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继续按照流程走下去吧,另外和文昌发射场那边要做好彼此沟通和信息共享,协调好大型构件入场的次序和位置,不要给太空船坞的组装工作制造麻烦。”

“明白,这方面有贾维斯在负责,甚至大部分机械臂也是贾维斯在控制,应该不会出问题。”

即将开工建设的太空船坞,长度超过一千米,位于36000公里高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是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它使用核聚变反应堆做为能源核心,使用碳纤维和合金钢复合龙骨,使用碳纤维骨架,外面覆盖一层新型半透明聚合材料外壳,这种新材料的硬度和抗冲击性极佳,足以应对一般微型陨石的撞击。太空船坞建成之后,将成为太空之中最大的人造航天器,甚至比瑞达航天公司的商业空间站更大。整个亚洲和欧洲区域的人,在白天的时候,用肉眼都可以看清太空船坞的存在。

建设一个如此庞大的太空船坞,需要的各种大型构件、新型材料、设备零件,不要太多。还是国家工业部出面,协调全国两百多家国营民营工厂,加班加点的生产了一个多月,才勉强完成。后续太空船坞建成之后,启动比邻星号太空战舰建设,需要的零部件将更多,技术含量更高,到时候将在全国范围,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招标生产。如此复杂的大型太空工程,涉及到数百家工厂,几十万员工,几十万个零部件的生产、检验、运输、组装,千头万绪,庞杂无比,也只有贾维斯这样的人工智能程序,才能掌控全程,事无巨细,不出任何的差错。

现在即将启动的是太空船坞建设工程,由全国各大工厂生产的几十万个零部件,如今已经集中在了瑞达航天城和文昌航天城。将分批次装载在空天飞机或者运载火箭上,依次送入太空,在地球同步轨道的某一个坐标点附近急剧,而后由贾维斯控制的机械臂,和航天工程专家控制的机器人,组装到一起,形成旭日号太空船坞。

在过去的半年内,为了降低卫星和航天器发射成本,国家航天部门已经从瑞达航天公司,采购了十五架空天飞机,购买反重力引擎和核聚变电池,自行组装了20架空天飞机。如今这些空天飞机,已经替代运载火箭,成为了国家发射卫星的主要方式。国内的几家民营航天公司,也斥巨资在瑞达航天这里下了一架到数架不等的空天飞机的订单,正在陆续交付中。和国家航天部门主要订购货运型空天飞机不同,这些民营航天公司订购的主要是客运型空天飞机,货运机也有,不过数量较少,想来是他们也看上了高速成长的太空旅游项目。

除此之外,国外的几家航天公司甚至是某些不差钱的土豪国家,也派遣商务团队,前来瑞达航天城,洽谈空天飞机采购事宜,不过被曹逸飞以生产能力不足或者国家限制出口为由,挡回去了。有道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谁知道这些外国公司,将空天飞机买回去,做什么使用,万一装上导弹,去攻击其他国家呢,那瑞达航天不成为助纣为虐的帮凶了吗。反正从乔瑞达的角度出发,在华夏国家和公司,在太空开发领域,建立起绝对的优势之前,瑞达航天是不会对其它国家销售空天飞机的。

为了完成这次的发射任务,文昌航天城调集了三十架空天飞机,综合运力不比瑞达航天城差多少。只不过瑞达航天独有的星箭超重型运载火箭,单次运送能力,远超空天飞机,这才承担了分段龙骨、主体框架等超重型构件的运输任务,成为了此次太空运输任务的主力。

上午十点钟,在现场数万名游客和电视、网络直播间内数百万名观众的公共见证下,第一枚星箭超重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喷薄的尾炎、轰鸣的巨响、猛烈震动的地面,升腾而起的水蒸气,无不肇事着这艘超重型运载火箭的强大动力。在几十台朱雀发动机的共同作用下,庞大的星箭一飞冲天,很快消失在云层之中。现场只能听到隆隆回音,再也看不到火箭本体。选择直播间观看的观众,就要好的多,此时的直播画面已经切换到了火箭视角,庞大的瑞达航天城快速远离缩小,而后是穿越云层,层层云海,无边无际,仙气飘飘,看起来格外的壮观。星箭还在持续升高,直到升空三分钟后,距离地面高度到达约80公里的时候,一二级成功分离。一级进入回收程序,在格栅舵的控制下,沿着原路返回。

二级火箭点火,推动载荷穿过大气层,进入到真正的太空空间,而后是抛整流罩,火箭继续前进一段距离之后,载荷和二级火箭分离。而后二级火箭启动回收程序,返回瑞达航天城,在预先设定好的回收场地,降落回收。在太空之中,载荷几乎处于零重力零阻力的环境,和二级火箭分离之后,它沿着原来的方向和速度,继续飞行一段距离,直到接近地球同步轨道的时候,载荷外安装的小型发动机,开始点火启动,进行减速的同时,调整飞行方向,从而精准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的指定坐标位置。

有效载荷的轨道爬升和入轨过程,是相当的漫长的,要持续数个小时之久。从一级火箭受控降落,并回收成功之后,直播镜头就切换到了空天机场,因为第一架载满物资的空天飞机已经划入跑道,准备起飞。由于此次空天飞机运输的货物,几乎全部为为金属组件,重量比较高,几乎达到了核载上限,为了稳妥起见,空天飞机没有采用垂直起飞,而是采用了最原始的滑跑起飞。这种起飞方式,除了反重力引擎可以全部发生作用,还可以借用部分滑跑带来的升力,理论上可以提高空天飞机大概15%左右的载重上限。

“呼叫飞控中心,这里是玄女号空天飞机,我机已做好所有起飞准备,进入一号跑道,请求起飞。”一位女性航天员的声音在公共频道响起,申请起飞。

“玄女号,这里是飞控中心,当前天气状态良好,一号跑道已清空,准许起飞。”

“玄女号明白”

通话结束,玄女号空天飞机立马开启反重力引擎,在飞机尾部喷出两道淡蓝色尾炎,而后放开刹车,空天飞机沿着跑道快速向前滑跑,而且越来越快,越来越轻盈。当滑行距离达到两公里左右,滑行速度达到400公里/小时的时候,航天员快速拉起机头,并把反重力引擎功率开到最大。下一刻玄女号高高昂起机头,飞离地面,如旱地拔葱一般,朝斜上方快速飞去。从直播画面左下方标注的实时飞行速度上,可以看到玄女号空天飞机的飞行速度还在不断增加,很快超过了音速,爆出一朵漂亮的音爆云。又过了三分钟,玄女号已经超过了两倍音速,穿过云层,彻底消失在了地面摄像机的镜头范围。

在玄女号起飞之后,直播画面并没有切换到空天飞机视角,而是镜头方向一转,再次回到了空天机场画面。第二架空天飞机,已经进入到了一号跑道,开始滑跑起飞。在此后的半个小时时间内,空天机场的两条超长跑道上,先后放飞了二十架空天飞机,这个放飞效率,比起一个发射塔架只能发射一枚,而且准备时间特别长的运载火箭,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