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召集起来的时候,已经饿的四肢发软,没有工作的能力了。

于是我一开始就没有直接以工代赈,先给他们分发了两日的粮食,再宣布以工代赈的决定。那些丧失劳动能力,又是独自一人的,我还是按照三天两个工分的水准,给他发下食物。

而且单纯修建营地,显然用不着那么多人,所以我还安排了修建水渠,以及进城修补粮仓、清理积水街道等事宜。

然后昨日营地基本搭建完毕,我安排好找来的医者进驻,替里面的病患进行治疗。

在我看来,这些灾民只是时运不济,他们大部分人都很忠厚老实,在最开始的那两天里,还有少部分人闹事,但发现可以吃饱肚子之后,再没有人会那么做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李序目光真挚,言语诚恳。

大部分百姓只要有希望,一家人能有一口吃的,便不会选择放弃自己的生活。

现在朝廷的救济,便给了他们希望的火苗。

于是他把部分不愉快的事情轻描淡写地揭过,只希望陈洛不要因此心中带刺,摁灭那些灾民心中窜起的希望。

“挺好,你办得也挺好。”陈洛抬起头来,由衷赞道。

很多事情是他在城外匆匆商议时,没有及时想到,而李序又没有死板地执行自己的决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部分调整。

毕竟他没能提前料想到部分的灾民会饿到四肢无力。

让这部分人以工代赈,那等于断了他们的活路。

故而发放两日的口粮,让灾民恢复体力,再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进行救助,无疑是最佳选择。

李序摇了摇头,郑重说:“伯玉,我只不过是执行者,换成其他有能力的人来顶替我,一样可以干得不错。”

“那你觉得以郡城的体量,还能再在周边安置多少灾民?”没管这句自谦,陈洛接着进入下一句正题。

要知道郡城附近的灾民得到了基本的安置,但是村落内的那些灾民,尚且没有个好的安排。

故而陈洛悬着的心并未放下。

“现在郡城附近……嗯,基本接近极限了,再新开辟大营很难,没有合适的选址,那么我们只能够再往原有的大营去安排灾民进入,但人数多了,必然不好管理。”揉了揉眉心,李序再缓声道,“最多再容纳一千人,再多就肯定不行了。”

“一千人啊。”陈洛默默叹了口气。

太少了。

那些村子里受灾的百姓,数以千计,全部容纳在郡城附近,显然没有那个可能。

“这些天你有认识合适的官吏,做事严谨负责,而且对赈灾上心的那种吗?”无法做到将灾民全部集中到郡城周围安抚,那么陈洛只能更换另外的思路。

李序摸着下巴回想片刻,接着说:“跟着我做事的那批人里,大概有七八个人符合这个要求,关心灾民,做事也算利索。

怎么?伯玉是要安排他们去办什么事吗?”

既然在这个时间节点提出来了这个问题,那么必然会有相应的要求,不可能没有下文。

而结合之前诸多事宜,他其实在内心有了大概的猜想,只是尚未经过确认,便没有直接说出口来。

“没错。”陈洛点了点头。

接着,他郑重开口道:“我需要他们带着物资,去周边乡县进行救援,如果当地可以重建,那么就在原址上进行重建,但若是达不到重建的标准,或者有危险隐患,那么就让他们领着村民就近前往县城或者来郡府这边。

这个任务很艰难,也很危险,不要强迫他们接下,但是如果有人愿意去的,李序你告诉他,我会亲自向上汇报他的功绩。”

在山野中冒雨运送粮食,中途会遇到的危险绝不只有猛兽。

而且到了地方,真想将村民组织起来,绝非易事。

这样的任务如果强压着人去做,想必不情愿者必然会消极怠工,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故而只有自愿请缨之人,才是陈洛的首选。

“我这就去问他们。”李序站起身来,没忘把案牍上的茶水饮尽,润润喉咙。

大概过了大半个时辰。

李序再度回到这间屋内。

面带笑容,他目光坚定地望向陈洛,“伯玉,我问了七个人,有十三个人愿意去。”

“嗯?十三个?”陈洛一愣。

“是啊。”李序点了点头,“我去询问的时候,边上有人听见,主动向我报名,哪怕强调了其中的危险,他们依旧坚持。”

“行,那就让这些人去吧。”陈洛眼睑微抬,“此番是我承他们的情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