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就是2002年的“蓝极速”网吧事件。

杨晨还依稀记得整个事件的大概轮廓,那就是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进蓝极速网吧被拒,然后这俩熊孩子恼羞成怒,跟姐姐要了五块钱买了一升多汽油,装在了大桶雪碧的瓶子里,然后把位于燕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院内的粮油店2楼“蓝极速”网吧门口的红地毯、伴随着冲天的火舌的是95平方米的过火面积、42台烧毁的电脑和25个被永远定格的年轻生命。

虽然消防队员很快赶到,而且采取了及时的灭火措施,但是经过一百多人将近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虽然将火扑灭,但是由于网吧装修采用了大量的易燃物品,而且这家网吧老板未经任何审批私自开业经营,无任何消防措施,建筑物外窗均被安装了防盗护栏并焊死,致使被困人员无法逃生,所以才会酿成如此惨案。

“蓝极速”事件以后伴随的是全国性的网吧大整顿,国家颁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关于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连锁经营管理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的文件来对规范网吧的管理,这也标志着网吧的管制时代正式开始。

想到这里,杨晨不寒而栗,他印象中消防管理条例规定,大于50平米的网吧应该有两个紧急出口,现在他们只有一个,这是不符合规定的,如果不增加一个,那么在将来的网吧整顿中,他们肯定是要被处罚的。

饭吃到半截,吕森和吕乐就被杨晨拽着回到了网吧,吕乐还埋怨杨晨有啥事儿不能吃了饭再说,非得现在火急火燎的往回赶。

杨晨管吕森要过来装修图纸,然后指着图纸说:“现在我们只有一个消防通道,如果像刚才一样着了火,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吕森摸着脑袋说:“没那么严重吧。只要我们多找几个人,来回看着点,着火的可能性不大。”

“我觉得不应该有这样麻痹大意的思想,一些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源自一些细节方面的疏忽,就像这次的着火,谁能想到有个不靠谱的人在书摊旁边点蜡烛放烟呢。”

“可是要多一个消防通道,那就得去两个包间,而且消防通道的口往哪里开?面向大街肯定不现实,那样就得再占用一间一楼的门市,房东肯定不愿意。”

吕森话里意思很明显,要加通道也可以,那就得多钱,而且还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去少了两个包房,也就意味着少挣一部分钱。

“包房可以先去了,宁肯不挣这一部分钱也不能留安全隐患,至于消防通道的口在哪里开,我们是不是可以跟房东商量一下,不把口开在临街的位置,而是开在后边。反正这也是一条逃生的通道,只要人能出去,开在哪里是无所谓的。”

吕森想了一会儿,点头道:“行,你没意见我也没意见,少挣点就少挣点,安全第一。”

这就是为什么杨晨会找吕森一起合作的原因,两个人的三观基本吻合,商量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分歧,即便是有分歧,也能够讨论着解决。如果是两个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合作,两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更不要提去解决问题了。

就像这次,如果碰到一个财迷合作者,他就会说火灾是百年不遇的,没必要为了一个小概率事件而耽误大家挣钱。

当然了,杨晨也不会让吕森白白受损失。现在网吧的牌照是免费办理的,可是等到2007年以后,国家就暂停了新网吧的审批,换句话说你要想开网吧,只能买别人的营业执照,新牌照是批不下来的。

这就直接造成了网吧呈洛阳纸贵的态势,想要挣钱的人们都抢疯了,有钱你还不一定能买到。

所以杨晨让吕森没事儿的时候趁着免费多去申请一些网吧牌照先养着,等到了2007年暂停审批之后再卖出去,杨晨可是记得后世一张网吧牌照的让渡费高达一百多万,这还是有市无价,大家都抢破头。

反正话已经给吕森带到了,至于他能挣多少钱,那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