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郑雄说完,老朱是彻底坐不住了,一头黑线的问道。
“照你说的,能做到打的更快射的更远,但是你想过没有,武器再好,首重军心,咱一路征战,明白决定一场战争的首要因素从来不是武器,所以你哪来的底气敢如此笃定?”
这还真把郑雄问住了,例子有现成的,就是八国联军,但是总不能拿这举例吧!
而且八国联军碰到现在的老朱,真能稳赢吗?
不见得。
小米加步枪不也照样能赢。
所以武器的代差做不到包赢。
就像老朱说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人一旦不怕死,有信仰,基本就无惧一切外敌。
郑雄知道,并且知道的很清楚,所以在老朱问起的时候,竟有些支支吾吾的答不上来了。
尴尬一笑,郑雄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
说完,郑雄还是争取了一下道。
“武器不一定能决定胜负,但也关乎成败,可以不用,但是得有,还请陛下明鉴。”
或许郑雄说的有道理,但是老朱此刻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
“这些咱不关心,咱叫你过来是想问问你,是不是有心察合台,像伯温说的那样,齐纨鲁缟,以收之名,有所图谋?”
郑雄双眼滴溜溜的转动。
如老朱所说,肯定有点那个意思的。
大国博弈,经济制裁,在后世屡见不鲜。
可是想想是一回事,真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郑雄有点思路,却不成熟,并不敢轻易尝试。
若是费巨大,没有成果。
自己是能看的开,老朱那里是万万看不开的。
所以,那一点想法,真的只是一点想法。
而用于武器的升级,则现实的多,也更容易操作。
出成果更容易些。
现在就有,用于实验。
主要是质量的问题。
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
同样的黄蒿在别的地方只能尝个味,在西南就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在各地都能种,但是察合台的质量无疑又是最好的。
细节决定成败,没有是一回事,既然有,那肯定是用最好。
不过既然老朱这样问了,郑雄还是如实回答道。
“臣确实有点想法,不过并不成熟.”
没等郑雄说完,老朱便打断了郑雄。
“不成熟就不用说了,咱有一个成熟的想法,比你那更容易一些,你要不要听听?”
郑雄满脸问号???
“臣洗耳恭听。”
“今北方已定,虽有反复,不足为虑。”
“察合台地处西北,守住咽喉要道,无有祸端,已是咱的囊中之物。”
“如今唯有云地未定,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不识大势,自北方平定以后,收拢故元残部,野心初现,日益壮大。”
“他若安分,咱还能给他几年安生日子,让他快活几天。”
“可是这家伙不是安分的人,时长出兵骚扰边地,川地,湖广深受其害。”
“这人是不能留了。”
“所以咱准备起三十万大军征南,平定云地。”
“待平定云地以后,再起大军,攻灭察合台。”
“如此,天下平定。”
“你想在察合台种,就种,你想在察合台种瓜,那便种瓜,即使你想种咱也能满足你,岂不美哉!”
等老朱说完,郑雄着实被震撼到了。
历史早已偏离了轨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