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房的门口放着几个推货用的推车,道路的两边铺着木板,木板上都是大纸箱包装的未拆封的电器,俨然是一个大纸箱垒造起来的“铜墙铁壁”。
我们俩一边走一边寻找我们所售卖品牌所在的区域,不管外边再怎样佯装镇定却还是掩盖不住内心里的激动。虽然我们只做了不到一天的导购,可我们的一举一动已经是越来越有一个成熟导购的样子和劲头了。
我们找到了我们售卖品牌的区域。我打了个冷颤,库房里十分的阴冷,待久了难免会觉得有些体寒。我们查找着想要找的商品所在的大概区域,然后又根据商品的编号找到了相对应的商品,数了一下库房里还剩下三台。由于数量不够,所以顾客那边决定今天先不拿走了,交了钱后留下了一个地址,接下来就等待着享受配送的服务。
这一下午我和老肇都在很认真的为顾客讲解和服务,样子倒是颇有些像打了鸡血一样,姜姐也肯定了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就连隔壁几个展位的导购们也都过来夸赞我们认真能干。当然了,对于老肇的夸赞那更是赞不绝口,是远远要多于夸赞我的。
姜姐也陆续成交了两单,成交的款式都只是家庭所需要的最普通的冰箱。其实这才是常规的成交状态,毕竟像老肇那样的大单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需要些运气成分所在的。
到了下班时间,下了一天的雨也停了。我和老肇离开了工作地之后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去了步行街逛了一圈来延续今天的好心情还在外面吃了好多东西。
两个穿着商超促销衣服的人在外面开心的玩耍,这画面想想就会觉得好笑,如果换做是现在打死我也不愿意穿成这个样子去逛街!要么换一套衣服,要么下了班赶紧回家把这身衣服脱掉。
在回去的车上,老肇向自己的女朋友发短信炫耀着自己今天的“战绩”和收获,样子很是甜蜜。而如今,那姑娘已经成为了他的妻子,甜蜜依旧,只是换成了另外一种甜蜜的方式,叫做家庭。
第二天我们同第一天的时间一样开始启程去工作地点,依然是穿着促销活动的t恤带着工作牌。
刚开业时的人依然是比较少,就算是有顾客也都是来逛地上几层的超市或者在空座位上闲坐着享受商场空调的老人。
大约十点钟左右,一个身穿白底红衣服的阿姨来到我站的位置旁边看着冰箱,我走上前去迎接为她讲解。她说话带着一个人口大省的口音,差不多六十出头的样子,身体还算硬朗,个子不高,很瘦,扎着辫子,头发已经有一半变成了白发。她问我一款冰箱的价钱,我告诉她之后按照惯例的说这款享受家电下乡服务,如果是持有农村户口的话就可以享受此政策的优惠。刚说到这里她却突然急了,用她带着口音的语调高喊了一句:“我城里的!”
我微笑着对她说那就无法享受到这个优惠了。为顾客讲解这项优惠服务是我们必备的技能,因为每一个有意向的顾客都对这项优惠享有知情权。但是总有一些人带有着自卑感去看待,他们的自尊心强烈而敏感,不容许他人有一丝一毫的触碰。
阿姨气呼呼的走了,她之所以会生气与其说原因在我倒不如说是来源于她自己。她在商场里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可能意识到自己刚刚的情绪有些失态了,她脸色缓和了许多过来对我说:“听我说话像乡下来的是不是?其实我是城里人,我来这都好些年了。”
我和老肇都笑了,我心里想着:“阿姨啊,其实不用和我解释这么多的。英雄不问出处,无论你来自哪里,我们都会给予你相同的尊重。”
因为是周五,第二天双休,所以下午的人比昨天的要多出很多,只是大多都是逛一逛。
一个和我们一样身穿商场促销t恤的男生来到了我和老肇面前打了招呼,他体型略胖,是那天不满军训而给劳务公司打电话的那个小伙子。他说原来你们在这里啊,语气和神情就好像我们是已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一样。
