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精英阶层的震慑,现在却要开始了。不死上一大堆,也不会触动他们的心弦。

对我们而言,人材是永远不缺的,不差这么几个……”

贤婿所说,杜老爹基本认可,这事在卷宗之中也有表述,差不多是年余之前,出现的第一家作坊。

因为供给的原因,市场上的药品供应,也确实有短板。

结果,就让闽南那边,戳得这一市场的漏洞,假药产业,直接就发展了起来。

这里面确实有市场的原因,但假药源自人心的沦丧,不管有没有市场的原因。

不含一点药用成分的假药,也不该满大街销售的。

听着被自家贤婿转移的话题,杜老爹阴沉的脸上,眉头又皱了起来。

之前的严打,震慑作用就不错,没见把自家贤婿吓的都滑脚去了港城吗?

“这些你就不要操心了。

有些问题我们不是看不到,而是局面太过错综复杂,有些事还是不好按照你说的法子去做的。

除了假药之外,我看市场乌烟瘴气的东西还有不少。

你回去之后,给我写一份有关法条的报告……”

有些话在家里也不好说的太清楚,大致知道了李胜利的想法,杜老爹这边也转换了话题。

翁婿两人就法条的事,详谈了一下,李胜利还是在杜家坐不住,事儿谈完就离开了。

回到四合院,他又被一通电话拖到已经开始味儿了马店集村里。

虽说村里点了湿草生烟,在遮盖这股子血水腐败的味道。

但奈何去冬积的污水太多,而且春灌的时候,已经灌进田里。

不仅是马店集这边,相邻的太平庄也是这么股子味道,田里一样灌了血水。

进了王家老宅,这边的味道还要一些,熏了艾草,看着跟谢飞一样坐在客位的关晴月,李胜利点了点头。

谢公子这次算是有眼光的,知道朗月国际手里捏着的几百条二手生产线,不能用在他任职的地方。

这样一来,借着关晴月的朗月国际,谢飞就能打开局面了。

按照现在的开局,谢飞这边,稍稍有些超越杜鹏了。

“老李,你可得给我支个招。

关总手里的二手生产线,可是给我难住了。

现在不仅是公家的厂子,许多一攘的哥们,也知道我跟关总有来往,一遭都求到我的门上了。

有些人我也是得罪不起,这茬……”

听着谢飞的为难,看了一眼杜娇阳口中的瓶关晴月。

这事儿或许是两人配合不好,也或许是关晴月刚回来,不太适应国内的路数。

只要两人配合好,一些商业上的推脱手段,就足以给谢公子解围了。

“那就不理会他们。

你的路,跟他们无关。

得罪了他们,近期对你或许是麻烦了一点。

但长远来看,兴许有了他们的磨砺,你才能在宦途上走的更远。

这样吧!

晴月这边就不要插手了,生产线给谁不给谁,咱们谢公子说了算。

但是,老谢,这茬咱们就要有个前提了。

那就是,这些产线必须给到公家单位的手里。

那些想要靠二手设备赚差价的,让他们滚蛋!

敢玩硬的,让他们去津门物资公司试试,弄不死他们!

当然,一些你觉着必须要处的关系,也是可以放一放的,虽说咱们定了生产线给公家厂子,但给谁不给谁,还是你来定的。

朗月国际这边,不是也有以设备投资的规划吗?

这第一组合作关系,你就给我帮个忙,北冰洋、山海关这两种汽水的厂子,要跟轧钢厂三产食品产合资。

你们出设备,三产食品产占他们的股份,合作出汽水……”

将二手生产线的部分调配权给了谢飞,李胜利这边也没忘了给家里那个老富婆拉一拉靠山。

虽说现在食品厂的买卖红火,但近几年,私企还是有点风雨飘摇的。

跟北冰洋、山海关两个汽水厂合作,北冰洋这边是属于一轻局的,就等于给老娘的食品厂找了一个靠山。

别看现在的三产食品产红红火火,李胜利这边动辄就是几百万、上亿资金的投入。

但更多的公家小厂,一年的利润也不过十几二十万。

按照杜鹏的说法,三产食品厂那边,三条罐头灌装线全开,一个月省下的纸箱钱,就顶得上很多厂子一年的总利润了。

能整个十几二十万的厂子,现在说来,还算是很不错的。

更多的厂子却在亏损边缘,或是已经连年亏损了。

如李胜利所说,三产食品产这类不在计划之中的企业,也确实钻了计划跟市场的空子。

公家的食品厂,是依据票证供给来进出货的。

同样的一瓶罐头,三产食品厂这边零售两块,出厂一块五。

公家食品厂那边的出厂价就是一块或者更低,另外的五毛货更多,价值体现在了票证上。

票证的收益,公家食品厂是接收不到的,那是计划的事。

同样的生产成本,或是更高的生产成本,公家食品厂这边按照计划出货,应该是可以赚钱的。

但是,公家的食品厂,还有另一个问题存在,那就是工人数量的问题。

这一来一去,按照计划本该赚钱的食品厂,可能就会因为工人的数量过多,而变成亏损的企业。

而多余的这部分工人,也是按照计划来招收的。

算总账,公家的食品厂或许不亏,但看实际账目,他就是亏损的。

这也是一些公家厂子,连年亏损还能存在的原因。

因为计划跟市场,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账头。

这就跟说公家厂子不能打一样,没了计划的限制,市场上那些刚刚起步的私企,就该知道公家厂子能不能打了。

真要是公家厂子赤膊上阵,按照人家占有的资源跟人员、设备优势,现在的市场上,早就该寸草不生了。

哪还能有私企、民营存在的活路?

这也是李胜利要将所有生产线都给公家厂子一样,这些生产线,即便是以废铁价出售,朗月国际也不一定亏钱的。

按二手设备出售,不仅朗月国际不会吃亏,收拢这些设备的杜娇阳、钮璧坚那边也一样不会吃亏。

虽说这类账目,几年之后才会付清,但广场协议近在眼前。

杜娇阳跟钮璧坚手里的,美元资产跟日元资产,稍微调整一下,再在汇市打一架,稍微吃两口,可能就是几万条崭新生产线的收益。

几家欢喜几家愁,公家企业身上的担子,总不该视而不见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