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目光一凝,眼神不善的盯着喜宁质问道。

“王公公您是个聪明人,怎么在这种事上犯糊涂了?”喜宁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再次笑呵呵的反问道。

“你到底想说什么?”

王振这时已经有点不耐烦,甚至想要转身就走。

“王公公您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咱们这二十万大军粮草不足,之前来的路上,每到一处就要四处征粮,沿途的州县被搜刮一空,现在虽然军中带了些干粮,可到了蔚州之后,同样也要征集粮草。”

喜宁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这才又道。

“眼下正值庄稼成熟之时,蔚州的百姓辛苦半年,好不容易就要收割粮食了,结果您带着大军一到,不但州县存储的粮食要被抽调,连地里刚成熟的粮食,恐怕也要被征用,如此一来,下半年蔚州百姓恐怕就要挨饿了。”

“咝~”

王振听到这里也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终于明白喜宁的意思了。

古语有云: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大明现在军纪可不怎么样,特别是将士们饿着肚子,更顾不得什么军纪,之前沿途就发生不少军队抢掠地方的事情,现在王振带着二十万饿兵到蔚州,恐怕会把蔚州祸害得民怨沸腾。

王振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对家乡还是很有感情的,而且他只是想在父老乡亲面前争口气,并不想去祸害乡亲。

想想二十万饿兵过境后的惨状,恐怕王振会被所有的父老乡亲给骂死,虽然王振没有儿子,但他却有兄弟、侄子,现在这些亲人凭自己的关系显赫一时,但等他不在了,恐怕他们王家会被愤怒的乡亲撕成碎片。

“不行,蔚州绝对不能去!”

王振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当即做出决定道。

“王公公,这可不行吧,毕竟咱们都已经离开大同走了好几十里了,总不能再转头回去吧?”

喜宁听到王振改变主意,却一脸诡笑的反问道。

“当然不能回大同,但完全可以转个弯,走宣府那条线,反正来的时候也是走那条线,道路情况更加熟悉,比走蔚州强多了!”

王振神情坚决的回答道。

“大军中途转向,王公公您可怎么向陛下交待?”

喜宁却故意再次问道。

“陛下早就将行军事宜全权交由我来处置,走哪条路线自然也由我来决定,谁敢反对?”

王振冷哼一声,说完转身就走,既然已经做出决定,他就要立刻通报全军,让全军明天一早就转向去宣府。

看着王振离去的背影,喜宁忽然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在别人眼里,王振狡猾奸诈、权倾朝野,但在他眼里,王振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蠢货,自己只不过三言两语,就让对方落入到自己的圈套之中,浑然不知因为他的决定,大明的几十万大军将被带入到死地之中!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