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百姓是可爱的,只要没有战乱,大唐的生产力恢复的速度让人咂舌,屯在汴京的三十余万大军的伙食可以见证。

原本一个月也就吃一两次肉,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能吃到肉。

河里的鲤鱼解禁了,军队的度之采办是消费的大头,一车车鲤鱼拖到军营里,价格便宜的令人咂舌。

两百多年的禁令,黄河鲤鱼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

而对皇帝陛下来说,最为关注的便是军队的服从力。

汴京西苑军营,坐落在东华坊,这是左玄甲军的营地,校场上,诸兵将齐集,顶着烈日下训练。

训练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站军姿队列。

皇帝陛下需要一支绝对服从的军队,而军姿、队列便是对执行力的极大考验。

要知道左玄甲军半数人都是河北诸镇的兵马,这些军队的忠诚度肯定是赶不上宣武、关中兵源的。

汗水一滴滴的落在地上,虽然没有穿着甲胄,可一个个晒的如同落水的鸭子,军官在一旁喊着口令。

“别说你们这样训练了,想当年,皇帝陛下也是一样如此,你们的命比皇帝还金贵吗?”

“你们不用种地,拿着朝廷给的俸禄,你们的家庭因你们而生活富足,这就坚持不了了吗?这比起种地要轻松多了吧!”

严苛的军法和封侯的待遇,是支撑这些当兵的两大力气。

逃避训练,等同叛逆。

叛逆怎么办?想想以前的右羽林军就知道了,不光自己要倒霉,更是要连累家眷。

兵部现在是最繁忙的,七八十万人的军册就不是那么好管理的。

而福利,那是非常的优厚。

大唐现在完善了募兵制。

适龄男子除非有功名,全部有服兵役的义务,农闲的时候,各州县的司兵将这些人全部集中起来,由退役的老兵们带着集训,选择优秀的进入预备役。

这些预备役是可以直接补充到各军当中的,具体的分配由兵部来执行。

兵役期一般是五年,若是遇到戍边,有可能增加三年,大唐兵制,戍边的军队边将是不允许退役的。

未戍边的军队,五年期满,或者年过四十五,或者受伤生病,可以退役,累计军功三转的,可以到原户籍地的州县司吏,安排一份吃皇粮的差事,军功达不到三转的,那只能拿上一笔钱,回家种地了。

而军功,可不仅仅在战场上得到,能够完整的执行训练,就可以军功一转,训练优秀的可以军功两转,至于三转就比较难了,非战事很难得到。

这些河北兵比较特别,皇帝陛下约定三年兵役,事实上,李晔是想把他们留下来的。

给这这些河北兵很优厚的条件,如果愿意把家眷接到汴京来,可以授地,分房子,皇帝陛下想尽办法,把河北藩镇留下的影响全部消除。

将节度使各级官僚,富户,衙军,士卒军官全部迁到汴京和淮南、河南驻地后,河北留下的基本上只是普通的百姓了。

这些百姓可没有什么政治诉求,能吃饱,能穿暖便是他们最大的奢望。

皇帝陛下满足他们。

一年来,河北安定,就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这三四十万河北兵,最好能留下一大半,只有服从性好的,才能放回去!

而那些不稳定份子,一天到晚唱反调,拖后腿,鼓噪拖累的人,都被军中暗插的玉山亲卫记录在案。

“三十多万人,只有三千多个人反朕的,形势还是不错嘛!”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