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叫第纳尔,是阿巴斯王朝的货币,有金币,银币之分。”“这个是波斯的金币。”

“这是欧洲凶牙利用的银币。”

赵与芮大概向诸大臣解释一遍,然后拿起一个波斯银币笑道:“我朝在波斯设港口收税,收了很多当地的银币。”

“他们的十五银币相当于我们一两银子重量,当然,银币里含有少量其他金属。”

“所以我们换算时,通常用一两银子,换取他们二十枚银币。”

赵与芮说了这里奸笑起来,就么一换算,大宋每换一两白银,能赚波斯人三枚银币。

阿巴斯王朝的金币是一样的,大宋朝每换一两黄金,大概能赚一枚金币。

赵与芮看到好处,自然大量的去换,这样每年仅换算,就能额外赚一笔。

众大臣苦笑,官家这是赚了别人便宜,所以比较高兴得瑟。

但赵与芮这时道:“波斯人一枚银币,按咱们的含银量,在我们大宋的购买力,约等于一百文铜钱。”

“但实际上,在当地,他们的购买力,相当于三百文铜钱。”

“而在阿巴斯王朝,同样的一枚波斯银币,购买力则变的更高,大伙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是金融学,赵与芮是没办法仔细和大臣们解释,他只能简单明了的说,大宋也要造银币和金币,改革货币政策。

用银币和金币,不但能赚百姓的钱,还能赚国外的钱。

受制于这个时代的交通和到处打仗的混乱,其他各国都没有看到金融战的威胁,而赵与芮却从货币的不同购买力上,看到了机会。

众人一听皇帝还要赚百姓的钱,都是目瞪口呆啊。

怎么赚?

其实就是降低含量,却等价交换。

说罢,赵与芮再挥手,黄裳又端上来一个盘子,这次分发给大伙后,众人都是倒吸口冷气。

一块块精美的银币和金币出现在大伙的手上。

“元贞通宝”这是赵与芮发行的第一套金银币,将逐步取消全国的黄金和白银交易。

金银币面额按大小重量,分为1,2,5,10四种。

以一银币计。

赵与芮先拿出一枚一银币的。

大小和后世一圆钱差不多,略厚,正面是大宋元贞通宝等几个字,还有铸造年份,后面是黑麦图案,完全采用压铸工艺,相当精美。

赵与芮说,这一银币将来就相当于一两白银,等批量制造后,市面上所有白银,都可以到银行进行购换,然后二银币的,相当于二两白银,以此类推。

此言一出,现场简直炸了锅。

“陛下你也太黑了吧。”首辅魏了翁直接没忍住,就说皇帝太黑了。

赵与芮面不改色,确实好像有点黑。

这一银币的还好,那面额十银币的,含银量不知有没有半两,居然相当于十两银子,简直是就是二十倍的利润,谁跟你换啊?我才不换。

“不能说含银量。”赵与芮一本正经的道:“诸卿看看这铸造工艺,比欧亚那些小国精美多少倍?这等于是一件件艺术品啊。”

皇帝说的好像也有道理,大伙拿在手上都是爱不释手,大宋铸造的,比前面看的那些金银币要精美很多。

按赵与芮的解释,一银币的含银也就二十克重,还有其他更便宜金属在里面,众大臣听的纷纷吐槽皇帝太黑。

仅一银币换一两白银,就有超二十倍利润,其他面积的就更不用说。

“恐怕百姓们不愿意更换。”有大臣提议,同时心中想,我也不愿意换啊,这摆明吃亏嘛。

“强制的,以后市面上,黄金白银不能交易,只能用金币和银币还有铜钱交易。”赵与芮道。

其实金币和银币出来后,用黄金和白银交易就明显吃亏,老百姓有黄金和白银,要么换了,要么藏家里留后代,肯定不会出去交易的。

这就首先压制了黄金白银做为贸币沟通的能力。

你想想,假设你用一枚价值一两白银的一银币(含银量只有二十克),就可以买只鸡。

你还愿意拿一两白银去买一只鸡吗?

所以不存在百姓们愿不愿意换,只要朝廷出来金银币,然后官员吏员军队工资全是用金银币发,同时回收民间金银,用不了多久,黄金白银就会成为珍藏品,没有贸币功能。

至于老百姓你不愿意去换,但又不能去买东西,也只能藏家里当珍藏品。

赵与芮对推广金银币是有信心的,对大宋最大的难点不是推广,而是大宋地广人多,铸造大量的金银币需要时间,所以前期金银还会继续用。

并且这玩意也不能超发,容易形成浅灌水,从而打击到物价。

根据去年朝廷开支一亿一千万的开支,赵与芮第一年只打算发行价值六千万贯的金银币,其余的用铜钱来代替。

后面根据市面上的金银币流通情况,再酌情增加或减少。

总之他是分几步走,第一步把国内的金银都换回来,然后回炉重铸,朝廷血赚,同时获得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储备。

第二步看情况往海外推,和海外各国交易。

赵与芮的银币金币含量都比海外的少,以一换一都是赚。

但他铸造的太精美,加上大宋现在正是强盛时期,到时肯定非常受欢迎。

此时有大臣提问:“民间能造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