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是,六国会盟,缔结纵亲,今盟约依在,魏却背盟叛约,结敌伐友,失道于天下,我若出兵,是正义之师,可得天助;二利是,三国困赵,赵无退路,唯有两途,或签城下之盟,割地屈从,或作困兽之斗,绝地求生,依赵人秉性,必选后者;三利是,”邹忌看向田忌及诸位武将,“黄池之辱,不仅是大王,诸位将军想必也是铭记于心,尤其是上将军,卧薪尝胆,十年磨剑,只为擒获庞涓,报奇耻之辱,今得出战,必同仇敌忾,勇往直前,是以臣……”又看向威王,“主张出兵,奏请上将军为将,望我王圣裁。”

见一向反战的邹忌绕来绕去,终又绕到出兵上,且还抛弃前嫌,主动提请田忌为将,威王喜出望外,当即准奏,诏命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匡章将左军,牟辛将右军,太子监军,邹忌协调粮草供应,三军配设军师,另行诏命,自即日起,由主将点齐五都之师一十二万救赵,择吉日祭旗。田忌拜将之后,一路狂驰,于第一时间赶到苏秦位于稷下学宫的府宅。从山里搬出后,孙膑夫妇就住此处,一为避嫌,二为与苏秦说话。

田忌进得门来,兴冲冲地边讲宫中发生之事,边从袖中摸出威王任其为主将的诏命,双手递给孙膑。

苏秦长嘘一口气。

“服苏兄了,”孙膑看过诏命,递给苏秦,笑道,“先祖孙武子有曰,不战而屈人之兵,今日见在苏兄身上。”

“孙兄过誉了,”苏秦审看过诏命,还给田忌,“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出神入化之境界,在下何能成就?在下不过是做到了‘先屈人之兵而后战’而已。”

“‘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下还能有解。苏子这‘先屈人之兵而后战’,在下愚钝,这这这……”田忌挠耳。

田忌话音刚落,门外一阵喧嚣,飞刀邹引领一名宫人走进,宣王旨召见苏秦。

“田兄,这可得解否?”苏秦接过王旨,朝田忌笑笑,拱手作别,随宫人而去。

轺车一路驰至雪宫,还没停稳,苏秦就隔着窗帘,望到威王、太子及几个宫人在门外迎候。

苏秦下车,小步趋前,朝威王、太子深深一揖:“臣苏秦拜见我王,拜见殿下。”

“呵呵呵,”威王回揖,“苏秦呀,你让我们父子好等哩,幸亏这日头暖和。”

“臣在稷下,日夜恭候我王召唤,今朝得宣,履不及穿,冠不及正,一路马不停蹄,紧赶慢赶,还是到迟了。苏秦请罪!”苏秦又要鞠躬,被威王呵呵笑着赶前一步,携手步入宫门。

几人来到主殿,分宾主坐定。

“昔年,”威王亲为苏秦斟上一盏浓浓的香茶,半开玩笑地直奔主题,“申包胥为楚求救,哭于秦宫之外七日七夜。你苏子倒好,来向寡人求救,宫门一次未进,软话一句没有,听闻这些日来还到幽僻之野,赏梅听箫呢。”

“我王这是不知申包胥,也委屈臣子了。”苏秦顺口回应,做出一脸苦相。

“哦?”威王假作一惊,“说说看,寡人如何既不知申包胥又委屈你苏子了?”

“申包胥自幼嗜哭,说也哭,笑也哭,饿也哭,饱也哭,醒也哭,睡也哭,悲也哭,喜也哭,哭是他的专长。莫说是哭七日七夜,即使让他哭上三年五载,也是寻常之事。偏那秦公最不喜听闻哭声,只好借兵给他了。臣不同于申包胥,臣天生不哭,有泪不弹。王以申包胥喻臣,实在让臣有口莫辩哪!”

“呵呵呵,你这不是辩得挺好的嘛!”威王把斟好的茶盏推到苏秦前面,“苏子请茶。”

苏秦谢过,轻啜一口,不无夸张地一连咂吧十几下嘴皮子,啧啧数声,拱手:“大王香茶倒是让臣想起一事。”

“请讲。”

“当年秦公若是也如大王这般把申包胥请进宫里,用一杯香茶堵住他的嘴巴,兴许就听不到他的哭声了。”

“呵呵呵,”威王乐得合不拢口,“满朝文武中,寡人就爱听你说话。”

“谢王谬赞。”苏秦拱手谢过,“不瞒我王,方才皆是说笑。言归正传,臣为赵求救,却未曾登门哭泣,非臣不知礼数,实乃臣子知道,王不比秦公啊!”

“哦?你且说说看,寡人如何不比秦公了?”

“申包胥哭秦,因秦公吃软不吃硬。臣向大王求救而不哭,因大王吃硬不吃软。”

“咦?”威王怔了,“寡人怎就吃硬不吃软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