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领先大宋?
“。。”忽必烈有苦说不出。弟弟末哥硬着头皮道:“阔端向来仇视宋人,估计是他派来的细作。”
张惠嘿嘿干笑,没再说什么。
宋蒙虽然在做生意,但赵与芮是为了安抚蒙军,让蒙军不来打扰刘整,双方早晚还是要开干的,张惠自然不会留他们吃饭。
忽必烈见对方也没有邀请自己吃饭的意思,当下便抱拳离开。
回去后,宋军果然安排了一间商铺给他,位置不是很好,距离港口中心有点远,但胜在面积够大,商业街人口又多,真正做生意的话,肯定还是能赚钱的。
忽必烈又呆了几天,一面张罗店铺,留下人员当细作,同时想办法在当地吸收当地波斯人为他们办事,另一面他到处游逛,想看看宋军所有占据的地方,估算宋军兵力,人数,可宋军看守极严,很多地方千步之外就有哨骑,加上宋军哨楼,拒马等各种物理障碍,很难进入宋军核心区域。
其间他每天都能听到爆炸声,后来才知道,宋军挖护城河也好,建筑也好,经常用炸药施工,效率挺快的。
四月中旬,忽必烈回到拉伊城,面见大哥蒙哥。
此去和平城,他收获不小,有很多话想和大哥蒙哥说。
“宋军在和平城大兴土木,占据此地三年多,就没有停过,可见宋军其志不小,我敢断定,将来宋军必然北上。”
忽必烈第一句话就说宋军将来肯定要打过来。
如果宋军只想占据波斯湾,没有必要这么大兴土木,和平城越建越大,港口越修越大,这明显为屯军和增加人口准备。
忽必烈没有望远镜,也看不到宋军更深处,但肯定宋军不止传说中的三千兵力。
仅在商业街和附近各工地上,光巡逻的宋军,忽必烈最少看到七八百人。
所以忽必烈估计,宋军最少六七千人,并且还在增加。
你想想当地帮宋军干活的民夫就好几万,没有上千人如何管理?
还有宋军这么多船进去,一艘船上能装多少人?
蒙哥闻言有点不信。
宋军步骑主力现在在谦州,并且已经往阿泰山附近占据,距离蒙军主力,察合台,窝阔台所在的位置伊希母河附近,也就四千里不到。
而且这路上一马平川,比较好走,蒙军西征来回就常走。
以宋军的骑兵速度,就算每天只走一百五十里,也最多一个月就能到,算上宋军带马车,走两个月好吧。
但你要从海面上过来得走多久?
宋军福建广东地区过来近两万里,能运三千兵马过来就算不容易,因为军队和做生意是不同的。
你一船货物能装好多,一船兵马加上器具,如果还有战马更是装不了多少。
蒙哥常年在草原上,除了上次和拔都西征,也没什么重大的经历,所以他认为,宋军不可能从海面上大举运兵过来,更不可能从波斯南往北出兵。
蒙军拉伊城现在有五万兵马,波斯各地还能再凑数万,加上大不里士阔端数万,大不里士北,拔都主力精锐,宋军吃饱撑了,将来以几千兵力往北打?
蒙哥想了想后,问边上一个波斯人:“从大宋过来的船,到波斯湾,要走几天?”
波斯人愣了下,语气有点犹豫:“主要看顺风逆风的季节,一般正常情况,最少得四五个月。”
“不过。”波斯人又道:“宋人的船与我们不同,好像比咱们快点,估计也得四个月左右吧。”
蒙哥看了眼忽必烈,意思是,宋军走陆路只要两个月,走海路要四个月,为何要舍近而求远?
而且海面上风险多大?
忽必烈脸色通红,沉声道:“不是说宋军占据了婆罗(飞律宾)等地了吗?他们沿路可以补给,安全的很。”
蒙哥见状又问:“一艘两千料的海船,能装多少兵马?”
波斯人想了想:“如果不带粮草物资和器械,最多两百人左右,要是带上战马,一半都装不到。”
“要是运两万人,得两百艘大船?”蒙哥道。
“不止,两万人在海上的淡水,粮食,器械,宋军如果要带炮和战马,没有上千条船是不够的。”波斯人道。
“听到没有,如果宋军大举运兵,我们肯定能发现。”蒙哥认为,宋军要是把大量军队投送到波斯湾,肯定能发现端倪。
几百条大型战船是瞒不住的,这条线上天天有商船来回。
忽必烈这下没话说了,但他下意识认为,宋军可以分批次,少量多次的运送,很难发现。
于是他只好转移话题:“拉伊城还得再征招一些民夫,加大工事的修建,我看了宋军的和平城,造型奇特,但易守难攻,宋军火炮犀利,我们一定要严防死守。”
忽必烈说罢拿出一张图,是他看到宋军的棱堡后,粗略画的,他示意拉伊城在城外四个角上,也可以修建这样的棱堡,与主城相互支援。
这次蒙哥没有反驳,他也一直认为,拉伊城是蒙军现在为数不多的重镇,更是波斯的统治中心,一定得加固。
因为蒙哥希望自己将来的封地就在波斯,以后这里成为自己的地盘。
此次他支持宋军和拔都做生意,也是因为拔都向他承诺,会向窝阔台要求,让蒙哥以后的封地在波斯。
虽然这里面对着宋军,但蒙哥并不担心。
波斯湾的几千宋军肯定不被他放在眼里。
忽必烈回去后,蒙军再次在附近强征波斯百姓和工匠,加固拉伊城的工事。
与此同时,忽必烈还建议蒙哥打造战船。
拉伊城北边就是里海,有了战船之后,可以从里海随时和拔都,及阔端联系,无论运兵运粮都非常方便,而且可以跑海商做生意,赚钱养兵。
蒙哥考虑下后,也同意了忽必烈的建议,但蒙古人在这方面不是专家,全靠当地波斯人。
蒙哥强行征收了当地一家船厂和工匠,然后为他打造战船,准备舰队。
忽必烈这时已经开始逐步展现他的大局观和战略水平,可惜他现在身份太低,家里有大哥蒙哥,外面宗王无数,根本轮不到他参与决策中心。
他唯一的作用,或许就是帮蒙哥稍微提升些实力,也仅限于此。
忽必烈和平城一趟算是获益非浅,而罗雷去巴格达的回信传到临安,也让赵与芮学到了什么。
元贞十年八月,赵与芮拿到罗雷去巴格达后回来写的信,信上讲述了他在巴格达的所见所闻,赵与芮顿时感觉到在有些地方,巴格达的阿巴斯王朝,还领先他的大宋。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