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祭祖邀请

这是陈洛踏入庐江郡的第七天,来到舒城的第四天。

赈灾工作推进得极为困难。

当地官员并不会傻到在明面上为难陈洛,但他们在背地里使那些恶心的绊子,就很难拿这批人有什么办法。

比方某件小事。

采取工赈之前,需要统计灾民的人数以及籍贯。

关中跟来的大部分官吏听不懂庐江郡的当地方言,人手也不充足,故而需要庐江本地的官吏在一旁协助才能将调查进行下去。

调查统计才到小半,带着协助任务的官吏以家中发生要事的理由,匆忙离开,只留关中的官员在原地傻眼,周围灾民操着一口晦涩难懂的话语,让他们简直头大。

面对手下人颇为崩溃地将这样的情况汇报上来,陈洛专门前去探访,结果发现那名匆匆离开的官吏,家中发生的大事居然是跑了三只母鸡。

相比成百上千正在等待救助的灾民,他把三只母鸡的重要性摆在前面,给人一种该死的黑色幽默感,让陈洛气得笑出声。

当陈洛严厉指责,想降下责罚的时候,对方一副非常委屈的模样,可怜巴巴地说:“他那三只老母鸡每天都能下蛋,要是丢了,家里一天得少吃三个蛋。”

言语真挚至极,几乎潸然泪下。

陈洛一时间甚至分不清对方是在演戏,还是真就这么想的。

不过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对方是在演戏,证明庐江郡的那些官员是打定主意不想配合,就是要搞这种小动作来恶心陈洛,可要是没在演戏,反倒更糟,说明庐江郡的官场烂到一种情况了,这样的人都可以成为官吏,根本没有替百姓做事的想法。

陈洛与庐江太守郑重交涉后,用雷霆手段惩处了此人,算是给庐江郡的其他官吏一个警示。

效果斐然。

之后的两天里,他通过听取手下人汇报,得知庐江郡的官吏配合度增加不少,偶尔会在关键点上卡上一会,但大部分其他情况下,他们都不再敢做什么手脚。

不过这并非陈洛的终极目标。

按这个进度去推行赈灾事宜,到底还是太慢。

……

陈洛来到庐江郡第十天。

一支低调的车队在熹微的晨光照射下,抵达舒城。

马车主体的装饰并不豪华,但往往通过某些细节,方才可以见出这支车队的不凡。

拉车的驽马甚是健壮,显然是经过专门的培育筛选。

车轴打磨得十分精致,寻常工匠习惯偷懒的地方,同样见不着有任何松懈。

当然,更重要的是车前挂着的小旗上,绣着“阳夏陈氏”这几个字眼,这即是最为华贵的细节。

车队并未直接进城,

他们在城门处停留小会,然后选择分头行动。

大部队直接进城,紧接着奔着太守府去了,另外分出来的三辆马车,则朝着城西救灾大营而去。

……

“东升,你这没打招呼就大早上跑过来,真是突击检查啊。”见到阳夏陈氏来的人,陈洛发现还算相熟,即是之前对自己身份进行考察的陈旭,于是调侃一句。

“伯玉哪里的话。这次收到你的消息,家族内部相当重视,大父亦是过问了此事,派我父亲带人前来,去找庐江太守问询一番。”陈旭面含笑意,说话倒有些温吞,但条理清晰。

陈洛眯了眯眼,猜测说,“想必叔父已经前去太守府了?”

庐江太守乃是两千石的官员,以陈洛目前的身份,没有办法对付。

不过政治层面的斗争,只要不破坏底线,那没必要完全按照明面上的规矩来。

难不成敌人还会夸你一句君子吗?

他们只会嘲笑伱的愚蠢。

于是陈洛可以借力阳夏陈氏,自然在第一时间就选择求助,何况自己并非是想动用家族力量谋利,赈灾一事,关乎的乃是千万百姓的生计。

“正是。”陈旭颔首。

家族收到陈洛的信件,得知了庐江这边的情况,许多陈氏子弟内心都产生不满。

平时有官员瞎搞,只要他们不在阳夏,传不到他们耳朵里也就罢了,毕竟没有管辖的权力。

但这些人现在面对赈灾如此重要的事情,居然都试图从中作梗坏事,还是由陈洛负责的任务,这妥妥是不给他们阳夏陈氏的面子啊。

当然,由于陈洛通过书信讲述,只能算一面之词。

情况具体是什么样子,得要经过专门调查,方可定论。

于是阳夏陈氏便专门派人前来,实地调查采证,了解真相。

“那东升特意过来,应该是想看看我这边的情况吧?那你随我在这营地中走走如何?”陈洛明白对方的想法,于是主动提议。

“好啊。”陈旭轻轻点头,“那就请伯玉带路好了。”

陈洛走在前边,想起什么,便回头问道:“东升,之前我安排送信的那名使者,这次有没有跟你们一并过来?”

估计在庐江太守那些人眼里,这些事情的源头就是卫青,正在嫉恨着他。

卫青若是在舒城露面,恐怕想对他动手的人不止两手之数。

毕竟陈洛和曹寿都套着几重身份,用以确保自身安全,但现在的卫青可是庶民身份,在那些人眼里,估计就是可以轻松动手拿捏,不用担心后续惹上什么麻烦。

故而陈洛想着卫青来了,自己得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最大程度上保障他不会受到人身威胁。

不对,让卫青离开庐江郡,似乎更加安全。

“他不会来。”陈旭简洁明了地回复。

察觉到自己刚才给出的答案似乎过于简洁,他想了想,又解释道:“伯玉你可能没有在阳夏待过,对我们陈氏某些的行事手段尚且没有那么了解。

对于重大案件中的关键证人,以及可能受到伤害的涉案人员,我们都会采取完善保护措施,避免人证受到伤害。

这不仅会导致证据链毁坏,对百姓举报黑暗的热情,亦是一种打击。”

陈洛眯了眯眼,用好奇的语气问道:“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规矩啊,自阳夏文贞侯时候就有了的,然后一直流传下来的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