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上谥,阳谋夺权

此时此刻,殿内静谧无声。

刘彻看着所有朝臣的目光投来,他们在等自己宣读决议,表明最终的态度。

深吸一口气,他缓缓开口道:“太后随太宗孝文皇帝进京,接受册封,以掌长乐,治宁宫闱。

适当孝文皇帝驾崩,七国作乱,社稷危急,太后夙夜匪懈,忧思劳心,秉太宗孝文帝之遗志,扶先帝平乱,终攘平逆贼,海内清平。

朕即位以来,太后亦多费苦心,奈何政务殷繁,使之心力皆惮,纵还政于朕,奈何精力渐衰,兢业之心,未曾复歇。

昨日病势剧增,薨逝于宫,实乃国之大丧,朕心甚哀。

鉴太后生平功绩,朕欲为其上谥孝文端皇后,诸位觉得如何?”

孝文乃是指的刘恒,皇后乃是窦漪房的身份,至于“端”字,则是她真正的谥号。

恭己有容曰端。

守礼自重曰端。

这算是个不错的美谥,亦能很好概括出窦太后这些年的行为。

她并不像吕雉那样,拥有着执掌朝纲的雄心壮志,拥有着让整个大汉更进一步的才干。

说到底,她不过是个温淑贤良的女子,最初成为刘恒的妻子时,大概只想着在燕地,在丈夫的身侧,平安喜乐地过完一生。

没想到造化弄人,待到燕王进京,她居然成了这天下的女主人。

而后刘恒驾崩,刘启继位,她的身份则成了太后。

结果二十多年过去,随着刘彻登基,这位窦太后的地位又更进一步,变成了太皇太后,也是历史第一位太皇太后。

在她摄政的那几年中,所做之事,不过是维护丈夫当年建立的政治局面,偶尔提携一下娘家人,但做得也不算特别过分。

至于刘彻想要革新变法,窦太后内心并不愿意。

她觉得孙儿这是在瞎搞胡搞,会坏了两代皇帝打好的根基,对亲族的处理,似乎过分残忍。

不过见着有阳夏陈氏的子弟支持变法,加上那些政策似乎都有旧例可循,她便没有多加干预,默认了刘彻的做法。

纵观窦太后这一生,她墨守成规的态度,对于整个时代来说,似乎过于陈旧落后了,可她并没有恶意,只想守着丈夫的基业,不容许旁人破坏。

她或许不是一个合格的执政者,但她是一个合格的妻子、母亲、祖母及长辈。

故而刘彻给出“端”这个评价,可谓是很符合窦太后的平生。

随着他话音落下,群臣纷纷起身,发表自己的看法。

“太后有德、有功,以‘端’字为谥,非常适合。”赵绾起身说道,他之前受到刘彻赏识的时候,提出了某些革新之言,导致太后看他非常不顺眼。

只是华夏有着“死者为大”的传统观念。

现在太后已经薨逝,自己与她之间的那些小小矛盾,那无疑早就烟消云散了。

丞相卫绾同样站起来,行礼道:“太后所言所信,皆是严肃恭敬,让我们这些人深感教化,陛下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