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子告诉我现在就可以往那里去了,等到了以后吃个午饭歇息一下到下午再开始工作就好。正常的午休时间是下午一点钟到两点钟,现在的我以为这可以早一些吃午饭又多了一些休息时间。我在手机地图查找了一下去那里的公交线路发现这里附近的几个公交车都可以到达那里。
我乘坐上了前往城市森林公园的公交车。在车上,我拿出手机观看工作群里的消息。涛子已经和游乐场那边报备了即将前往城市森林公园派发传单的人员名单并艾特了我和另外一个也要前往那里的人,他们要我们两个人自行联系。我看了一下另外一个要一起前往那里的人,他的名字叫杨雄。也正是这位杨雄,我认为与他的相识才是我来做这份工作最大的收获!他让我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真真正正的“兼职油条”!
车到站,我下了车。我发微信给杨雄问他何时能到,他说大约十分钟左右,他说我可以先发一小会儿多拍两张照片存着。若是不想发那就找个阴凉点的地方坐着休息等他到了再一起行动。
我在公园中散着步,品尝着河边湿润的空气。天气晴朗,舒适宜人。好多年轻的小两口都带着孩子和家人围坐在草坪上玩耍野餐。有的还支起了小帐篷和摇篮秋千。也有许多的家长带着孩子在河边钓鱼抓虾。总之的确是有许多大人在带着孩子在做着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我想这就是他们要我俩来这里发单的原因。
我一边散步一边时不时的发着几张单页和扇子,也拍了几张符合要求的照片后就找到了河边附近的一座桥下阴凉处的座椅坐下来等待。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杨雄给我发消息说他到了。他向我发起了位置共享,我打开共享后发现他距离我很近,路径也只是一条直线。我按照共享共享路线走,在不远处的地方我一眼就认出了哪一个是他,因为他手正拿着我们所散发的那款扇子站在那里扇着风,而他手中的大布兜子里也满满当当的装着同样的扇子。
杨雄一米八左右的身高,带着一副眼镜。他穿着一套深蓝色运动服的套装,那运动服的款式很老旧,是好些年前流行过的那种。他看起来有些苍老,感觉像三十七八岁或是四十出头,但我知道他肯定没有那么大。
我走到了他的身旁同他打了声招呼,他点了点头。正午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他皱着眉头遮挡着晃眼的光线似乎并不感谢它的照耀。他掏出香烟问我抽烟吗,我摆了摆手告诉他我不会。
他一边点火一边说:“不会好啊!那就别学了,伤身,费钱。”
他声音低沉。抽的香烟很便宜,一包不到十元钱。
我刚想问他有没有吃午饭他就先开口问我:“饿吗?”
我回答说还好。他紧接着说:“那是先干完活再去吃饭呢,还是现在去吃?”
我有些疑惑,干完活?那不就是下班了吗?
