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使者都目瞪口呆,大为震惊。几个奉旨来看靶场情况的官员,连忙跑回去,兴奋不已地大声向皇帝报告靶场的破坏程度,听得赵顼龙颜大悦,赵颢也是咂舌不已。王安石、文彦博、冯京、王珪率领文武百官一齐拜贺,校场军民也齐呼万岁,欢呼声响彻云宵。

4

第二天,弥英殿。

石越志得意满。“接下来趁机推荐沈括出任判军监器,把兵器研究院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并进一步影响到整个大宋军队的装备供应……”沉浸在梦想中的石越没有想到,一个他意想不到,却十分“熟悉”的人——蔡确,狠狠的给泼他一盆冷水。

蔡确已经不是第一次弹劾石越了。这次他弹劾石越逞一时之快,泄露军国机密,让外邦使者知道了大宋的秘密武器震天雷;同时还指责石越专断独行,操纵皇帝,没有事先和皇帝、宰臣商议就自作主张,炫耀震天雷,嚣张跋扈,其心不可问!

石越看着皇帝丢给他的这份骈四骊六,工整无比,却句句是想致他于死地的奏折,竟是打了一个激灵。他心里又怒又恨,但是,他却也知道有时候皇帝对于御史们的保护,是无所不至的,因为他们是皇帝用来制衡大权在握的大臣们的重要工具。而且,蔡确现在不论在王安石还是皇帝跟前,都颇为得意,尤其是他刚刚办完一桩大案——正在西北用兵的王韶,与当地的一些率臣、将领矛盾不断,不断的因为各种原因被参劾,皇帝几次派使者前去调查,所得结论都被王安石认为有疑点,蔡确抓住了这次机会,自告奋勇前往陕西,迅速“厘清”了此案——边境将领们的纷争,谁是谁非,这其中的内情,石越并不清楚,但有两件事他是明白的,一是皇帝与王安石都十分满意蔡确的调查结果,所以,他才能由监察御史里行,被超擢为侍御史!再就是蔡确的好运还没有到头,因为他的调查结论完全有利于王韶,帮助王韶扫清了一切掣肘,而他记得王韶很快将有一场大胜……

所以,尽管对于从陕西回来没几天就又急不可耐和自己做对的蔡确恨得牙痒痒,石越也只能先忍耐。他一面心有不甘的顿首谢罪,一面分辩道:“臣行事孟浪,致有此失,还请陛下治臣之罪。只是,臣尚有下情,望陛下容臣细禀。”

他却不知道,其实皇帝并没有怪罪他的意思,这只不过是一种御下的权术罢了。

“卿有何情状?”果然,赵顼见石越惶恐,心中便十分满意,也无意深责。

“昨日行事,臣的确失之孟浪,因一时激愤,欲为大宋挣几分国威,立威外国,而一时不及请旨,此是臣之罪,臣断不敢否认。但臣万死不敢目无君上,此陛下所深知。至于柱史[44]以为臣泄露军机,那不过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实实是冤枉了微臣。”

赵顼却是有些意外,问道:“什么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石越回道:“震天雷的杀伤力有限,重量过大,携带不便,且运输非常不安全,兼之不能大规模生产,实际上并不能依赖这种武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故此臣才虚张声势,扬威于使者面前,收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朝廷在西北用兵,契丹屡次牵制,欲与西夏为犄角。我若用兵,则两面受敌,力有不足;若不用兵,则彼咄咄逼人,终无了局。此次扬威,使者回国告之执政,彼国必有所惮,则大宋可以安心于西北。而西夏亦知我有此器,自会处处防备,士气自沮。”

“原来如此……石卿真是谋略深远。”赵顼叹道。石越听出皇帝语气中颇有不甘之意,知道是对震天雷有这许多缺点感到耿耿。他顿了顿,觉得不便再说什么,便说道:“只是臣仓促间不能请旨……”

