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西藏众神(2)
“我走前面。”莫金自告奋勇。
卓木强巴道:“你身上有伤,我先走,你跟在后面。”虽然整个大殿是竖直起来,但他们下跌的高度也有一二十米,就算使用了伞降团身翻,这么高跌下来可不是说着玩的。
两人就沿着那行小字出发,在黑暗中用有限的光芒寻找路径,紧贴在岩壁上蠕蠕移动,没有发生意外,莫金的猜测也很正确,爬过这段弧形岩面,前面就出现了石桥。两人平安落桥,身后是一道陡坡,台阶笔直而上,显然就是连接那座大殿出口的。前方是三米宽的石桥,飞架裂隙两侧,和这里的所有道路一样,没有栏杆,笔直地延伸过去,下抵深渊。桥的彼端又是另外一壁山岩,大门洞开,不知暗藏什么玄机。
“走吧。”卓木强巴深吸一气,两人对望一眼,迈步上桥。
灯火辉煌的大殿里,亚拉法师和吕竞男的注意力早已不再关注那些蚁行士兵,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这些雕塑作品中来。
“三倍畏惧!”一看到这些造像,吕竞男马上想到一个心理学术语。不知是巧合,还是古人故意为之,从这些造像来看,应该是后者居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说明这些古人对心理学也算是很有研究了。
所谓三倍畏惧,是指人们在孩提时代,心智初步成熟,有模糊记忆的年纪,约莫是三四岁左右,也有早的能将记忆提前至两三岁,那时候的小孩看成年人,便宛若天神,因为成年人无论是体形还是力量,都是三四岁的小孩望尘莫及的。那个时候的小孩,因为毫无抵抗能力,所以对成年人最为畏惧,而一个普通成年人与一个普通四岁小孩相比,体形正好是小孩的三倍左右。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这种畏惧植根心底,就算是成年之后,每个人依然存在着三倍畏惧,换言之,当一个成年人遇到一个体形大过自己三倍的生物时,便会生出一种本能的畏惧感来。
那些造像,最小的也有五六米高,正好是一个成年人的三倍左右,这种造像又是最多,每一尊都雕得宛若真人,行走其间,便会生出那种无力反抗的畏惧感来。当然,真正吸引眼球的还是那些大的造像,通高数十米,像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神态威仪,令人生敬生畏。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些造像的形态全然不似佛教中的佛像造型。寻常佛像大多肃穆直立,面目慈和或愤怒,双目微微俯视;而这里的造像则更为写实,那一个个二三十米高的巨人面部表情各异、姿态各异,看起来就像是一群活生生的巨人。
东边的那一组造像共有五尊,身高都在二十五米左右,其中的一尊蹲着,双目凝视地面,似乎要看清地上的小人究竟想做什么,而另一尊似乎正蹑手蹑脚走向他身后,准备拍他一下,神色之中带着小心和玩闹;另两尊交头接耳,一人将嘴对着另一人的耳朵,眼睛却瞟着别的方向,那听的一人露出心领神会的微笑;旁边还有另一人,一手指着地面,似乎正指着这群盗宝贼,另一手则拉着那倾听者的衣袖,双唇微张,好像要告诉那人来了生客。
这组造像绝非佛像,那些巨人形态逼真,动作自然,像极了一群正在排演话剧的巨人演员,所着服饰也都宽袍大摆,有五腰带、兽皮帽和兽靴,还有一人留有山羊须。其余的造像也大同小异,皆是一组一组地呈现,或交头接耳,品头论足,或四顾张望,好奇注目,仿佛他们都正看着这一行闯入的小人,惊奇不已。
吕竞男大为不解,据她所知,要雕一尊大佛像所耗甚巨,往往都是由极为虔诚的信徒督造,信众募集,数年乃成,其中包含了信徒和信众对神灵的崇敬,因此但凡巨型雕塑,不是神灵,便是国王、英雄等在百姓心中具有极高地位的人物。断然没有什么人会雕一群普普通通的巨人,而且每一尊都巨大无比。可看这些巨人的服饰装束,确实和普通藏民相似,说他们是英雄吧,这些巨人男女都有,既不像武士,也不像文臣,说他们是神佛吧,在吕竞男印象中可没有这等模样的神佛。“难道是戈巴族中的英雄?”吕竞男这样想着,就问了出来。
亚拉法师淡然一笑,道:“这些是神。”
“神?”吕竞男秀眉一蹙。
亚拉法师道:“对,不是佛教中的神,也不是苯教中的神,而是西藏民间土生土长的神,但是在佛教和苯教中,对他们都有记载,只是各不相同罢了。如果我没弄错,这五尊造像便是五尊山神,但究竟是哪五尊,因为我们西藏的很多山神,太多神灵的描述都与之相似,没有坐骑和法器,我很难确认。”
吕竞男肃然起敬,道:“这些大大小小的,全是神灵?为什么我看他们,就像一个个普通人?”
