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第419章 窦太后薨,大汉变天
要说这些臣子看不出刘彻锐意进取之心,那断然不可能。
只是屁股决定脑袋。他们的官位就是靠着支持黄老学派得来,外加上了年纪之后,往往难以接受新生事物的存在。
因此锐意进取的改革派,经过岁月的打磨,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顽固守旧派,并非只是戏剧里才会发生的事情。
这些人并不是没有与刘彻抗衡的底气。
君主集权在汉代并未正式成型,皇帝尚且做不到独断朝纲,说一不二。
而且宫中的那位窦太后,长期以来都是黄老学说的信奉者。
如果换成其他人来筹办太学,恐怕不会像陈洛现在这样,拥有如此之重的自主性,早早就沦为了傀儡般的存在,或许刘彻之前就想明白了这点,因此坚持选择让陈洛来担任太学之长。
他凭借着阳夏陈氏的身份,让窦太后熄灭了横加干预的心思。
这是孝文帝、孝景帝在她面前推崇赞叹过的家族,无数次希望阳夏陈氏子弟能前来长安出仕,为国所用,在她那里几乎刷满了好感度。
现在自己孙儿得到阳夏陈氏子弟的辅佐,她高兴还来不及呢,于是给足了陈洛自主权。
当然,窦太后没有明说什么,不代表陈洛真可以肆无忌惮。
拿到了太学中的自主权,必然是要让渡某些利益。
因此这次太学取士,陈洛在最终选人的时候,给了黄老学派三成指标。
只要前来参考的黄老学派的读书人没有特别拉胯,就可以从中选十五人进太学。
实在过不了门槛,他倒也不会硬选。
不过黄老学派在大汉兴盛了几十年,人才倒也不少。
甚至在总体上的质量,在前来参考的各家学派中,可以排在第二,仅次于墨家学派。
当然,这是因为墨家都是派出精挑细选的弟子前来参考,平均水平肯定不低。
不过窦太后薨逝之后,太学此后取士倒不用顾忌这些条条框框,完全可以按照陈洛的想法来进行调整。
黄老学派适合王朝前期的过渡,但对于向外扩张非常不利。
好比久放的刀剑会生锈,长期没有作战的士卒同样会丧失战斗的本能,让他们与敌人进行厮杀,完全没有血勇与战意。
因此太学后续取士,恐怕考虑政治上的因素少了,而是根据时局进行详细调整。
至于窦太后薨逝导致其他的连锁反应,陈洛亦有考虑。
她作为孝文帝的妻子,乃是整个大汉第二位薨逝的太后。
毕竟孝惠帝的皇后死于难产之后,便未立新后,所以不存在太后薨逝的情况,而孝景帝的妻子,即现在的王太后尚未薨逝。
故而在吕雉薨逝之后,间隔五十余年,她是大汉第二位薨逝的太后。
论起功绩,论起对朝堂的影响力,十个窦太后都比不上吕雉。
但这不代表现在窦太后薨逝,就无足轻重了。
首先,这代表皇位上的刘彻,完全掌握了至高的权力,整个大汉无人能在名义上压他一头了。
对于接下来的变革,这肯定是好事。
毕竟刘彻是发自内心地支持改革,支持察举制的推行,支持太学的建设的。
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陈洛就要考虑如何让自己与刘彻之间的关系,达到合适的平衡。
当一个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时间长了,心态自然会产生一些变化,并非所有皇帝都会允许自己臣子中有魏征这样的存在,当底下人三番五次地违背自己的意志,他们更习惯于用手中的权力,小小的任性一下,让对方把嘴闭上,或者不再出现于自己的视野之中。
历史上,刘彻建立的功绩无疑是空前的,大大扩张了诸夏的版图,将汉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并且将数片疆域第一次纳入到华夏的统治之内。
不过功业建立的过程之中,某些政策导致大汉经济与民生开始衰退,需要霍光与宣帝两代人善后。
陈洛已经走到现在的位置,对于将来刘彻的某些决策,必然是有影响力的。
如果刘彻的政策出现了不合理的地方,引来自己的频频反对。
那么刘彻是虚心接受,还是心生不满。
自己无法预料。
因此他现在就要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如何在刘彻未来做出错误的决定时,自己提出反对意见,却不会招来猜忌与反感。
想到这儿,陈洛轻揉眉心。
这个度其实并不好把握。
自己永远是对的话,那必然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和疏远。
换位思考,手下人指出自己的错误,而且事实验证他永远是对的,那这样聪明的存在,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不可控性,恰恰皇权最为忌惮的,就是不可控因素。
“劳烦伱跑这趟了。”陈洛冲李序点了点头,暂且停止思考。
“事关紧急,有什么麻烦的。”李序摆了摆手,“要是没什么事,那我就先回府上去了。”
他这是看出陈洛有事要忙,自己不必在场。
“好。”陈洛点了点头。
待到李序离开,张安问询道:“主君,我们接下来去哪?”
轻靠着椅背,陈洛抿嘴,“先带我去赵大夫府上吧,得去找他确认几个问题。”
窦太后薨逝的事情,自己必须慎之又慎地再去亲自确认一遍,了解某些细节上的问题,确保自己对于后续的安排不会出现什么谬误。
故而找当事人问答一番,了解详细,是非常必要的。
“唯。”张安应答,驱车而动。
随着马车启动,陈洛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自己刚刚所想的最后一个问题并非短期内可以解决,而是需要长期攻克。
不过窦太后的薨逝,代表大汉变天了,带来的种种突发性的影响,倒是需要自己留意。
等到将相关的影响处理完毕,自己再去慢慢解决它。
在陈洛看来,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那么这道问题就必然存在解法,顶多只能算得上是一道难题,而非无法解决的死题。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