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一日,杨安玄和阴绩率大小六只商船来到夏口。大战已经结束,商路再度畅通,原本夏口城外荆州水师设立的水寨还残留着焚烧后的痕迹。
按照杨安玄的估算,从夏口到江陵不过四天路程,应该能赶上桓玄逃走后的空档。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船行至沙阳城时天刮起了大风,浪高三四尺,根本无法行船。
在沙阳城暂避风浪,等了二天发现风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杨安玄心急如焚,不愿再等。此行乔装成商船,船上载有粟米、铸铁等物。将货物贱卖,在牛马市换了十余匹劣马,让赵田在沙阳等候,他与阴绩带了十余人乘马从陆路前往江陵。
五月二十九日,杨安玄一行到达巴陵,所乘的马匹已经劳累不堪。杨安玄道:“巴陵有杨氏族人在,咱们先到族中换马招人。”
当年桓玄击败杨佺期和殷仲堪,占据江陵城,巴陵的杨氏族人纷纷避走。只是农田、茶山等产业一时难以变卖,桓玄并没有收缴杨家族产,有些族人便留了下来。
杨安玄大婚时,巴陵的族人曾到襄阳道贺,杨安玄得知巴陵一枝以杨良之子杨长康为族长,约有三百族人聚居于此。杨家没有住在巴陵城内,而是在巴陵城西靠湖而居,当年族中买下不少水泽,这里交通方便,利于应变。
得知杨安玄到来,杨长康领着族人接了出来,杨家名义上的大族长是杨安深,但谁都知道杨家的希望在杨安玄身上。
一路奔波,杨安玄等人又乏又累,杨长康命人安排食宿,把杨安玄请到厅堂落坐,不等杨安玄发问,杨长康先行问道:“安玄可知桓玄已死?”
杨安玄正喝茶,闻听此话一惊,忙道:“桓玄死了?怎么死的?”
“仆昨日进城,在酒楼中听人议论,桓玄于五月二十四日逃离江陵,二十六日在枚回洲与护送宁州刺史毛璠灵柩的相遇。桓玄船上的毛修之看到护送灵枢的堂弟毛祐之,于是示意毛祐之发动攻击,桓玄被益州都护冯迁杀死。”
杨安玄轻叹一声,有些怅然若失,不知是感慨桓玄之死还是遗憾错失机会。
只听杨长康继续道:“毛修之等人斩杀桓玄身边的桓石康、桓濬、庾颐之等人,抓住了桓玄的儿子桓升,送到江陵斩首。唉,这孩子才六岁,真是造孽啊。”
杨安玄心中一沉,虽然他对桓玄恨之入骨,但听到桓升之死着实不忍,小儿何辜,毛修之做得太过了。
在族中歇息了一夜,第二天杨安玄从族中招集了四十人,与阴绩等人乔装成商贾,赶着六辆牛车前往江陵城。
西风依旧强劲,江上的商船已经断绝,看来赵田等人是赶不上了。好消息是刘毅等人同样被江风所阻,大军也不能前来江陵。
公元四零四年,闰五月(1)。闰五月二日,杨安玄一行到达江安,江安城在江陵城之南,距离不过六十余里。
城外打尖时听到客商议论,天子司马德宗五月二十八日已经在江陵城重新即位,大赦天下,除桓家人外,对因威逼而从逆之人一概不究,封毛修之为骁骑将军,王康产等人皆有封赏。
杨安玄连忙催促众人起程,闰五月四日申时到达江陵城南门,见城门已经关闭。城门外的空地有商队搭着帐蓬,杨安玄上前打听消息,得知昨天桓家人率军又夺回了江陵城。
看着紧闭的城门,杨安玄唉叹,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若不是因西风阻路,自己应该能在五月二十五日进入江陵城,那时正好桓玄出逃江陵空虚,自己便能把天子“请”往襄阳城。
等至闰五月八日,城门开放,杨安玄随众入城。很快便探知了消息,桓玄逃走时,桓谦在城外收拢败兵并未相随,闻讯逃往沮中;其侄扬威将军桓振素不为桓玄所喜,桓玄逃走时并没有叫他,桓振藏身于华容浦。
王康产等人在江陵拥立司马德宗复位,虽然发诏大赦天下,桓玄余党却惶恐不安。巴陵镇将王稚徽诈称桓歆攻克京口,冯稚夺取寻阳,刘毅大军溃散的消息,藏于华容浦(2)的桓玄之侄桓振闻讯后招集残兵攻打江陵,桓谦得知率军响应。
江陵城内不过数百郡军,根本没有战心。桓振很快攻至南郡府,杀死王康产和王腾之,桓振策马直闯后宅行宫,逼问恒升下落。得知桓升被杀,桓振欲杀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幸亏桓谦相劝才罢手离去。
闰五月六日,桓振为桓玄发丧,定谥号“武悼”。闰五月七日,桓玄率文武将玉玺归还司马德宗,称“主上法尧禅舜,今楚祚不终,百姓之心复归于晋矣”。
桓谦以天子名义下诏,以琅琊王司马德文为徐州刺史,桓振荆州刺史督八州军事,桓谦为侍中,卫将军,加授江、豫两州刺史,整个江陵都被桓振的亲信掌控。
以天子名义下诏,荆州各郡再度随风而倒,纷纷表示拥戴天子即位,实际上是遵从桓振调遣。
荆州残兵得知桓家重掌江陵,纷纷前来会合,在枚回洲跳水逃得一条性命的卞范之也闻讯而来,一日之内江陵城中聚兵超过六千。
进城之后,杨安玄前往天子行宫南郡府打探虚实。前往南郡府的大街已被荆州兵马封锁,转到后街亦有重兵守卫,杨安玄远远地站住脚,知道良机已失。
——
ps:注(1):农历年为354天或355天,五月为大月30天,闰五月意味着该年农历计时有384天。
(2):华容浦,当年曹操兵败逃亡经过的华容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