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虽然在论文和情感上遭受着双重煎熬,可她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第二个原因就是费用问题。出去做交换生费不菲。虽说不用交学费,可是住宿费、生活费等基础费用还是要自己负担的,她听一个参加过交换生回来的学姐说,每个月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都得一千多,对了,还是美金。
鲁琳琳悄悄算了算,一千多美金折合人民币就是七千左右,这快顶上她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了,以她的家庭条件是负担不起的。所以宋雪一跟她说这事儿,她就直摇头,说在国内上学挺好的,没有出去的打算。
宋雪大概也知道她在担心什么,说出去以后可以申请奖学金,可以跟在国内一样去兼职打工,做得好的话基本上不怎么自己钱。实在不够的,宋雪可以先借给她,等到她毕业工作了再还回来。
宋雪的热情让她无法拒绝,她只能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就当是试试看吧,反正又选不上。他听学姐说了,这个交换生竞争挺激烈的,基本上选出来的都是全学校最优秀的人才。
鲁琳琳虽然在工商管理学院是拔尖的,可是放在全学校里,就显得没那么突出了。学姐说去年被选上的有一半都是拿过国家奖学金的,这样鲁琳琳咂舌不已,她大一时申请过一次国家奖学金,可是每个学院只有一个名额,她没竞争过一个师哥。
那个师哥在他眼里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简直就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无论大考小考全部都是全系第一,从来没有旁落过,据说当年是报考清华落榜才滑档到的冀北大学。
就是这样大神级别的人物申请交换生的时候都失败了,鲁琳琳觉得自己报了也是白报,希望渺茫,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把材料递上去以后,她就把这个事情抛在了一边,反正都是没影的事儿,她也就没跟杨晨说。
鲁琳琳所想的不错,她虽然很优秀,但是在这个事情上面说好听了是陪太子读书,说不好听了就是个炮灰。
只不过她这个炮灰是一个顽强的坚持到最后的炮灰。主管副乡长姓于,他仔细地研究了一下樊处长拿过来的名单,把提前打过招呼的学生的名字圈住,然后按照他心中的标准一个一个地往下刷人。
要说鲁琳琳已经足够优秀了,她是最后一个被刷下去的,工商管理学院的推荐理由是该学生品学兼优,能力出众,尤其是介绍鲁琳琳最大的优势就是已经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而且另外一篇正在撰写过程中。
于校长对比了一下另外一个候选人的材料,发现这个男生从大一开始就在学生会工作,年年都是一等奖学金,而且现在还是所在院系的学生会主席,不仅学习成绩优秀,管理能力也是很突出。
看到最后他发现这个男生除了其他方面很优秀之外,竟然还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代表学校参加过全省的大学生运动会,还拿过第五名的好成绩,这让于校长很感兴趣。
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篮球发烧友,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倾向于了这个男生,至于那个发表过论文的女生,直接就给pass了。
有时候好感的确很滑稽,尤其是贵人的好感。对于这个男生来说,他应该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之前书写的一堆辉煌的履历都成了背景,反而是当初考量再三才加上的篮球特长成了左右天平倾斜的最后一颗砝码。
没有想到因为他的篮球特长帮助他入选了交换生,鲁琳琳也没有想到,她距离成为交换生也只有一步之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