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现实就是这么个情况
他回来时已经听父亲讲过,姐姐和姐夫隔三差五会送些粮食吃食到家。今年整个春上,他家粮食就没断过顿。
正好等下过去,多敬姐夫两杯酒。
“也行,”既然已经有准备,王满银没有再推辞。
看时候不早,他们留大黄看家。锁上门,就朝着双水村奔去。
到家,兰帮着母亲做饭,满银和老丈人、小舅子则坐在土炕上聊天。刚说了几句闲话,就听到门外传来二爸孙玉亭的声音。
“哥,哥,我听说少安在城里培训回来了?!”对方说着话,大大咧咧进入院内。身后,还跟着婆姨贺凤英。
这两口子现在出现,绝对闻着味来的。
对于两人,王满银很瞧不上眼。他们对村里的事情务必热衷,自家日子却过成怂包模样,全靠老丈人救济。
而且仗着手里有点小权,整天吆五喝六。
要不是看在老丈人的脸面上,估计早被人打闷棍了。
“满银和兰也回来了……”孙玉亭倒浑然未觉,进入窑洞后热情打招呼。闻到锅里散发的香味,他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二爸,二妈,你们来了。”王满银无奈起身。
伸手不打笑脸人,即使自己心里再不满也只能忍着,对方毕竟是个长辈。
更何况这里是岳父家,轮不到他做主。
当然……这是在没触及王满银底线的情况下。要是真惹恼了自己,他会让对方知道西北不只有少安一个锤王!
少安原本还打算和姐夫谈些正事儿的,如今多了两个外人,有些话就没办法说了,席间只能随意说些闲话。
吃罢饭,看着时间不早,王满银和兰提出告辞。
少安立刻起身道:“姐夫,我送送你们。”
等走出村口一段距离,他才压低声音道:“姐夫,下午我已经去供销社一趟,郭主任让我们利用仓库办新农药化肥厂。就两个技术员,还抽调了两个帮忙的。我看生产条件,估计够呛,肯定不能合格的产品……”
“啥,满银,少安不会犯啥错误吧?”听弟弟这么说,兰担心的开口。
“放心,没事,”安慰过婆姨后,王满银又道,“你过去后按照我上次说的,多做事,少说话。另外明天晚上,咱们再郭主任那里一趟……”
新农药化肥推广失败了无所谓,关键找机会留在供销社。
“嗯,我晓得。”少安点点头。
***
到家,兰忙着烧水烧炕。
王满银总感觉忘了什么,坐在椅子上想一阵子,一拍脑袋:“兰,那两只猫崽子呢?”
“咱们出门的时候,让我锁在窑洞里了。怕它们冷,还特意弄些柴草。”兰朝着圪崂看去,却啥也没找到。
“不会偷偷顺着门缝溜出去了?”王满银赶忙来到场畔上,很快听到狗窝里传来低沉的喵喵声。
好家伙……这是把大黄当亲人了?借着月光,王满银探头看了两眼,放下心来。
大黄太聪明了,应该明白主人对两个猫仔另眼相待,所以并没有把它们当老鼠杀死。
有大黄帮着照顾,王满银彻底放下心。
兰最近学习劲头持续高涨,等梳洗完毕后,她利索收拾好床铺,接着拿出课本。
王满银躺在炕上,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只能问到:“兰,今天有点晚了,明天再看书吧。”
“没事,我不困,你先睡吧。我一天不读书,总感觉少点什么。”
得,看自己婆姨学习如此努力,王满银不好再催。
自己一个人躺炕上太孤单,睡不着,索性也拿了本小说,凑到旁边打发时间。
话说王满银家代销点收到的旧书也不少,很多不适合拿到外边看,被放到空间里了。
另外前几次他外出办事时,陆续在书店买十多本,都属于非常具有时代特色的那种。
翻了几页,王满银又失兴致。
没办法,见惯了后世网络小说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他实在对这些小说看不下去。
最后挑挑拣拣,选中了鲁迅先生的一本小说《呐喊》。
这本书之前王满银同样也看过几次,每次只读上几段就放下,感觉过于沉重难懂。
不过为陪着兰,他也拼了。
慢慢的,竟然静下心来。
一篇小说读完,王满银真找到那么点感觉……后背有些发凉。
就好像被人拿着一把刀抵住了。
只能说,不愧是能在历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物。有时候一句简单的话,便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