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谁持白羽静风尘(9)

他满腹心事的等到下午,又听到消息,皇帝走马灯似的接连召见文彦博、冯京、司马光、王安礼、范纯仁,吕惠卿更是几乎如坐针毡——偏偏这时几个湖北路来的官员还絮絮叨叨拿着一点芝麻蒜皮的小事说个没完。他心里虽然不耐,却也不好发作,又找不到借口离开,只得心不在焉地有一搭没一搭地问着话,心里只想着是不是皇帝打算除范纯仁观风使,一面盘算着怎样才能合情合理的把这诏旨给堵回去。但没多久,几个翰林学士被召了进去——吕惠卿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按大宋现在的制度,观风使这样的差遣,知制诰草诏就可以了,翰林学士在这时候进去,多半是要有大除拜了——皇帝打算让范纯仁拜相了。但想到范纯仁要进政事堂,吕惠卿心里又变得五味杂陈。

果然,没多久,便见李向安满脸笑容带了诏旨到政事堂要印。接过诏旨,吕惠卿顿时傻了眼——皇帝仿佛是想将他这十年来忘记做的事情一次做完,李向安竟是带了五份诏书过来!连王珪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第一道诏旨,范纯仁拜相,是吕惠卿自己推荐的,想想刚才皇帝召见的人,便知道两府皆不反对,虽然如此一来,吕惠卿在政事堂便又多了一个强大的政敌。但他哑巴吃黄连,亦只得强作笑颜,和王珪一起副署。第二道诏旨,韩维为枢密副使也是传言已久的事情,吕惠卿与他并无直接的利害冲突,倒也不觉意外。但接下来几道任命,却让吕惠卿目瞪口呆。接下来三道旨意,分别是以高遵裕为泸州知州;以太府寺卿李陶为鸿胪寺卿;以开府仪同三司、荆国公王安石为益州路巡边观风使!

吕惠卿只觉得一阵晕眩。

“石越!”他在心里恶狠狠地念出这个名字,眼前一阵模糊,那三份诏令,似乎化成了石越那冷静的面孔,嘴角边带着一丝轻蔑的嘲讽。

千算万算,却没算到石越。

吕惠卿握着笔管的手微微颤抖着。皇帝果然起了疑心——高遵裕为泸州知州,泸州还在西南夷手中,宋军虽然迟早会夺回,但没有不先任命经略使,反先任命泸州知州的道理。重新起用高遵裕,皇帝就是给他一个机会,这个人不会受朝中任何一党的控制,他去益州,是做皇帝的耳目。

太府寺卿李陶,是吕惠卿的同乡、门生、亲信。太府寺是大宋仅次于户部的中央财政机构,在发行交钞后,其地位更是日渐重要。石越在太府寺时便兼任参知政事,韩维亦由此而升任枢副,使得太府寺在诸寺监中,更被视为“要津”。而鸿胪寺“不过”是总管全国蕃夷部落事务及海外殖民、藩属国事务的机构。名义上虽在太府寺之上,实际却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自从石越与韩维去职后,太府寺卿就一直被吕惠卿的亲信占据着。此时忽然将李陶“升为”鸿胪寺卿,让吕惠卿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而最致命的,却是王安石的任命!

高遵裕可以设法收买、交易;李陶的任命,也可以设法阻扰,还可以在新太府寺卿任命上做文章——但王安石为益州路巡边观风使,却几乎在一瞬间,让吕惠卿丧失了斗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