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少安的机会来了
所以前段时间公社里开会,下决心干脆把砖瓦厂往外总承包。
“根民给我透了底,每年承包费一万块,砖厂所有设备归承包人用。我找人打听过,现在中原地区出产的大型制砖机,一台就要上万块。砖厂里边有三台大型制砖机,虽然有些老旧,但是机器都没问题。如果承包的话,随时可以接手……”
“我和润叶这些年攒了两千多块钱,咱爸和虎子他姥爷能多少借一些。但缺口有点大……就想问问你家能不能借两千块,剩余我再想办法。”
少安知道姐夫承包荒山后打井垫土砌石坝,估计了不少钱,所以没敢借太多。
“总共缺多少?”王满银干脆利索询问。
“差不多六千块……”
“我这边凑凑,暂时应该够四千块。过两天你拿回去吧……要是宽限半个月,还能再凑两千。”
王满银了解小舅子的为人,也愿意支持对方做事情。
既然现在对方张口,他自然不会让话落在地上。
有多大力气,当然出多大力气。
这四千块,算把老底抖擞干净了。
不过王满银不怕,自家的炒货一直处于热卖状态。像一只下单的母鸡,每天都进钱。
不,应该说几只下蛋的母鸡。
经过一番准备后,目前王满银家的炒货品类已经增加到四种。除五香瓜子外,还增加了炒生、五香南瓜籽、五香打瓜籽。
这些原料大部分仍然通过李建明弄来的。对方大概知道王满银的背景,所以近几年合作总体还算不错,质量一直有保证。
另外,郭逵娃也开始供货,只是量暂时比较小。
因为有县供销社渠道加持,几种新品刚推出就受到欢迎。
尤其五香打瓜籽,在城里销售更是相当火爆,每天差不多能卖出上百斤。当然,五香瓜子销售额相应降低不少。
此消彼长,短短几天内,几个品种销售额突破一千二百斤……这还是因为夏天的原因,很多人不愿意吃炒货。
如果换成秋冬季节,肯定还会增长。
利润倒很好算。
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生瓜子进价七毛,王满银炒制好后,出售批发给县供销社一块钱一斤。
至于县供销社往外零售价,五香瓜子价格一块三毛钱,炒生一斤批发价九毛,五香打瓜籽一斤一块……
在王满银这里,四种产品一斤利润都在一毛多,挣的钱还没有县供销社多。不过做生意就是这样,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其实一天利润一百三,他已经相当满意。
等打通黄原市百货公司的渠道后,才是真正挣钱的时候。
少安听到姐夫的话语,心里很是感动。
随即,他连连摇头道:“姐夫,不用这么多,两千块就行。我再问少平他们借一些。另外郭叔那里,多少也可以凑点儿……”
“何必麻烦那么多人,暂时由我这边出。承包砖瓦厂只是第一步,等开起来,用钱的地方更多,再问其他人借也不迟。”
“那……好吧。”少安犹豫一下,最终点点头。
“我前段时间去县城时,听说水电局下属单位要修建一排窑洞,好像被胡永州承包了。我可以提前打个招呼,让他从你这里买砖……”王满银又来一句。
等事情商量差不多,兰和润叶也把饭菜做好了。
没等天黑,一家人就坐在窑洞里开吃。蚊子太多,王满银还特意在门口点了一大堆艾草。
刚下场雨,晚上路不太好走。
所以吃过饭后少安两口子也没有多留,早早带着孩子离开。
将四人送走,王满银把小舅子借钱的事儿告诉婆姨。
“是不是借的有点多了?”兰听后有些犹豫。
丈夫真心实意帮着弟弟,她心中当然很高兴,不过自家作坊进原料也需要钱的。
看到婆姨纠结的模样,王满银噗嗤一下笑了。
“你笑啥?”
“没事……”
***
短短一个星期时间,罐子村麦收已经彻底结束。
趁地里有墒情,人们开始忙着种秋庄稼。
王满银家倒很省事,五亩麦地种三亩向日葵,其余则种上生、玉米之类的。
在他的建议下,今年孙玉厚也种了几亩向日葵。
其他罐子村人家倒和往年没啥区别。向日葵种植数量很少,都是些零零碎碎的地块,根本不成规模。
另外郭逵娃说动了以前做事情的几个兄弟,也开始尝试着种植向日葵。
对此,王满银喜闻乐见。
只要尝到甜头,相信明年会有更多人家愿意种植。
种过秋庄稼,气温持续升高。
不知不觉,已经是暑假。
刚放假没几天,少平带着田晓霞回到了石圪节公社。现在双水村人都羡慕孙玉厚……几个孩子各个有出息。
尤其少平,竟然和田福军家女子处上对象。
因为工作得力,几个月前田福军被调到省城秦安市,职务再次提升。所以在村民们眼里,少平现在是孙家最有出息的一个。
王满银两口子得知少平回家,第一时间赶到双水村。
田晓霞和少平已经订婚,所以见面也跟着喊姐夫。
闲聊几句后,她询问王满银是否认识粮库的工作人员,说自己稍后打算做个采访。
“采访,咱们石圪节粮库有啥可采访的?”王满银听的稀里糊涂。
“前段时间,上边的报纸来信综述专栏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一些地方粮库粮食霉变情况严重》,其中列举的几个例子当中,也提到咱们黄原地区的粮管所。我们报社看到后非常重视,知道我是黄原市人,所以就派了任务。让我对下边进行摸底,稍后写篇文章发表。”
等田晓霞说完,王满银有些感慨。
不愧是最大的报纸,影响力非同凡响。随便一篇报道,就引得下边跟进。
实话实说,现在大报纸非常接地气的,很多关乎民生的小事都会报道。比如王满银经常看到上边提到某地化肥一斤涨了一块,还有什么供销社用缝纫机换大米等等。
不过田晓霞报道石圪节粮库粮食发霉……王满银觉得要斟酌一下。
“你写这种文章让我怎么联系。再说报道这事儿,你爸知道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