“这倒无妨。”赵顼本来就并不在意,“机会难于把握,朕知卿忠心为国,并不怪卿。但卿也不可怪蔡确,他亦是职责所在。”

石越连忙答道:“臣不敢。”

“可惜,震天雷原来有这许多的限制。”一直默不作声的王安石忽然叹道,毕竟如果震天雷有想象中的强大,大宋开疆就事半功倍了。

赵顼却是很快便想开了,笑道:“虽然如此,却也是神兵利器了。朕当嘉奖!兵器研究院还要尽量使震天雷能大规模生产,将成本降低一半,于国家便是大功一件。”

石越连忙顺着皇帝的话头,大夸了一番沈括等人的功劳。听得赵顼兴致高昂,连连说道:“果然不负朕之所望。”兵器研究院是他亲自投资,如今有了成绩,也显得他有先见之明,脸上自然也更加光彩。

石越又说道:“臣以为若假以时日,他们必能研究出更好的火器,威力更大,更便于携带,成本也更低,震天雷不过是牛刀小试。只不过,现在震天雷的缺点,是绝不可泄露出去的。”

赵顼点头称是,“不错,兵器研究院也应当加强保密。”

石越因说道:“王丞相提议设立军器监,臣以为果然是一个良法。臣虽然检正三房公事,兵礼房、工房是臣所当管,却终究不能干涉军器监的事情太多。沈括之能,陛下所深知,他管理兵器研究院,成绩斐然,臣推荐此人判军器监,一来他资望能力,皆绰绰有余;二来他可以继续加强兵器研究院的研究与开发。而且如果换上别人出任军器监,难免与兵器研究院互相掣肘……”

王安石对于军器监什么的并无私心,见石越推荐沈括,也说道:“臣以为石越所说有理,只是沈括现在担任的职务已然太多,臣以为不如让他停止担任白水潭学院格物院院长一职,然后再找个人和他同判军器监,沈括负责兵器研究院和火器诸作坊,另一人则负责军器的供应等等日常事务,如此才不会误了公事,也可以让沈括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管兵器研究院的事情。”

石越闻言不由得暗骂:“老狐狸。”他却不知王安石全是出于公心,只觉得王安石几句话,轻轻易易就把沈括和白水潭学院拉开一段距离,顺便抢走白水潭学院一个院长,又派一个人来和沈括同知军器监,互相监视,抢掉一半权力,还把话说得几乎无懈可击,自是心中不忿。

果然,赵顼略一思忖,便点头道:“还是丞相想得周详。此事下中书、枢密议可之后,便可照办。”顿了顿,又道:“让沈括尽早上任,今年之内,要把第一批震天雷装备到军中去。要尽快把成本降下来,实现大规模制造。”这样的利器,碰上赵顼这样想有所作为的君主,怎么会舍得放过?

石越只好暗自叹气,幸好要头痛的人是沈括。

汴京城的人们都还沉浸在兴奋与喜悦之中,石越的形象开始被市民们神化了——那哪是普通的兵器呀?雷公的雷槌也不过如此吧?若不是神仙下凡,如何造得出来?

与此同时,辽使萧佑丹却有另一番心情。他本是辽国太子耶律濬身边的重要谋士,一直以来,他都以为大宋与他的国家一样,也是一个垂垂老矣的国家,自己到汴京来,无非是上寿、游玩一番,领略一下汴京城的繁华,然后就回国报告——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旅程。因此虽然身在南朝汴京,心思却一直悬挂着国内的局势。但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校场上震天雷的威力,给了他强烈的危机感!

萧佑丹并非头脑简单之辈,一旦冷静下来,他很快就发现了这震天雷的几个缺点:体积太大,重量估计也不太轻,运输起来就不太方便,而且还需要投掷器发射,机动性明显不够,所以震天雷并不是不可对付的。但是如此强大的威力,用来守城的话,那就是让善于守城的宋兵如虎添翼,几乎立于不败之地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