我们问他被分到了哪里,他指了指一个地方回答了一个比较不错的电脑品牌售卖电脑。我们又简单聊了几句才知道他原来不是兼职工,而是应聘的这里的全职导购,上次打电话也不是打给劳务公司,是他所售卖的品牌的人事部。
这一天很平静,我依稀记得在下午时,我开了来这里工作的第一单,卖出去的同样是老肇昨天售出的那款洗衣机,便宜实用的商品永远是最受欢迎的,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而言,性价比高的商品远要比外表华丽的商品更受欢迎,即使那个商品的性能更好、功能更全。柴米油盐和精打细算才是大多数家庭的本质。
记得姜姐曾告诉过我们这类产品的利润相对较低,卖出去以后的提成也不是很高,主要就是依靠走量,也就是商家常说的“薄利多销”。
下班的时候姜姐告诉我们接下来的两天是双休日,又恰逢我们商场搞活动所以来逛商场的人会很多,上午九点钟就要来到这里,能早些最好,但不要迟到。我们点头答应后就下班了。
这一天我们比前两天早半个小时出门,周末的早上没有那样高峰,交通状况就好了许多,到达商场时的时间也很早。姜姐拿了一箱早餐饼干打开拿出了几大包放在了其中一个冰箱的冷藏里。她问我俩有没有吃早饭,我们说吃过了。她又告诉我们今天人会很多,吃午饭的时间可能不一定会很及时,若是饿了可以去这个冰箱里随时拿早餐饼干去吃。
姜姐先让我们俩去库房查看几款销量很好的产品库存里还有多少,叫我们记录下来。我和老肇便再一次前往库房去完成记录的工作。
我们刚从库房回来,就见一个剃着光头,个子很矮很胖上身穿着白色半袖,下身穿着酒红色的紧身裤,走路大摇大摆的男人走进了展位里来问了一句“这卖的是什么?”
他夹着一个皮包,手里拿着一个智能手机和一包二十几元的香烟。我和老肇异口同声的回答说电冰箱和洗衣机。他却一脸嫌弃的说“买什么电冰箱?我要买电冰柜!你们这有吗?”姜姐听到了走来说没有。光头男人还没等姜姐的两个字全都说完就转身走掉了,留下了我和老肇对他的偷笑。
双休日第一天的人流量果然是超级大。商场在十点钟左右还搞了一个大舞台的表演演出,乐队唱歌,单口相声还有抽奖活动等等。虽然规模不大,但搞得也是有声有色的,为前来逛街吸引了不少的人流。我们的工作楼层在地下,一忙起来自然是没有时间去看演出的。因此,我们没能去凑得上这份热闹。
上午我在接待一组顾客的时候,这是一家人,男人长得很黑,留着很短的寸头,女人很胖很邋遢,话很多,也很喜欢发牢骚。他们的女儿大约在小学三年级左右,穿着粉色的连衣裙,只是那裙子上有些污渍和油渍。女孩儿的面色有些灰蒙蒙的,但只是表面的,一眼就可以看得出这个女孩儿本是很白皙的皮肤底子,现在确是有些脏兮兮的,无论是面容还是整体穿着。男人和女人的打扮更是完全没有做到干净整洁,都各自慵懒的踩踏着一双已经看不出是什么颜色的鞋子。其实无论身穿什么样的衣服,长相美与丑,整洁得体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基本的尊重。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往往都是通过外表去判断一个人的最基本信息,而这对夫妻显然没有做到。我十分理解成年人工作的不易和生活上的压力,穿的能将就就将就着,但对于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做到干净整洁,宁可脏了自己但不能脏了孩子,因为生活中的点滴就是在对孩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也是在培养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我为他们讲解着一款冰箱,在说到这款商品可以享受以旧换新的活动时,男人突然不怀好意的笑着打断了我,我看着他的笑起来的样子就知道他要说的话可能会为难到我。他问着“以旧换新指拿的是什么电器换啊?”
