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安,可用过早饭?”见卫青进屋,曹寿招呼问道,他现在脑袋尚带有几分宿醉的晕晕沉沉,但整个人基本上已经清醒。

“顺颂晨安。”卫青先朝曹寿行礼,接着再应答,“用过了,多谢曹公关心。”揉了揉下巴,曹寿先问道:“昨晚我喝得好像有些过,没在马车上失言吧?”

“没有,曹公见了些往昔的壮志,听得在下心生向往。”卫青微垂眼眸。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自然不会那般不长眼地告诉曹寿昨天把自己想当豪侠,结果被迫继承家产,似乎还在家里挨了老平阳侯一顿揍的事情说了错来。

那只怕曹寿会和庐江太守达成共识。

甭管合不合作,我们先把卫青灭口再说。

“嗯啊,就是些往事,没啥好提的。”曹寿点了点头,自己留有的最后印象,好像就是在说曾经的游侠梦,这个话题的前半段倒没有什么丢人的。

于是放下心来,他望着卫青道:“你一大早就来找我,想必是有事相商吧。”

“是。”卫青轻声应下,“昨日宴席上的那些提议,在下希望您还是不要答应为好,利益微小若米粒,后患却无穷。”

“说说看。”曹寿的眉心上挑,一副饶有兴趣的模样。

未有经过多思索,卫青直接将自己昨天夜里的全部思考说出,“曹公,这次赈灾的任务乃是由天子亲自任命,必然是受到朝堂群臣关注。

您作为赈灾的主要负责人,如果将这件事情妥当办好,必须陛下事后的封赏,必然不会少,而且可以在陛下心中留下能办事,值得托付的印象。

相比这些,千石粮食又何足道哉?

何况咱们府上又不是真缺这点粮食。

而且您若是与庐江的这伙人合作,日后他们中若是有谁因贪腐受到弹劾,沦落牢狱之中,将会带来的麻烦,恐怕不会真像他们昨日说的,和您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且陈公将这边的事情交给您来办,这样的信任,您切莫辜负啊。”

没有长篇大论,可卫青经过深思熟虑后说出的这番话,几乎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切中曹寿的全部心思。

其一,他们现在办的这件差事,是由天子亲自安排,大部分事宜上达圣听。

曹寿选择与庐江郡这伙人共同贪污了这笔赈灾粮食的话,若是事发,恐怕会将平阳侯府在陛下心头的形象降得不能再低。

其二,这大几百石的粮食真要贪墨下来,对于平阳侯府来说,确实称得上是一笔巨款,但没有到必须为其赌上一切的地步。

平阳侯国每年的赋税同样不菲,而且只要不遇到灾年,就相当稳定。

如果庐江郡的事情败露,那天子责罚必定会削减平阳侯国的封地,到时候影响的长期收入,累积下来,恐怕都不止千石粮食了。

其三,庐江郡这些人信誓旦旦说他们会扛雷担责,势必影响不到曹寿。

这话就和渣男发誓一样,连句读都不是真的。

真到了牢狱里面,为了减轻罪行,这伙人往外供事情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快,连儿时在村里偷鸡摸狗的事情都全部交代,指望他们包庇曹寿,简直做梦。

听完这些话,稍加思索,曹寿顿时想明白了昨晚宴席上的那一切。

自己是几杯酒下肚,又身在那些人的局中,差点真被哄上了贼船。

“真亏有你在啊,真亏有你在啊。”略带庆幸地出声,曹寿冲卫青感慨地点了点头。

卫青摆手说:“劝阻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是我的职责。”

“嗯,那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曹寿微微皱眉,对下一步该怎么走,产生了担忧,“拒绝了他们的邀请,想必这些人即使不在赈灾的时候使绊子,那也不会全心全意地帮我们做事。”

对于这个问题,枯坐半夜的卫青亦有考虑。

说实话,要想办好赈灾之事,曹寿是没那个能力。

自己虽然有能力,却又受制于身份,在当地官府不那么配合的情况下,亦是不能对方方面面都妥善处理,而且在某个环节被卡住了,总不能次次指挥曹寿出面去帮他解决。

那他们的身份得倒反天罡。

如果可以合二为一,庐江郡的赈灾不难办,但毫无疑问,请外援才是当下最好的破局之道。

卫青缓缓抬头道:“曹公,依我来看,庐江郡的水太深了,这些人想要成事或许不简单,但他们想要坏事的话,那真是再容易不过。

所以我建议写一封信,向陈公说明此地的情况,让他前来解决,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闻言,曹寿有些犹豫道:“这是否有些太过麻烦伯玉了。”

作为此次赈灾的负责人之一,自己若是遇到丁点儿岔子,就开始求助,未免有些丢面子。

但真要让他平事,曹寿又觉得自己无从下手。

卫青赶忙补上一句,“问计于贤,乃是从高祖那学来的,旁人难道能说些什么吗?”

曹寿顿时眼前一亮。

自己没学成高祖早年行走九州当游侠,学学中年的高祖,问计于贤,不同样是一件美事?

“好,我这就写信给伯玉。”他朗声应下。

我这学来几分高祖遗风,想必列祖列宗将来都会夸我两句,说我给曹家长脸了吧。

美滋滋地准备研墨,望见卫青尚且站在屋内,曹寿恍然想起什么。

于是他笑着问道:“你这是想要揽下送信的差事?”

“信件事关紧急,不容有失,而且我作为当事人,亲自向陈公解释,可以避免出现误会。”卫青大大方方地承认下来,没有找什么委婉的措辞。

想了想,曹寿回道:“行,那你路上注意安全就是。”

他这话并非无的放矢。

卫青得罪了太守了之后,选择离开庐江,躲得远远的,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在人家的地界上,自己总不能时时刻刻照顾到卫青,两个大男人晚上睡觉总不能在一个屋吧,而月黑风高,正是歹徒出没的时候。

“好,我会注意的。”卫青明白曹寿话中所指,不过比起路上可能遇到的危险,他留在庐江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更大。

伏案写完书信,曹寿将大概的情况隐晦地写了出来,接着找了个匣子放好。

反正有卫青在,只要信件送到伯玉手里,万一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直接问当事人就好。

辞别曹寿,卫青找来五名随从,骑上快马,冒雨离开舒城。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