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第59章 先入江湖,再决庙堂
第59章 先入江湖,再决庙堂
时间是世上最无情的毒药,它可以在你毫无察觉的时候,迅速衰老一代人。
晃眼间,十六年过去了。
邱明轩呆在荒谷里修炼,偶尔返回襄阳城,与亲人团聚,也教授邱明远、邱明慧、郭芙、郭破虏、郭襄五人武艺学问。
这是邱明远一代人的江湖。
邱明轩轰杀八思巴后,元庭始终没有动静,仿佛忌惮邱明轩实力而安分下来,边境线稳固在长江北岸,原本金国的国境线。
南宋朝廷,因此过了十六年舒服日子。
大脑袋皇帝宋理宗赵昀病逝,养子赵禥继位,改元“咸淳”,宠信“贤相”贾似道,全权把国政交给他处理。
这十六年来,贾似道声势愈浓,击败奸相丁大全,成为当朝执政,并被拜为太师,封魏国公,被皇帝誉为“周公”,进入权臣时代。
贾似道此人,有点小才,但不多。
属于“志大才疏”的典型。
成为当朝太师后,贾似道为了挽救南宋国势,开始排斥异己,独揽大权,并推行“打算法”“公田法”,扛起了南宋变法大旗!
好家伙!
贾似道被人吹捧几句,还真以为自己是周公了。
可惜,他并非周公,只是有个周公梦。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贾似道以强硬手段,大举推行“打算法”和“公田法”,稍稍缓解了南宋朝廷的军政、财政危机。
但更多的,是贾似道激化了南宋朝廷内部的统治危机,造成大地主阶级、士绅官僚阶级、农民阶级的强烈怨气。
换句话说,就是他这个饼没分好,导致大家分配不均,全都不满意了。
偏偏贾似道生活奢侈糜烂,聚敛奇珍异宝,搜集了大批法书名画,并且毫不收敛。
渐渐地,贾似道这位“知兵善战”的“改革先锋”,忽然风评一转,成为士绅官僚百姓农民口中的“奸相”,全都粉转黑了。
粉转黑的人,比黑粉更可怕!
一时间,南宋国境内,江湖庙堂动荡,让襄阳城的邱明远,望着临安府的方向,发出梦呓:“噫,吾可取而代之!”
……
先入江湖,再决庙堂!
这是邱明轩为邱明远定下的“八字方针”,因为邱明远只在襄阳城里生活过,还没有走遍天下,去验证一下邱明轩教授的“屠龙术”。
“去看看这个天下,究竟是甚么样子,你又想为它做些什么,等你想明白这个问题,就可以决算庙堂了。”
邱明轩引导道。
邱明远认真听着,然后背上行囊,孤身一人,离开襄阳城,走入江湖。
“明远哥哥,等等我!”
一个妙龄少女,施展绝妙轻功,追上邱明远,露出灿烂笑容。
她叫郭襄。
在襄阳之战后,黄蓉顺利生下“郭破虏”和“郭襄”两个孩子,邱明轩一起收为徒弟,教授武艺学问,与邱明远、邱明慧一起长大。
彼此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甚笃。
不止是他俩。
就连邱明慧也对郭破虏有意思,可能喜欢上了这个憨厚老实的弟弟。
这让郭芙很无语。
根本不想呆在襄阳城,只骑着小红马,常年居住在荒谷里,陪伴邱明轩。
……
邱明远和郭襄进入江湖,曾与东邪泛舟东海碧波之上,也曾与北丐在华山雪顶捉过蜈蚣吃。
更追着西毒跑遍嘉兴太湖……
他去过大理拜访南帝一灯大师,也曾偶遇老顽童周伯通,更遇上那个貌美道姑,长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绝情谷、终南山、桃岛、白驼峰、少林寺、昆仑山……
邱明远走过很多地方,遇见了很多人。
他们身上的故事,仿佛一壶陈年美酒,越品味越回味悠长。
但细细思索,却又有着一丝苦味。
这便是江湖!
“有人托我带给你一件东西。”
在少林寺藏经阁,邱明远遇到了那个叫“张君宝”的小和尚,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甚么东西?”
张君宝表情诧异,打开包裹一瞧,是一幅画卷,画上那人是个老道士,须发皆白,慈眉善目,手握一柄真武剑,端坐巍峨高山,背后隐现太极图,有清隽小字附上,是一篇道家修行功法。
张君宝念诵小字,体内自生阴阳二气,阴阳互济,内力自生,通行奇经八脉,运转大小周天,身体暖洋洋,舒服之极。
“真好玩!”
张君宝眼睛一亮,忙不迭道谢,旋即欢天喜地离去。
“明远哥哥,你说师父他老人家,为何要对这个小和尚,这么特殊呢?”
郭襄好奇说。
“我问过大哥这个问题。”
邱明远表情复杂。
“师父说什么?”郭襄好奇说。
“他只说:前世他渡我,今生我渡他……”
郭襄愣怔,诧异道:“你是说,那个小和尚,他是师父的师父?那不就是……”
“是。”
邱明远深深凝望少林寺,“画卷上那个老道士,便是那个小和尚,他跟大哥一样,应该都是仙人下凡……”
“仙人……”
郭襄呢喃说:“明远哥哥,师父说,只要我们努力修行,也有机会成仙……”
“是啊,金丹九转,增寿数百年……”
邱明远握紧拳头,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坚毅说:“我一定要成为仙人,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盛世!”
“嗯,明远哥哥,我相信你。”郭襄笑道。
……
邱明远造反了!
闯荡江湖数年后,邱明远回返襄阳城,突然扯起了反旗。
“赵宋昏庸,北方沦丧百年,百万汉民祈盼王师,而今龟缩一隅,何以苟安?”“今邱氏明远,愿举义旗,推翻赵宋朝廷,率兵北伐,收复失土,天下四方豪杰志士,倘若心中尚有热血者,请入义军,共襄盛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