还没等我问出口他继续开口道:“这种工作,说白了,就是怎么轻松怎么来!昨天我在网吧里玩了一整天。”
我问他这个工作持续了多久,他告诉我已经一个多礼拜了。我点了点头问他是不是每到休息日都会出来做兼职。
他看了我一眼特别骄傲的对我说:“工作?我都辞了好几个了!”他的话不多,也没有丰富的表情,比较安静,更没有什么激情和斗志。
我点了点头没有作声,他对我说他现在就是有合适的兼职就出来做一做,没有就现在家里,反正一个月能闹个够自己的零钱就好。
杨雄带我来到了公园外的露天停车场教我怎么在车上插上传单,怎样拍照可以将插有传单的一整排骑车都照进去还能清晰的看到传单。
他把单页统一插在车子驾驶舱方向的把手里或是车窗上的雨刷器下面。同一排车子插个四五辆然后在不远处找一个角度将那几辆带有单页的车子一同拍进照片里,看起来就像是一整排的车子都已经被插到了广告单页一样,完美又具有视觉效果。
杨雄所插的位置和拍照角度都超级好,照片里所能看到的单页都是那样的清晰。他本人是否具有才华我不清楚,但在插车拍照这件事情上,他的创作才华可是一流的。
杨雄教授我拍照要拿手机里的原相机拍摄而非水印相机。等到需要发送到工作群里之前再将照片放进水印相机里修改一下时间和定位地点便可以了。我也是经他一说才知道原来水印相机是可以修改时间和定位的。之前我从未接触过这款软件,也没有仔细研究过。此刻,我开始对所有兼职者的工作态度都产生了怀疑。
我俩每人拍了十几张照片之后杨雄问我刚到这里时拍的照片还有没有剩余。我看了一下手机相册说有四五张。他告诉我不用再拍了,够了,吃饭。
这地方虽然离我家很近但却很大,再加上这里沿着河流和高架桥,周围哪里有快餐店我还真的不知道。杨雄说没关系,跟着他走就是了。
杨雄之前已经在工作群中报备了和我会合的消息。游乐场方面的工作人员都对他非常认可,也很信任他,要他带我好好工作,有他在他们都很放心。注意,是游乐场方面而非涛子。我心里一惊!他每日的真正工作时间都不足一半,却可以赢得上上下下的一致认可,这就厉害了。一个偷懒、耍滑、混日子的人伪装成踏实勤劳的老实人形象来博取大家的信任。他改变了我对“油条”一词的理解。也开始让我对我面前这个看似很不起眼的人刮目相看!
杨雄带我走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区,他说他知道这附近有一家废品收购站,我们先把这些传单和扇子处理掉,轻装上阵。下午找个网吧或是凉快地方呆着,坐等下班就可以了。
走了没一会儿,前面果然有一家废品收购站。杨雄走进去问老板废纸多少钱一斤,老板说了一个数之后他和老板讨价还价了几句,老板答应多给了一点,我俩把所有的单页全部放在了称上面。杨雄赶在老板称重之前抽出了六七张单页卷了起来递给我说留着备用。
称完重以后,杨雄把他和我的扇子同样抽出了几个留作备用,然后将其余的一并丢在地上问老板这些塑料怎么回收。老板说了一个数,杨雄摆出一副不爱计较的表情挥挥手表示就这样吧。我真的没有想到,他的“油”不光是在工作中,而且全方位的。像他这样的人可以在生活中很娴熟的填饱肚子,但也仅仅只能停留在最基层,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
终究还是我太过于年轻单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本来是工作中所需要的重要东西,被他摇身一变居然给变卖了六元钱。他分了三枚一元的硬币给我。我说不要,你收着吧。可她却坚持要给我,还对我说:“哎呀!出门在外为的就是赚钱!这虽然没多少钱,但谁都不容易!拿着,留着坐车买水。”
他这样一说,我只好收下了那三枚硬币。
杨雄继续带我走了几步路就来到了一个特别不起眼的位置。但在这里,竟然有一辆快餐车!
“这里吃饭的地方少,饭店也都是大酒店,几乎没有快餐店。咱俩就在这里将就吃一口吧。”他不紧不慢的说着,他的语速始终如此,无论是否着急都是同一种语气和语速。刚见到我时就是,同废品店老板讨价还价时也是,买快餐时依旧也是。
下午的天气很热,我买了一份拌凉皮。杨雄买了一份拌面。
吃过午饭,杨雄问我有没有带身份证,要不要去网吧里上网。我说我没有带。于是,我们就去了附近一个加油站旁的大型洋快餐连锁店里坐着休息。杨雄要我修改照片的时间,他也一起修改。时间很好修改,每半个小时向工作群里发送两张,发送时最好迟于照片上显示的时间。但绝对不可以早发送,早于照片上显示的时间发送就意味穿帮了。
我问杨雄下午会不会有人来这边检查我们两个人。他说应该不会的,谁会那么闲,这么热的下午,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来就为了看一看我们。就算真的来了,这里这么大,他们也未必会找得到,我俩到时绕到桥下,先赶过去都来得及。
