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也行!那就谈谈如何对赌吧。”为了增加速龙的重要性,狄野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工作,用小红编写了十几个不同版本的浏览器,甚至打算亲自去一趟硅谷,向网景董事会演示javascript、dom、ajax等一系列新技术,结果他还没来得及放出这些大杀器,只是随口提了几句微软,就把克拉克等人吓坏了,居然同意签对赌协议。
跟穿越党对赌,和自寻死路有什么区别?
在高盛的斡旋下,狄野和克拉克等人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口水战,最终互相妥协,达成了一个对赌协议草案,大致内容是速龙折算成10%的股份和20%的投票权并入网景,但是他目前只能拥有5%的股份和9%的投票权,其余部分由网景ipo之后的市值表现来决定。
“目前网景的预估市值为3.6亿美元,如果ipo之后市值超过10亿美元,狄先生就会获得1%的股份和3%的投票权奖励……
“之后市值每涨10亿美元,狄先生都会自动获得1%的股份和2%的投票权作为奖励……”
“如果市值在1997年12月31日之前超过50亿美元,除了既定的奖励之外,狄先生还将额外获得3%的股份和7%的投票权……”
“以上是对赌成功后的奖励条款,接下来我将宣读对赌失败后的惩罚条款……”
狄野端坐在会议桌前神游天外,把所谓的惩罚条款当耳边风,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反正他不可能输!
kpcb是硅谷最顶级的风投公司之一,约翰·杜尔是美国最富盛名的投资专家之一,然而即使如此,由他亲自操刀的对赌协议在狄野看来也毫无意义,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网景8月9日ipo时,当天市值就飙升到28亿美元,年底更是突破50亿美元,创造了互联网史上的第一个财富神话。
也就是说狄野什么都不做,躺在云城看戏,对赌协议也能在几个月内自动完成,如果他有心折腾,说不定能在ipo当天就让市值突破50亿美元,直接拿齐协议里的所有奖励,拥有网景33%的股份和67%的投票权,成为绝对控股人。
但是克拉克等人并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眼里,这份对赌协议非常严苛,狄野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在1995年4月份的时候,微软大魔王威名赫赫,市值也仅仅只有300多亿美元,网景作为一家创办时间只有1年的新兴公司,连最基本的盈利模式都还没找到,市值很难达到10亿美元,更不用说突破50亿美元了。
总而言之,双方都对这份对赌协议很满意,只要完成相关的法律文书工作,就能正式签署了。
“马克,我最近很忙,没时间去美国,等正式协议准备好了之后,能不能麻烦你代表董事会来香港签署?我会好好招待你的。”
“没问题,我早就想去香港体验一下东方风情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
在高盛开完电话会议,狄野又马不停蹄的跑去百富勤,和杜辉廉商谈合作创办私募基金的事情。
百富勤的两个创始人里,梁伯韬和内地关系密切,值得信任,杜辉廉则立场可疑,1997年底百富勤陷入危机的时候,他拒绝了中银香港的入股提案,坚持要和瑞士苏黎世集团合作,结果苏黎世集团事后反悔,导致百富勤破产清盘,在清盘重组期间,这厮再次拒绝了中银香港,选择和法国巴黎银行合作,将香港最大的本土券商变成了外资的附庸。
所以狄野搞私募基金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和杜辉廉建立信任关系,用黑料和利益控制他,为以后收购百富勤做准备,另一个目的则是结交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精英人才,拓展社会关系。
“客户数量限定在100人,投资金额分为10万美元、20万美元以及50万美元三个档次……”
“如果收益不足10%,只收管理费,不要盈利分红,如果收益超过10%,除了管理费之外,还要盈利的20%作为分红……”
“基金将于1995年6月1日启动,12月31日关闭,运营期间不分红,但允许客户随时赎回……”
杜辉廉虽然立场有问题,但能力没问题,按照狄野的要求,很快拟定了一份私募基金计划草案,然后笑着说道:“狄先生,这些条件很优厚,就算不考虑你在金融市场上的神奇表现,我想也会有很多人愿意购买这个基金。”
“你会买吗?”
“当然,我现在就预定一个50万美元的投资名额。”
“那太好了,有杜先生的支持,我想这个基金一定能运作成功。”
对金融不怎么了解,写的如果有错误,还请书友们指正。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