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朝会进行时,完蛋的刘端

冷风不知何处起,搅动漫天阴云,汇聚于长安之上。

变天了。

随着这些时日事态的变化,接下来的这场早朝受到的关注度可以排在今岁第二,仅次于年初窦太后让刘彻第一次亲自处理政务的那次。

而明眼人可以很轻松地分辨出其中的区别。

年初的那场早朝,在名义上代表天子开始亲政,但窦太后实际上仍然把握着大部分的权力,除了刘彻任命的两位亲信外,三公九卿中,大部分人的立场都倾向于太后或中立。

等下的早朝,则是皇帝想要替自己争取更多权力的一次试探。

如果在这次交锋之中大获全胜,那朝堂上的局势瞬间会发生改变。

可以坐稳高位的臣子都不傻。

刘彻的手段压过了太后,外加本身就代表着未来朝堂的真正主导,除了部分身份自带立场的人外,余者该怎么选择,一目了然。

即便没有针尖对麦芒的焦灼,但看似安稳的表面下,暗流涌动,无比扣人心弦。

此时此刻。

群臣排成行列,在宦者的引导下往议事殿赶去。

在队伍之中,陈洛和李序并排行走。

“伯玉兄,难道你就一点都不紧张吗?”李序小口吸气,依旧可以感受到空气中的冷意。

这鬼天气,说变就变了,简直冻人。

不过比骤变的天气更让他惊讶的,乃是陈洛的状态。

等下计策若成,可是能让一名诸侯被除国甚至殒命。

若是失败,那伯玉兄本来光明无比的前途,便毁于一旦。

谋划出了这般计策,现在到了实施的最后一步,寻常人早就压不住内心的激动,为胜败担忧起来了吧?

不过李序仔细一想,如果伯玉兄的心境时刻受到时局的影响,恐怕早就丧失了设计胶西王的勇气。

毕竟失败后需要承担的风险,并不比成功的收益低。

真是一场豪赌啊。

如此想着,李序侧头望向陈洛,发现对方在听到自己的问话后,依旧如平静的深潭,未有丝毫波澜。

哪怕自己没有身在局中执棋,在思考的时候,都为之揪心。

反倒回想从初识伯玉兄以来,自己似乎都没有见过对方情绪起伏较大的时候。

唉,我咋没这个能力。

陈洛偏了偏脑袋,入目的李序乃是神色纠结,一看就在胡思乱想。

于是他笑了笑,低声答道:“遭逢大事,需有静气,你可知荆轲与秦舞阳之故事?”

闻言,李序瞳孔微张,满脸震惊,脑海里更是冒出了无数想法。

伯玉兄不会要在朝堂上以武力逼迫皇帝,借此逼迫天子下诏,处决胶西王吧?

嘶,这个想法好像很勇啊。

以伯玉兄灭杀歹人时表现出来的勇武,甚至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到时候大吼一声,伯玉兄扑上前去,我是该阻拦群臣,还是限制皇帝乱跑?

不对,我怎么在思考这种该夷九族的事情。

李序瞬间觉得自己的脑子更乱了。

说实话,陈洛的人格魅力确实很强。

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他被潜移默化地影响,开始根据陈洛说话的内容,锚定立场并进行思考。

“咳咳,伯玉兄,我们开始定的计划好像不是这样吧?”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李序小心翼翼地劝阻道。

“啊?”陈洛疑惑地歪了歪脑袋,第一时间尚未明对方为何面露惶恐。

待到下一瞬,陈洛联想到自己的话语确实会有让人有些误会,便出言解释,“我刚刚不过是举个例子,重点并不是荆轲刺秦之事,而是在秦舞阳的失态。

正是由于他未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导致既定的走向发生改变,故而李兄你等下要是被问话什么的,亦要保持平静,方才不会让局面失控。”

“哦哦,原来是这个意思。”李序瞬间松了口气。

没有临时将计划更改为“生擒天子,以挟诸侯”就好。

不过经过这么一打岔,他的心情跌宕起伏,居然忘记了之前紧张的事情。

待到迈步进入议事殿的时候,李序已经完全平静下来。

……

“诸位,今日早朝,杂事延后再议,主要讨论的仍是胶西王之事。”刘彻面色平静地缓缓开口。

闻言,部分臣子面露疑惑。

这件事情不是太后插手了嘛?

当时陛下并未提出反对,故而按理来说,一切皆成定局,这次早朝,不过最后的收尾,就轻避重,给胶西王口头上的警告,或者较为体面的惩罚。

可事态的进行,好像并非按照大家的预料所发展。

陛下似乎打算复议此事。

他们将目光投向赵绾和王臧,想从皇帝的亲信脸上看出端详。

不过两人面无表情,没有表现出忧心或是欣喜。

这让大家更是犹豫。

陛下到底是不是和太后达成了某种协议,或者打算撕破脸皮,铤而走险来进行斗争,夺取权力?

至于刘彻存在其他底牌的情况,他们基本没有想过。

皇帝亲政不到一年,所有的势力都存在于明面上,要真有什么杀手锏,也不会因为针对胶西王而拿出来。

“禀陛下,臣觉得依太后的意思,可以削去胶西国三县之地,罚贡十倍。”丞相卫绾起身提议道。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按照太后的意思,胶西王没犯什么大错,写信过去责怪几句即可,但皇帝并不打算善罢甘休,似乎又打算掀起波澜。

自己夹在中间,既不想得罪皇帝,又不敢得罪太后,只能选择和稀泥,提出两方基本都可以接受的建议。

而且削三县之地,对胶西王来说,应该尚且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丞相啊,伱可知刘端他犯下了什么过错吗?”刘彻愤怒地拍了拍案牍,将文书都震起了半寸。

天子突然间的愤怒,不仅让卫绾懵逼,殿内大部分臣子同样陷入疑惑。

胶西王又干啥了?

他们在五日前知道刘端鸩杀了数名两千石的官员之后,觉得这人做出什么胆大包天的事情,自己都不会感到意外。

“臣不知。”看着刘彻一副颇有底气的模样,卫绾低下头去,不敢随意瞎猜。

但他倒也想好了应对的手段。

刘端招惹的人物,地位总不能超过太后吧。

大不了自己将之前的提议惩处方案再往上加一等,这样应该就能得到各方认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