有他这样一说我就放心了。和他一起偷懒可比我自己一个人偷懒时安心多了。一是有人陪着一起,而且还是个在检查者心里分量很足的“油条”。另外一点,正如杨雄所说,这里又远又大。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偷懒都方便。
坐在那里吹着舒适的空调,我又和杨雄聊了很多东西。他今年三十一岁,本地人,家就住在距离游乐场不是很远的地方。他做过好多兼职,对这座城市也非常熟悉,难怪哪里有什么他都能找得到。他对涛子也十分熟悉,他跟着涛子做过好多兼职,从不放鸽子也不迟到,当然了,他做什么兼职都一直在偷懒。但在工作时,尤其是在面对东家的时所呈现出的一面永远是实在、勤劳、任劳任怨的形象。因此,深得涛子和用工方的一致好评与信任。
他也讲述了一些他中专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经历。他的受教育程度有限,既不喜欢看新闻也不喜欢外出,至今没出过本省。眼界和思维也相对狭窄单一。
杨雄也问了一些关于我的情况。他对我说:“你年轻啊!真好。一定要好好工作,好好奋斗啊。”
我对他说其实他也可以找一份正常的工作好好的上班生活。他说现在这个社会年轻人太多了,什么东西更新换代都很快,像他这个年纪的人已经开始有些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了。他对于自己的要求很简单,有饭吃,有游戏玩,陪在家人身边,健健康康的,自己吃饱全家不饿就好。至于其他的…早就已经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我和他在那里坐了一个下午,游乐场方面看到我们发的那些照片表扬我们活干的不错,要我们再多发些在工作群里。我心里觉得可笑,也不禁觉得杨雄是真的得很厉害。他照片摆拍的实在是太成功了,能够让那边隔着屏幕都觉得兴奋。可问题来了,我们的照片库存不够了。
杨雄不慌不忙的拿出卖废品时抽出的那几张备用单页和扇子对我说:“走!拍照去。拍完直接下班回家。”
我看了看时间,才四点钟刚过。杨雄说不要紧,这个时间不会有人再来检查了。
杨雄走到了停车场,将仅有的几张单页插到了同一排的几辆车上开始拍照。拍完以后再把单页从车上逐一拿下来再找另外一排车继续拍。就这样,我俩拍了五六张照片以后杨雄把那几张单页拿在了手里带我走进公园。他告诉我他会向路人把剩余的单页全都发放完,我就抓拍他向路人发放时的样子就好了。等我拍完之后再把那几个扇子也发了,换他来抓拍我,这样一来我俩的照片就都够用了,还多了认真工作的凭证。我又一次从他的身上学到了“知识”。
全部拍摄完毕,我俩在公园的门口来了一张自拍照。这可不是什么合影留念,更不是友谊长存。而是留作到下班时间打卡所用的。上岗时会要求在商圈处发带有时间的自拍打卡上班,下班时同样也不例外。
走到车站,也才不过四点半钟多一些,比正常点下班时间足足早了一个小时!我所要乘坐的车子比杨雄要乘坐的早来了。我和杨雄到了别,他提醒我照片按照所计划的时间发送就可以了,千万别忘了。我点了点头,挥挥手,上了回家的公交车。
这一天的我在车上想了很多东西,当然就有今天的工作。商家雇用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人肉散单,广告宣传。可效果怎么样呢?我和杨雄以外的人都有在认真工作吗?我想不见得,大概率未必会比我们俩少偷懒多少。但商家对此是心知肚明的也要宣传一下试试,还是真的有在认为我们在认真工作呢?
几日之后,我在同老肇一起吃饭时还讲起此事。老肇一边笑着一边和我说:“咱哥几个以后谁要是做生意可别雇人发传单。宁可多些钱投放广告!否则雇的全是偷懒工。”
其实我后来又再与杨雄像这样发了一天传单,也在其他未记录的兼职活动中又见过几次,直到现在我也偶尔会有关于他的消息。他还和以前一样在做着兼职,心中依旧没什么激情,没什么希望。赚小钱,小钱。可着就是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在他的世界里,他充实又快乐。尽管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快乐,是否有过要重拾激情的想法。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活下去的方式,不是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