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与芮向他们解释,银行如何赚钱?当然是放贷。那大宋现在谁会贷款?

大宋贷款最多的,就是跑海商的。

现在大宋海贸发达,造船业也疯狂发展,沿海私人的船厂越来越多,但因为朝廷控制着最好的大船只有朝廷能卖,所以最好最大的船还是比较贵的。

海上贸易这么发达,谁都想分一杯羹,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本买的起船,进的起货的。

从江南沿海进一船丝绸也好,一船白,陶瓷也好,本钱就得几万甚至十几万贯。

一旦遇到翻船,就是血本无归,很多人只能靠贷款重振旗鼓。

所以现在沿海边,像福建,江南,浙江,山东等地,胆子稍微大点的小商人,就敢贷款买船,然后跑海商。

当然,有人能赚钱,有人能亏本。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宋有人愿意贷款就行。

在朝廷大力宣传美洲到处是珠宝黄金后,贷款买船,然后出海寻黄金的人变的更多。

敢于参与海外殖民的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贷款这件事,在大宋目前还能干干的,只要干的好,基本不会亏本。

当然,除了跑海之外,民间做工程的老板,包括很多学生都会贷款,朝廷也有专门的助学贷款。

现在朝廷到处办学校,还有大学,很多穷地方的学生有机会上学,没钱没路费来考试,这时就可以贷款。

找私人贷不如找银行,利息还低,这是目前大宋放贷的主力。

反正郭城璋听完赵与芮的面对面解释后,肯定是认为办银行不会亏本的,就算亏本,用秦琛的话说,这是皇帝陛下想推广的事,肯定得支持。

十月中旬,朝廷的旨意刚到下面没多久,郭城璋的儿子郭雄就到了济南府。

郭雄也就十七岁,去年在京师的学校读到毕业,考科举没中,原本想弄个吏员干干,但他家中有钱,千万富豪,郭城璋也无所谓,把儿子暂时安排在青州盐厂,当个国企员工,混混日子。

这次他想办银行,直接让儿子辞职了。

按朝廷的规矩,像他这样以前支持皇帝陛下的,都能安排儿子一个工作,这次辞职之后,以后就不能再进。

郭雄当然无所谓,他都是要当大老板的人,还在意一个小小的员工职位。

此时济南府的知府还是他们家的熟人,这也是郭城璋要在济南办银行的原因。

知府正是钟友,同样当年和赵与芮,郭城璋整天在一起的同伴。

当年钟夫人和钟友姐弟都支持赵与芮,赵与芮得权后,先安排钟友去下面当县令,但钟友不是当官的料,政绩一般,好在这么多年的历练下来,也有所进步,目前已经干到济南知府。

十月十六日,郭雄带着随从来到济南府,拜见他的钟叔叔。

郭雄知道钟友很努力当他的官,可以用相当勤奋来形容。

钟友年轻时就是个纨绔子弟,哪是当官的料,后来结识赵与芮,算是他人生中的转折。

赵与芮掌权后,安排他下去当知县,开始当的一塌糊涂。

赵与芮没办法,专门给他安排好的主簿等副职配合,这才慢慢磨练起来。

这十几年里,钟友从知县,通判,同知,一路做到知府,在赵与芮的一系亲信中,算是升的比较慢的。

没办法,能力是差了点,但钟友也在努力,不想丢赵与芮的脸。

而且他也年轻,和赵与芮相差一岁,目前才三十六岁,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上午八点左右,郭雄来到知府衙门后院。

这边是知府家属所在,平时也没什么人,只有后门会有两守卫。

不料郭雄今天刚到,就见后面院子门口有四个精壮男子。

看到郭雄一行人,对面神色一紧,有人立刻就握在刀柄上。

这不像是衙役啊?郭雄一眼看出,这四人像是精锐的军士。

发生什么事了?他脑子里莫名奇妙。

“干什么的?这里是府衙重地,你可知道?”对面有人上前一步大声问道。

“小的郭雄,来自临安,前来拜见叔叔钟友钟知府。”郭雄赶紧介绍下,自己是来拜见叔叔的。

对面听到他叫钟友叔叔,脸色微缓,接着打量了他一下:“你稍等。”转身进内院。

郭雄在外面等着,不时去看这几个汉子,越看越觉得他们像军士。

济南府是山东重镇,当然有军队驻守,但知府衙门是很少看到军士的,他不由在想发生了什么事。

不一会,刚才进去的人出来,语气也缓和了很多:“郭小郎君请,钟夫人有请。”

“钟夫人?”郭雄脑子有点短暂的失神。

钟夫人的大名,他当然听过,只是之前从来没有见过。

外间有些传说,他还是略有所闻,还曾经问过父亲,但郭城璋闭口不言,让他也不要乱打听。

汉子这时陪着他进屋,他的随从留在外面,一边带他往里走,一边道:“钟知府到乡下去了,今天还不一定回来,钟夫人想问你何事?”

原来钟友不在府上,郭雄一时有点犹豫,立马顿足:“钟叔叔不在府上,那我不如?”

“进去吧,钟夫人召见你呢。”汉子知道郭雄想走,便又说了声。

郭雄没办法,只能往里走,很快来到一座庭院,就见大门吱的一声打开,接着走出一个小娇娘。

小娇娘也就十四五岁的模样,非常漂亮,看的郭雄微微有点失神。

那小娇娘看了眼郭雄,飞快低头,脸上闪过一丝红晕,一阵风似的跑走了。

真是漂亮,郭雄在心中暗暗叫了声,表情有点失魂落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