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灭你,是因为你先不讲道义。

我大秦不仅要灭你的国,亡你的社稷,还要占据道德的制高点狠狠指责你。

有着这样的理念指导,秦军过境,不敢说实现真正的秋毫无犯。

但在严酷的秦法威慑,什伍连坐的监督体制下,普通的秦国士兵还真的不敢滥杀无辜。

肯定会有人杀良冒功,但他首先要过什伍袍泽一关,毕竟一人犯法什伍连坐,总会有人害怕被牵连而去告发。

纵使什伍众人皆为他守口如瓶,但上交首级时还要接受军法官的查验,只要查出问题,那可就一切都完了。

风险太大,敢干这种事的人还真不多。

当武阳城里的庶民百姓见秦军真的实现了承诺,不仅没有屠城滥杀,反而维护起城中秩序,保全他们的性命财产时,各自欣喜,乖乖当起了秦国的顺民。

当然,之前抵抗被抓的俘虏并不包括在内。

按需砍掉一部分俘虏的脑袋,让之前出力的部队都实现盈论后,秦军才真正封刀。

至于剩下的燕军俘虏,他们将沦为刑徒、隶臣,加入秦国的工程大队,用一生去为秦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武阳战事,尘埃落定。

但灭燕之战,还远未结束。

王翦站在武阳城高耸的城墙上,眺望远方的督亢之野。

在这片膏腴沃土之后,便是燕国的都城,蓟。

“李信。”

“末将在。”

李信上前拱手。

王翦淡淡道:“武阳已经拿下,大军会在此修整数日。你且率一部为兴军,在大军之前,清扫出一条道路,攻下涿邑,在那里等候大军到来。”

“唯,末将定不辱使命!”

李信脸色激动,之前易水之战,王翦先是让他训练新卒,后来又带兵绕袭长城,虽然这些事情都很重要,但总让他感觉不得劲。

特别是围攻武阳之战,李信率领的部队一直被王翦留在最后,根本没有捞到什么功劳。

如今终于可以作为大军先驱,直入燕国腹心,奋战数百里,这正是李信所想要的差事。

看着李信大步离去的身影,站在一旁的辛胜笑道:“上将军终于舍得让这头猛虎出笼了?”

王翦轻咳两声,拿出绢帛擦了擦鼻涕,他这几天又受了风寒。

“我之所以压这小子,是因为他太过急躁,想借此磨磨他的脾性。为将者当以沉稳为先,否则顾前不顾后,若遇到沙场宿将,早晚会吃个大亏。”

“猛虎关久了,还得放出来跑一下,否则就会失了锐气。”

说到这里,王翦又忍不住笑起来:“不过这次,他估计又要失望了。经过武阳这一战,燕王喜只会害怕的收缩兵力死守蓟都,涿邑那边,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战事。”

随着上将军的军令下达,之前没有捞到功劳的后备部队将分出一万人,由李信将军统率,作为兴军,进入督亢之野,一举捅入燕国腹心。

赵佗所在的这支千人,亦在出征之列。

吕不韦和尉缭的义兵论分别出自《吕氏春秋·怀宠》《尉缭子·武议》

观点参考朱绍侯先生《“计首授爵”之弊与吕不韦、尉缭在秦统一战争中的贡献》

吕不韦自前249年任相国,到前237年罢相,十三年间与六国战争不断,但只有前245年,麃公攻魏斩首三万,其余不见大屠杀记录。

吕不韦死后,秦国屠杀思想再度抬头,前234年桓齮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是昭襄王之后斩首最多的一次,不过很快随着尉缭入秦,秦的大屠杀政策再度扭转,十年统一中基本没看到秦军有大屠杀的记录。唯一特例可能是秦王灭赵后诛杀仇家,但那是私仇,属于特例情况。

由此可知,义兵论在秦国是真真切切实施过的,这也是秦能快速统一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