吃黄了。”

大宝立刻下来,趿拉着鞋拉着他爸去厨房:“爸爸,卖鱼的伯伯说,早上打。”

耿致晔大概看一下:“都是小网海鲜?”

叶烦抱着二宝进去:“渔民说台风还没走远,他们不敢出海。”

耿致晔摇摇头:“你有所不知,没台风也不敢走太远。”

叶烦不知,正当她打算问因为什么,突然想到这个岛的地理位置,上有秃子,下有脚盆鸡,“你巡逻不是在海边打转吧?”

耿致晔下意识说:“当然不是。”说出来明白什么,摇头:“不行?”

“不请示怎么知道不行?”叶烦道,“军民一家亲啊。话又说回来,渔民天天在近海吓得鱼不敢过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还得出去?到那时留给咱们的又有多少?”

言之有理。

于他没有任何损失。

下午,耿致晔跟政委和参谋长商量一下,确定没有任何损失,耿致晔向上报告台风过后部队没有损伤,但渔民损失不小,最后说出他的目的。

与此同时,八里外,公社书记看着被树压塌一角的民房一筹莫展。

以前允许私下买卖,渔民可以乘火车去杭城,现在只能卖给岸上收购站。拉过去一百斤,有可能剩二十,甚至五十斤。要是以往,渔民不用拉回来,降降价,走街串巷一会卖光。卖不完拿回来晒干,还可以留到年底卖。这种情况下船被台风吹走都有盼头。

书记的儿子问他爹怎么了。书记看着民房说不能住人,要推到重新修。可是钱从哪儿来。书记叹气。他儿子忍不住说:“早点找叶烦,修房的钱都出来了。”

“哪有这么快。”书记下意识反驳,意识到他儿子什么意思,脸色很不自然,“部队又不用买海鲜。炊事班赶海捡的就够了。”

他儿子嫌他死脑筋要面子:“你不去我去!”

“你去。我看人家理你。”耿致晔都不理他,叶烦能搭理他儿子才怪。

书记嫌儿子这也不懂那也不懂。他儿子一看父亲又这样:“去就去。”说完就回家骑车。

到叶烦家门口,书记儿子又不敢进去。

大宝和二宝在廊檐下翻绳,二宝先看到有人来了:“哥哥。”

“叔叔,你找谁?”大宝大声问。

书记儿子下意识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大宝跑下来:“找我爸爸吗?我爸爸在那边。”指着东南方向。

“大宝,跟谁说话?”叶烦拎着水桶从屋里出来。

书记儿子躲无可躲,硬着头皮进来:“我,我——我叫苏远航,我爹说公社书记,我——”

“你父亲叫你来的?”叶烦问。

苏远航下意识摇头:“他知道,他说,他暂时没空。倒了很多树,他要带人清理。我——他叫我来的,他让我听你的。”

叶烦心说心虚成这样,我信你才怪!

不过说说也无妨,反正主动权在她这边。

叶烦放下水桶:“大宝,进来。”

大宝关上篱笆门,进屋就搬板凳,然后拉着妹妹回卧室。

叶烦给苏远航倒杯水,请他坐下,“大宝,你的铅笔和作业本借给妈妈用用。要没写字的。”

大宝送来一个崭新的本子:“妈妈,不用还。”

叶烦:“可以少写一本吗?”

当着外人的面大宝不好意思,抿嘴笑笑跑回屋,还把门关上。

苏远航的孩子跟大宝年龄相仿,只知道要玩要好吃的。以至于他见小孩这么懂事,忍不住问叶烦大宝几岁。

叶烦说:“到年底就五岁了。”

比他儿子小一岁?真会教孩子啊。苏远航莫名对叶烦要说的事多几分期待:“需要我做什么?”

叶烦摇头:“横山公社十个大队?”

苏远航震惊,她怎么知道。

叶烦瞥他一眼没解释,在本子上写下十个大队名,“住在山脚下的可以种橘子,种黄桃,离水近的可以养鸭子,山地多地势平缓的可以养小鸡,养猪——”

“您等一下——”苏远航忍不住打断。

叶烦点头:“知道你想说什么。你们这样想过,但罐头厂收购站不收对吧?因为他们卖不完。你跟罐头厂谈的时候说从这里收的果子做的罐头,我们回收。上面不许私下买卖,需要你父亲申请办个食品厂。咸鸭蛋、皮蛋就以食品厂的名义卖到申城和首都。我记得有一班火车,从甬城到申城,还到首都。今天上车明天能运到。冬天冷,猪肉也可以运过去。”

苏远航:“你有认识的人?”

“我以前是首都供销社会计,认识的人不少。现在我小姑子在那个供销社当售货员。首都鸡蛋鸭蛋定量,也没橘子。罐头贵,不过大部分工人家庭逢年过节都舍得买点。”叶烦又说,“也不能种太多。别的公社跟风,又有门路,我有人也没办法。”

苏远航若有所思:“对你有什么好处?”

叶烦点头:“一个要求,按成本价卖给部队。最多不超过五成。”

苏远航放心下来:“以食品厂的名义?”

叶烦:“以收购站也行。”

苏远航噎住。

“收购站不好办,食品厂自负盈亏的话没人卡。前提不能让外人知道公社的真实目的。”叶烦提醒,“没有明文规定食品厂不能卖活鸡活鸭生猪吧?”

苏远航:“如果不许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