我回答他说可以使用的正常电器就可以。他不满意的摆了摆手说“什么正常不正常的!什么叫正常什么又叫不正常?你给个范围啊!”我继续回答说旧冰箱、彩电、洗衣机等等家用电器就可以。他说哦,家用电器,那电饭锅行不行啊?说完以后那个女人也不怀好意的笑了,还笑出了声。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那女孩儿也笑了,和他父母一样,笑得表情和声音是在明显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如何去应对他们夫妻二人的刁难,而是觉得替这个孩子可怜。她跟着这样的父母受到的影响所得到的东西也是她父母骨子里的那种贫贱。
我回答说电饭锅是不行的,那男人好像早就预谋好了应对我的话直接说出一句:“不行你叫什么以旧换新啊?这不是在骗人呢吗?”说完一家三口一边继续着这个话题不依不饶的发着牢骚一边嘻嘻哈哈不怀好意的笑着扬长而去了。
我叹息这摇了摇头想起了以前电视里的一则公共广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一个满脸凶恶的男人在问一款冰箱时在听到享有“家电下乡”政策时立刻问我“你持有农村户口吗?”我摇了摇头说没有,他愤慨的说“就是的嘛!城市和农村永远是两回事!”说完自顾自的离开了,我看着他的背影摇头叹息。
其实呆这么久了哪些人是真的有想买的需求,哪些人又只是来逛逛的我们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了。也有极少数的人来这里问一问只是想拿你开两句涮。但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的去为其讲解,毕竟来的就是客,更何况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忙着忙着就到了中午的十二点半,人依旧很多,有一组买了一台电冰箱的顾客打算今天就给拉走,他们自己是开着货车来的,只是今天的装配工实在忙不开,顾客的人手又不够姜姐只能让我和老肇去帮忙搭把手抬运一下。我和老肇来到了库房,拿这小推车费劲力气将电冰箱抬上了小推车,一个人推着一个人扶着向货运电梯方向走去。平时看人家工人搬运的如鱼得水感觉很容易,可真轮到自己去做才知道有多难多累。当推到电梯里时我们已经累的浑身是汗了。
我们把冰箱推到了装卸的位置,那组顾客正在外面吃饭,我们俩坐在地上等待着他们。大约过了十几分钟他们到了,天空又下起了雨,货车的货箱里空间很乱。他们简单粗略的整理出来一块地方,我和老肇冒着雨帮助他们成功的抬上了货车,换来了一声感谢和自己又脏有湿的身体。
我们回到休息室简单调整了一下,擦了擦脸和身上的雨水,喝些水吃些饼干继续去展位帮忙。有一个中年男人客满脸笑容的来到了这里浏览商品,在其中一个贴有“家电下乡”的冰箱前停了下来,兴奋的指了指这个标识问我是不是这个冰箱是不是享有家电下乡的政策。我说是的,只要出示农村户口就可以享有。他笑着说这些我都有!现在的农村户口很吃香的!我点点头表示赞同,现在的农村户口福利的确要比非农的好上许多。都已经什么年代了,还有人一提到这里就对此嗤之以鼻,仿佛自己要和“农村”二字永远绝缘才好。这些都是明显不自信的行为,是源于自身骨子里流淌着的自卑。
人渐渐少了下来,等到基本全部忙完已经是下午的三点多钟了,我和老肇没有吃午饭,姜姐同样也没有吃。我和老肇打算不吃了,等到下班之后一并去吃点好吃的补一补。大约五点钟左右,姜姐的老公来了,他是一个个子很高的男人,留着三七分的发型,脸上的皮肤有些青春期留下的印记。之前有听姜姐说过她的老公是以为计程车司机,这个时间来,想必应该是已经同夜班司机完成交接班次了。
此时已经不在忙碌,姜姐让我们替她看管一下,她要和她老公一起到商场的美食广场里去吃饭,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点。
经过了这么多天的历练我和老肇早已经对商品的价格、性能和话术都十分的熟练了,时间再长我们两个也是完全能顶得住的。
第二天也是一样的上班时间,我和老肇难得的在公交车里获得了座位,我们坐着坐着就睡着了,时而低着头,时而仰着头。工作时也是依旧的忙碌,只是这天中午抽出时间吃饭了。这一天没有发生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临下班时姜姐说这两天辛苦了,明天是周一工作日,叫我明天上午十点钟到就可以了。我们道了谢就下班离开了。
