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酒会

汇丰银行为戴安娜举办的欢迎酒会颇为盛大,有上百名宾客出席,除了香港本地的社会贤达之外,还有来自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商界精英。

酒会开场前有个慈善拍卖活动,狄野很低调,只1500英镑买下了马丁·基恩提供的几幅摄影作品,夏芳菲则非常高调,2.8万英镑买下了一个爱马仕手提包、一对珍珠耳环以及一块绣丝巾,这些物品全是戴安娜提供的。

“2.8万英镑换成人民币,能在云城买一辆全新的奥迪,现在就买了3件二手货,感觉像是冤大头。”

“钓鱼哪能舍不得鱼饵,放心,会赚回来的。”

酒会采取的是自助餐模式,拍卖结束后,经过几分钟稍显混乱的自由活动,宾客们开始向两个焦点身边聚集,其中一个焦点毫无疑问是戴安娜,另一个焦点则是狄野。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庞约翰亲自作陪,和邓永锵一起将狄野介绍给在场的宾客认识,这两人一个是汇丰银行高管,一个是老牌豪门公子,居然甘愿给一位20岁出头的小青年当绿叶,想不引人关注都难。

“这个狄野派头不小,是做什么的?”

“听口音来自内地,估计是某位高官家的公子,来香港历练的。”

“你们想多了,此人不是什么高官公子,而是金融天才,只用4天时间就赚了6000多万美元。”

“4天赚6000多万?怎么可能!”

“我也觉得不可能,但是杜辉廉说确有其事,他是百富勤的董事长,应该不会乱讲。”

“杜辉廉?我去问问他……”

在一片窃窃私语的议论声中,狄野四处应酬,很快将在场的宾客认了个七七八八,然后发现这次酒会看似隆重,其实档次不高,因为这些人大都属于“顶级中产”,以律师、医生、经理人等职业为生,真正的资本家,比如四大家族——不管是上一代的周、李、何、利,还是新一代的长实李家、新鸿基郭家、恒基兆业李家以及新世界郑家——都没有核心成员出席。

不过对狄野来说,行业精英比豪门公子更有用,所以他在酒会上全程开着小红,将每个人的信息都记录下来,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以备后用。

酒会中还穿插了一场舞会,狄野不会跳舞,只能作壁上观,这时杜辉廉端着两杯香槟走了过来,满面笑容的说道:“狄先生,来喝一杯,祝你以后能创造更大的财富奇迹。”

杜辉廉大约50岁,瘦高个,梳着精致的偏分头,穿着传统的西装三件套,像是60年代好莱坞老电影里的人物,狄野接过酒杯,含笑说道:“多谢杜先生,祝百富勤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此时他已经想明白了,梁伯韬亲自去机场迎接道歉,把交易记录外泄的罪责推给杜辉廉,并非是两人有矛盾,而是在演双簧戏,因为他们无法拒绝汇丰,又不愿得罪自己,于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争取获取谅解,然后再找机会弥补。

所以下午狄野对梁伯韬说想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作,晚上杜辉廉就表现的非常活跃,把他通过“脑力计算”预测日元汇率,4天赚了6000多万美元的奇迹公之于众,不遗余力的为其吹捧造势,同时又保持了分寸,绝口不提之后再赚6亿美元的神迹。

“《华尔街日报》和《亚洲周刊》都想采访你,有兴趣吗?”

“还是算了,我暂时不想成为公众人物。”

“那太可惜了,你年少多金,英俊帅气,如果愿意接受媒体曝光,肯定能成为像黎明那样的万人迷。”

1995年是四大天王最鼎盛的时期,在内地刘德华最红,在香港则是黎明更红,下至青春少女,上至中年妇女,全都为其疯狂,是货真价实的师奶杀手。

狄野的容貌和黎明并无相似之处,但气质类似,沉郁儒雅,很能吸引异性,不过他对娱乐圈没什么兴趣,调侃道:“比起黎明,我更希望能成为像富兰克林那样的万人迷。”

富兰克林既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也是100美元纸币上的头像,这个双关已经老掉牙了,并不新鲜,杜辉廉却仿佛第一次听到,乐不可支哈哈大笑,笑过之后以闲聊的口吻问道:“你接下来还会继续操作日元吗?”

“现在还不好说,我打算再观察几天,调整一下投资策略,以前太冒险了。”

“以你现在的财富,已经不需要冒险了,最好做一些多元化投资,以稳定收益为主。”

“多元化确实有必要,我想搞个私募基金试试水,5000万美元的规模,我自己出3000万,另外2000万对外募集,不知道百富勤有没有兴趣合作?”

杜辉廉闻言大喜,举起酒杯向狄野致意,承诺道:“百富勤会为狄先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狄野见下套成功,正准备找个安静的地方详谈,无意间看到夏芳菲和一位穿着红色长裙的女子交谈,这名女子在他的记忆里有相关信息,被小红标注为vip级别,于是改口道:“杜先生,今晚不太方便,我们明天约个时间再聊。”

“好的,狄先生请随意。”

狄野站在原地思考了几秒钟,整理好头绪之后,模仿杜辉廉刚才的做派,拿着两杯香槟走过去,将其中一杯递给夏芳菲,另一杯递给红裙女子,打招呼道:“你们在聊什么呢?”

“我们在聊曼谷的旅游景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