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自然不会是无偿的,这点林生请放心。”李诏基点头表示明白,他一开始就没有想过林佰诚将天水围项目的主导权无偿转让给他,他肯定是要钱购买的。
有些好的项目,就算是有钱,想买都买不到。
再者,以什么样的价格买下来也是有说法的。
“林生和李生愿意让我加入这个项目,我自然也要出一份力才行。”
郑峪峒跟着表态,意思是他的那20%股份也会出钱买下。
林佰诚对着两人道:“具体的价格,就交给底下人谈了,两位觉得如何?”
“可以。”“没问题。”
李诏基和郑峪峒两人闻言没有反对。
让底下人谈也好,这样不管怎样都不会谈崩,谈不拢的话,他们三个再出面详谈不迟,留有余地。
天水围项目的话题就聊到这里了,三人随后聊起了别的。
“林生,不知你注意到地产行业的一个现象没有?”
李诏基道:“前两天的时候,我手底下的员工向我汇报说,当前地价和楼价的增长出现了明显放缓的趋势。说起来,这几年楼市一直在涨,涨得也确实有点多了,你说这是不是见顶的信号呢?”
“这种情况我的公司也注意到了。”
郑峪峒跟着道:“不过我认为见顶应该不至于,通常见顶之前都会有一波疯狂的炒作上涨,目前没有这种现象,所以我想地产行业后面应该还会上涨。”
“看来大家都注意到了。”
林佰诚就知道,这种情况其它地产公司也会注意到,没有人会是傻子。只不过,注意到归注意到,对于这种情况是怎么判断的,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瞒两位,我旗下的公司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
“林生,那你是怎么想的?”
李诏基神色一正,虽然不至于林佰诚说什么他都相信或者跟随,但林佰诚年纪轻轻有现在的身家,而且由林佰诚提出的多次合作都带来成功,让李诏基知道林佰诚不是一般人,他的想法绝对可以作为参考。
“我让和黄加快出售房产和物业的速度。”
林佰诚闻言也不隐瞒,这种事就算不告诉李诏基和郑峪峒,他们稍微调查一下,就能知道和记黄埔目前在做什么。
李诏基当即道:“这么说,林生也认为楼市要见顶了?”
“是的。”
林佰诚点头。
郑峪峒问道:“林生,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首先,就像李生说的那样,地产行业已经涨了好几年,这世上就没有永远上涨不下跌的行业,地产行业也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
林佰诚对着两人道:“更重要的是香江的归属问题,就香江的归属,虽然华英两国还没展开正式的谈判,还没坐上谈判桌,但私底下的往来交流可不少,很多人对香江的归属都很关注。一旦有不好的消息传来,我相信,到时除了大量英伦人外,还会有许多香江本土人士移民离开香江。”
“大量人员外流,这对地产行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到时地产行业想不下跌都难。”
“在本就有调整需求的情况下,还有着这么一个重大危机在潜伏着,我不认为地产行业的高位还能坚持多久。”
这是林佰诚的判断,更何况历史告诉林佰诚,在谈判对英伦不利的消息传到香江时,香江楼市股市俱都暴跌,大量有钱人移民离开香江。
至于底层香江民众,先不说有没有移民的想法,单单移民所需的高昂费用就不是底层香江民众所能承受的。
“这么说倒也是。”
郑峪峒听后不由点头,觉得很有道理。如此一来的话,他的地产公司却是要更改运营方向了,不然一个不好,公司就会受到重创。
“林生,你是坚定认为香江一定会回归,英伦不可能再殖民香江了?”
李诏基却是从林佰诚的话中看出了他对内地的坚定支持和认可,不认为英伦还能保留着香江。
“不错。”
林佰诚郑重点头:“现在都已经是什么年代了,没有殖民主义生存的土壤。我相信内地对收回香江的决心,以及相信内地有这个实力。”
“香江能够回归,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谁又不想生活在自己的祖国呢。”
李诏基感慨的道,他虽然不像林佰诚、霍应东他们那样坚定支持内地,但他还是支持内地收回香江的。单单从利益的角度来说,香江回归,英资没有了特权,他名下企业的竞争力将大大增强,能够发展的更好。
“谁说不是呢。”
郑峪峒点头认可。
除了少数和英资绑定的华人家族,没有华人家族不希望香江回归,在自己国家做生意肯定会更好一些。
不少家族之所以没有选择支持内地,那是因为害怕内地体制下没收他们家族的财产。所以很多人站在个人情感上是支持内地收回香江的,但站在家族立场上,又不希望香江被收回,或者说不希望香江被改变。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自家财富以及家族后代着想,这点其实并没有错,人之常情。
林佰诚、李诏基、郑峪峒三人又聊了会,然后各自离开。
林佰诚联系了秘书处那边,让秦岚安排人和靑洲英坭沟通,同靑洲英坭公司一起组建谈判团队,同李诏基和郑峪峒两家就天水围项目转让进行谈判。
该怎么谈就怎么谈,不要狮子大开口,但也没必要给他们优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