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番外:关于喜欢你(阮萌X余年)
第191章 番外:关于喜欢你(阮萌x余年)
—阮萌视角—
关于喜欢你。
是因为吊桥效应吗?
-
阮萌给齐格做家教的时候,发现齐格的书房里有很多书。
从小到大的漫画书,国内外的小说,漂亮但是没有拆封的笔记本……
还有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
齐格做题的时候她偶尔会翻看一下。
然后她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说法。
吊桥效应。
后来的某一天,她突然又想起来这个词,去搜索之后,找到了这样的解释。
【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
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另一个人,那么他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故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
她有很多次都在想,自己对余年的喜欢,究竟有几分。
会不会也是因为吊桥效应呢?
当她被动面临网络上的舆论的时候,当她最最无助,被推上吊桥的时候。
余年敲开了她家的门,向她伸出了手。
她那时呼吸慌乱,泪腺失控,仿佛被蛊惑了一般,想要拥抱他。
她似乎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他。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很吻合“吊桥效应”。
-
后来她开始回想余年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她的画中的。
其实她高中的时候也有一个素描本,随手涂涂画画。
也有时候因为在班里,她很少专门拿出来素描本,于是随手在课本的空白处涂鸦——趁着一些老师语重心长讲心灵鸡汤的时候,趁着课间发呆的时候。
“……你这画的是数学老师吗?”余年某次扭头的时候,看到她书页上一个小人,疑惑问她。
她惊讶于居然真的有人看懂了她这抽象无比的图,自己也再次看了几眼书上的小人,然后问他:“你看出来了?”
要知道,她其实悄悄恶搞了一下。
他画了个头发浓密身材瘦长的小人,一只脚踩在讲台上,一只脚撑在地上。
小人手里拿着课本,头顶冒着火,表情看起来别扭又不满。
而实际上,他们的数学老师临近退休了,头顶的毛发随着年龄一起流逝,稀稀疏疏着一些灰色的短发,严肃得很。
据说老师教完他们这一届,就不会再带新的学生了。
而从数学老师各方面言行来看,对他们这最后一届学生,老师还是尤为重视的。
——重视到要求未免严苛,错一个小细节,就能单独追问你十分钟。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你听说过吗?你在这里漏一个细节,在那里漏一个步骤,以后万一让你搞研究,别连对照实验都漏洞百出!”
“不管怎么说,你们都是尖子班的学生,怎么一天天的,吊儿郎当……周测反正是我改卷子,下一次谁要是周测中还犯这种错误,直接算零蛋!”
类似的话,数学老师并不是第一次说了。
还有时候,说着说着老师就开始恨铁不成钢起来,然后连连叹息。
偶尔的偶尔,老师也会幽默一下,说说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
“不是我说,我年轻的时候也不比你们现在看的那些小帅哥差!”
“看着不像?你再好好看看,在学校看不明白,改天去医院看看。”
“……去医院还能看啥?看病啊!看看你这眼睛好使不好使。”
回应数学老师的是几声干笑。
大部分时候,同学们其实都不敢在他面前放肆,以至于就算是他在开玩笑,有时候同学们都反应不过来,听得战战兢兢,以为自己又在挨训。
数学老师于是又崩起一张脸,轻哼:“算了,接着上课!”
阮萌就是在数学老师说这些话的时候,随手勾了个形。
余年在看到后半开玩笑地说:“那如果是画我,你会怎么画?总不能画一个又矮又胖的吧?”
这是在调侃她故意反着画呢?
阮萌当然是不服气的,拿出笔,趁着课间十分钟的时间,就勾勒了一个人形。
不过她还没来得及给余年看,眼看班主任已经走进教室,就赶忙收起了上一节课的课本。
严格意义上,这是余年第一次出现在她的画中。
——不经意的,偶然的,当时未曾深思的。
当时的她,有没有过一瞬间的心动?
记不得了。
只是再次回想的时候,发现他也藏在她青春中那些明媚的回忆中。
-
再后来,就是他们再次相逢。
她说不上来是偶然还是他的蓄谋已久,但至少当时对她来说是偶然。
而他只是轻飘飘扔了一个诱饵,之后阮萌就主动咬钩了一次又一次。
在她直播连跪,觉得游戏快要打不下去的时候,在她想要松懈的时候,余年都会从她的脑海中蹦出来。
她无法抗拒自己想要靠近他,又一步步地后退。
终于,她冲动告白,觉得自己像是着急咬饵的鱼,垂钓的人不慌不忙地坐在岸边,她就甘愿跃出水面,冒着哪怕是死亡的风险去靠近他。
她当然不会死,只是在说完喜欢他的那一瞬间,她屏住呼吸,紧张到快要窒息。
在那一刻,她感受到了鱼儿上岸的感觉。
用腮呼吸的生物,根本无法适应陆地上的空气,小鱼用尾巴拍打着河岸,鱼鳃快要充血。
当时余年是怎么回应她的呢?
是一个拥抱。
她当时险些以为他要亲吻她,不过最后只是一个拥抱。
他说:“谢谢。”
她脑袋空白了一下,觉得这个台词有点像是发好人卡的前兆。
难不成余年之前说的喜欢她都是开玩笑的吗?
还是说她之前的几次退缩的确是过分了?
但下一瞬余年又说:“但是,这话还是应该我来说。”
“萌萌,我喜欢你。”
“你可以做我的女朋友吗?”
得到肯定的答案的时候,她听到自己的心跳在沸腾,在狂喜,在坠入翻涌的浪潮。
她于是心中又有了答案。
-
即便是吊桥效应又能如何呢?
不可否认的是,她想握住余年的手。
在那些时刻,心动是真的,酸涩是真的,她与余年之间的一切,都是真的。
如果真的是吊桥效应,那她大概是甘愿被困吊桥的迷路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