这天回去以后我睡得很早,第二天的时间相对很充足,所以这一晚睡得很香甜。
今天是做这份兼职的最后一天了,从一早开始我和老肇就很悠闲,我们吃着雪糕走在去往商场的路上。这里有一条小路,路的两旁有很高的大树,枝繁叶茂,把酷热的阳光全部给遮挡住了,微风吹过传来“沙”“沙”的声响。我和老肇走在下面享受着片刻的阴凉,我这时才发现,原来走在这条小路上是那样的惬意。平时的繁忙使我们忽略了身边最近的风景,当心回归平静,才会恍然,眼前的景物也可以是那么的美好。
我们到达展位时姜姐正在和旁边几个展位的人聊着天,她看见我们微笑着说了句“来啦”。
今天的人很少,老肇说礼拜一买卖稀,礼拜二买卖烂,至少在现在的场景看来是不假的。我们两个也站在一起聊着天,那个时候聊得最多的大概就是对大学校园的憧憬了吧。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喜欢看一本杂志,那里面的插画总是简单几笔,柳树叶,纸飞机,还有被微风吹动着长发的姑娘。可就是就是在这几笔线条里却足以承载着我们对大学校园的无限向往,如今就要实现。虽然不知道前方的路是怎样的,但心中却总是充满着希望。
一个五十岁刚出头的女人来到展位浏览着冰箱,她很有气质,留着短发,头发染着她那个年龄的人喜欢的偏向红色的颜色。她一看就是随便逛逛的顾客,但我依然走到她旁边,为她介绍着她所看的每一款冰箱的性能,我把说话的音量控制在一个非常舒适的区间。我每讲解完一段话她都会轻轻的点一点头。她浏览完了一圈之后就离开了,在离开之前还特意对我说了句“谢谢你了,小伙子。”
一句话,却让我觉得心头一暖。我回了她一句“不客气”后觉得这一次的兼职做的很值得,它让我遇到了不一样的人,丰富了我的认知。做不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就争取做到阅人无数吧。
下午的时候,姜姐的女儿来看她了,她长得很漂亮,我和老肇都会时不时的多看她两眼。之前姜姐说过她是一个楼盘售楼员,平时工作很忙在外面和朋友一起住。女儿来了,她自然很开心。
下午三点,姜姐就放我和老肇下班了,她对我俩这几天的帮助表示感谢。我和老肇走的时候老肇提议再去一次库房,拍几张在库房点货的工作照留作纪念还可以同小赵讲述一番。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当时我俩使用的虽然不是智能手机但拍照功能还是有的。
这时的我们俩对库房已经很熟悉了,库房值班的姐姐也认识我们俩个了。她笑着打招呼说了句又来查货啦!就放我们进去了。
老肇很认真的摆出了查货时的工作状态,我拿出手机为他拍了几张照片。直到今天,那几张照片还存在我的电脑里。
走出商场的那一刻,这段兼职工作就算是彻底结束了。在坐公交车回去的路上,我坐到了靠窗的位置。在路过这座城市的“母亲河”的时候阵阵凉爽的风从车窗外吹了进来,那风带着淡淡清香的味道。我望向窗外,气势磅礴的河流流淌着,两旁成荫的绿树点缀着河流,它们共同滋养着这座城市。远处的高楼大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一刻,眼前这一切在我的眼中胜过任何一副美丽的画卷,我爱这座城市。
回到奶奶家,一头栽倒在床上,干燥的床单残留着淡淡的洗衣粉味道,那是奶奶用双手揉洗出来的。肌肤舒适的贴在床单上,一转身,留下一个凹下去的印记,久久不会散去。悠闲的等待着晚饭开饭的时光,那是幸福的模样。
这次兼职所赚的工资虽然拖了两周但还是完整的结算了,我和顶源公司的合作也宣告到此结束了。之后的我带着自己的无限憧憬开启了大学的时光。
在此之后我再也没去过那个商场了,直到前些年的某一天在新闻上出现了这家商场所归属的集团倒闭的消息让我又一次想起了这里。我不知道这个商场是否有被收购,也不清楚这栋大楼是否已经倒闭。
至于姜姐在哪,过得好不好,商场倒闭之后她又去了哪里,是否还在做这个品牌的导购我都已经无从而知。她那漂亮的女儿又在何处?我想她现在应该早已经结为人妻,为人母,拥有自己的家庭了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