亚拉法师道:“神灵的普通化,正好契合了我们圣教中佛众平等,我即是佛的奥义。”
“你们看这些神,像是在干什么?”年轻人突然插话道。
听年轻人这样一提醒,吕竞男放大眼界,不再只关注一尊两尊,或是一组两组造像,而是尽力看到整个巨大空间中的所有造像,只见那些神灵三五成群,东一簇、西一簇,大多都在相互谈论,也有凝眉苦思、皱眉不语者。而再远一点,竟然也有藏传佛教的造像,只是相隔太远,看得不是十分真切,但那几尊最大的佛像,吕竞男还是可以肯定的,那些佛像比这些神要端庄许多,虽然也在交谈,只是微微侧目、转头,不像这些神灵,或蹲或坐,姿势随意。
亚拉法师目力更佳,看到佛像再往后,在偏西位置是另一些异常独特的雕像,似人似妖,独角有之,独目有之。法师心若闪电,霎时明白过来,这座大殿规模之宏大,竟是容纳了数方力量,古藏神话和民间传说中的神占据一方,前弘期藏传佛教中的佛占据一方,古苯教中的魔、年、赞也占据了一方,还有一些别的雕像,连他自己也说不出来历。古代西藏的各种神佛济济一堂,世人知道的,不知道的,全数会聚在这个大厅之中,规模之大,数量之齐全,就这一个大厅,究竟包含了多少令世人震惊的秘密和知识!若能让专家学者来考证,不知将从这些造像中发现多少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东西!
“像是在开讨论会?”此时吕竞男已经回答了那个年轻人的问题。一点儿也没错,那些神佛交头接耳,三五成群,真的像在展开一场讨论。亚拉法师心中疑惑,古代戈巴族人利用巨大的地底空间,雕凿出无数巨型石刻,再以类似曼陀罗坛城的形式将满天神佛都请于一室,就为了让他们开讨论会?古人究竟想借这些佛像告诉我们什么?这些神佛各自处于不同阵营,究竟在讨论什么?
年轻人也正这样问着吕竞男:“不错,正是在开讨论会,你们可又知道,他们在讨论什么呢?”这个问题吕竞男答不上来,神灵们讨论什么问题,凡人怎么会知道?
“喏,答案就在那里。”年轻人将手臂伸直,朝远方一指。
吕竞男顺着年轻人的手臂看去,极远的地方似乎有个极大的雕刻,那些二三十米的巨人尚不及那个雕刻的三分之一高。那个东西应该是整座大厅中最大的雕刻了,只是相距极远,又被众多巨大的神像挡住了视线,不易察觉。
从远处看似乎是一个桃形,不过顶端并不尖,又有些像个苹果,吕竞男摇摇头,恐怕走到那里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再走近些,转到光亮明朗的地方才能看清。
亚拉法师虽然一语不发,但也想探个究竟,年轻人提议道:“去看看吧,也好解开你们心中的谜团。”听那口吻语气,似乎根本不担心他们会逃走,亚拉法师不免在心中暗叹:“好强大的自信。”
存在的意义
吕竞男携了亚拉法师,两人朝那巨大的雕刻走去。一路上尽是各种巨型神佛,有些重要的神佛面前放着巨大的石刻桌案,那些桌案上摆放的已经不能称之为供奉了,全是各种闪闪发亮的珠宝,堆积成山,那些佣兵们便在一座座宝山上爬来爬去。他们往往费尽体力,好不容易爬上一个桌案,满眼的珠光宝气令人眼睛发红发亮,奋不顾身地扑倒在各式法器和珠玉丛中,纵有磕碰也毫不疼痛。可当他们爬上宝山顶端,望向另一桌案时,又发现远处桌案那一堆宝山比这一堆更大,宝物更多、更精美,于是又纷纷猿攀而下,冲向另一桌案,待上得顶端,又有新的发现,于是又齐刷刷地冲向另一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