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新店开业
苏琳超市的第二家店终于开了,侯四维问杨晨回不回来主持大局。
分店开业,这可是大事儿,老板不在,侯四维觉得心里不踏实。而且这是超市第一次进行扩张,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没有任何的经验可借鉴,这让侯四维心里有些打鼓,即便是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很充足了,可他还是认为差一点东西。
至于差什么,自然是杨晨了。如果杨晨能够坐镇指挥,他心里还踏实一些。
让侯四维没有想到的是,杨晨竟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拒绝的态势好像苏琳超市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一样,而且理由让侯四维也是哭笑不得,杨晨说他快期中考试了,需要复习功课。
快期中考试了,要复习功课。听听这高大上的理由,侯四维都没办法反驳,谁让老板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呢。
不来参加开业仪式不说,还提走了好几百万,侯四维问他干什么用,杨晨说到时候就知道了。
好吧,又是一个无解的回答。侯四维就怕到不了那个时候,他就得被气死。不过幸好超市的现金流比较充足,这些钱不至于伤筋动骨,要不然,侯四维打死也不会让杨晨提走这么多钱的。
其实杨晨也有他的考虑,他在充分相信侯四维的基础上在有意的锻炼他独当一面的能力,杨晨是个闲散惯了的,让他完全操心超市的事情那是不可能的,以前不可能,以后更不可能,就算是苏琳超市开到全国成了连锁,也甭指望杨晨会老老实实的跑去苏琳作班。
所以他打算把侯四维培养出来以后,就垂帘听政幕后指挥,甚至撒手不管完全交给侯四维也不是不可能。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充分信侯四维运筹帷幄的能力,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了解,他觉得侯四维是个将才,只要大方面没有错,他完全可以非常漂亮的完成你交给他的工作。
其实开分店也没有想的那么复杂,地址选好了,剩下的模式照单抓药就可以了。
有了第一家店打底,第二家店的扩张就容易很多,,把装修做好、工人找齐,完成配货就可以准备开业了。
货品摆放好,配足之后,剩下的就是等客上门了。怎么能让顾客心甘情愿的来购物呢,除了宣传还是宣传。
杨晨给出的宣传策略就是让利!
就是要用物美价廉的产品在清江的父老乡亲心里再一次打响苏琳超市的品牌和影响力。
报纸,电视台、电台等多位一体进行宣传,然后再让广告公司把超市开业的传单撒到每家每户,传单上标注了每种产品的价格,保证全城最低。
而且杨晨还在每个镇上配备了两辆公交车,免费接送顾客。只要你凭借当天的购物小票,不论金额的大小,都免费上车。
杨晨知道,目前国家正在全面推行城镇化建设,一座座小区拔地而起。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卖给了农村人。城镇化不断推行过程也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他们经历了城市的生活之后就不再愿意回到农村,有的人就会选择买房定居下来。
杨晨在他们还没有进城之前就已经在心里给他们种下了苏琳超市物美价廉的种子,等到他们去了县城,绝对会成为苏琳超市的忠实顾客。
初期可能拉人不挣钱,可是对于潜在顾客的培养很有必要性。一个好的营业模式就是你挣到了钱,然后还让顾客感觉到他占了你的便宜。
这才是成功的最终秘诀。
侯四维看了整个宣传方案之后,对杨晨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很多招数他在深城都没用过,没想到却在清江这个小县城先实践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