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审幕后黑手!”
愤怒的人民,将议会大厅砸坏,点燃熊熊大火,将议会大厅烧毁。
议员们躲在女皇的内宫,不敢出去。“真想杀了他们。”无忧飞恶狠狠地说道。
“女皇说过,燕国不能内战。”无忧明摇摇头,他对女皇言听计从,既然女皇临终留下遗言,不想让燕国发生内战,那么禁卫军就不会杀死这些贵族,而是会想另一种折中的办法。
短短一天时间,议员们便认识到了女皇遗泽的恐怖。
有些人死了,但她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女皇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是武力和权力可以改变的。
什么是人心?这就是人心!
迫于形式,第三天清晨,议员们重新拟定对外说辞,宣称:无耻的唐帝国刺客,暗杀了全体燕国人民的女皇陛下,我们绝不甘心,我们绝不屈服,我们决定向李唐王朝宣战!
同时,议会宣称,上一次的议会诏令,不是议会对外宣布的,而是一个潜伏已久的唐帝国间谍,偷走了议会的印章,偷偷写了一份诏书,在诏书上盖章,然后卑鄙无耻地污蔑女皇是暴君。
现在,这个卑鄙无耻的唐帝国间谍,已经被逮捕,他将被极刑处死。
第四天,愤怒的都城人民开始散退,舆论逐渐平息。
那位为议员们签字盖章,发布诏书的可怜高官,就这样被割去了舌头,禁止他说话,然后被带到嫦娥广场,当着全体帝都人民的面,被凌迟处死。
在这位高级官员的脸上,还被刻上了“间谍”两个字。
禁卫军将领们其实隐约知道真相,但女皇临终的遗言,让他们只能选择相信议会给出的解释。
燕国不能内战,不能再内战!
这样混乱持续了半年后
经过议会与禁卫军的相互扯皮,新的皇帝人选终于确定,那就是……扶余国王燕渝。
议会全票通过,选举扶余国王燕渝成为共和国的皇帝。
这些年,燕渝对燕国的贡献,仅次于女皇,如今,女皇被“无耻的唐帝国刺客”暗杀,那么自然而然,对共和国贡献最大的扶余国王燕渝,就被众人一致选举成为皇帝。
燕国/共和国四百五十年春(660年)
扶余国王燕渝乘坐马车,来到了嫦娥城,在共和国全体人民的共同注视下,登基称帝。
在此期间,听闻燕国又发生内乱,唐帝国天皇李治,本来想要趁机攻打燕国,却没想到共和国禁卫军的无忧将领们,非常克制,并没有动用武力铲除政敌,而是依旧死死地守护山海关。
唐军在山海关面前吃了点小亏,随后便撤军。
山海关战役小败,天皇李治越想越气,于是任命名将苏定方为主帅,把西突厥给彻底消灭吞并。
“打不下燕国,还打不下你西突厥?哼!”
吞并西突厥后,唐帝国又把扩张方向放在了西南的爨氏土司和鲜卑山脉的燕属突厥、豨人、室韦。
自天皇李治登基以来,唐帝国一直在扩张,如今大唐的疆域,东抵临渝关(秦皇岛西南面),西至雷翥海(咸海),北抵北海北端(贝加尔湖),南抵安远(越南中部)。
而与此同时,用了十多年时间,雪域周国终于彻底吞并了象雄人,把所有象雄人都变成了姬姓贵族的开荒奴隶。
在努力开荒这项技能上,王家的这脉分支,也是不甘落后。
在彻底吞并象雄人之后,已经将近五十岁的姬发六世,又开始征服东北方向的党项人。
党项人是鲜卑人和羌人的混血,他们根本不是姬姓周国的对手,只能离开世世代代生存的雪域高原,进入大唐境内,成为大唐的臣民,给大唐当雇佣兵,靠着为大唐南征北战,从而获得大唐给予的赏赐。
东有个燕国,西方有个周国,一个争霸海洋,一个争霸陆地,一海一陆,一东一西,对如日中天的大唐,形成了两面夹击之势。
虽然雪域周国因为文成公主和亲的原因,明面上还是大唐的盟友,但这样的盟友关系是无法长久持续的。
一旦周国统一了雪域高原,下一步一定会染指大唐的吐谷浑地区。
这不是由某个周国君主决定是,是周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周国的扩张方向,使得周国迟早会对同样处于雪域高原的吐谷浑地区/河湟谷地进行征服。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