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饶来的命令?可有限期?何时来的命令?”李丹这时也开始明白了,原来韩守备接到个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故而见到他俩才如此热情。

“唉,实不相瞒,这是数日前上饶送来的急令,说要二十日内办齐五千石,四十日内再办齐一万石粮秣。

如今又不是只有上饶一地需要补给,我哪有分身之术?

原想着走水路三个来回就能办到的,谁知水路又被断了,折进去两百士卒,还失了千石粮秣。所以如今只剩下走陆路这个办法。”

“可……就算你老哥把所有人、车、马全用上,一趟运个三、四千石就算不少了,哪里去找这样多车马,算算日子四十天一万五千石,这怎么也来不及呀?”

盛怀恩虽然不清楚详细,可经历过战阵的眼光一扫营地里情形,有多少人、车、马,大概数目他还是能估摸出来的。

他顿时明白这件任务的难处了,不由抬眼看看李丹

李丹瞧瞧有些打退堂鼓的盛百户,又看看韩守备,这才注意到他的黑眼圈。嗯,大约急得睡不着觉啦。

要说上万石(百吨)的东西,放在几百年后兴许也就是几十辆重型货车的运输量,可在那个年代来说,这是个瞠目的数字呵!

一个挑夫走几天的路程,肩上最多百五十斤到二百斤重量,其中他自己每天还要消耗两斤。

若用牲畜,健壮的驴子和大骡驮重两百斤,拉车六百斤(车没有轴承和悬挂等,硬车轮且非水泥、柏油马路的颠簸条件下),普通驴驮重八十斤,拉车三百斤(同上,以下同);

普通马驮重在三、四百斤,拉车七、八百斤。由此一算,需要的车、马都是个令人瞠目的数字!这还没算牲畜每天消耗的草秣(豆料等),以及车夫需要消耗的口粮。

确实,如军中原来的计划水运最合适。

百料的沙船装四百五十至四百八十石是轻而易举的事。

可在陆地,要运四百五十石粮食,却得用两百多头牲畜,或者是六、七十部普通畜力牵引的车辆。

自己新造的大车也只有五辆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韩大人可有地图?还有,有没有最近走过这条路的军士,我想请来问话。”

“有、有,昨日便有来送催促粮草书信的人,我派人去叫。”韩守备很快找来那军士,又找来地图。

李丹一问,听说他是参将府派来的,便以韩守备赏赐辛苦为名先给他二两银子会票,然后问他这条路上的路况。

这军士一高兴,又见这位小公子平易近人,便一五一十地讲给他听,哪里有溪水河流、哪里有桥,上下坡、野店、民居,山坡、谷地甚至树木稀疏都仔细说了。

李丹要了些纸张,掏出铅笔边听边对照舆图,一边在纸上画出地图和标志,甚至还有等高线。

最后很满意地送他到厅外,转回后见两个军头都趴在他的草图上看得极认真。

“三郎这图画得好,极细致精密!”

李丹对韩守备笑笑:“草图而已,我今晚回去重新整理、绘制,副本也送大人一份。”说完看眼盛百户:“任务虽难,却也不是不可能的。”

“哦?三郎有何妙计?”

“其实,这道题目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提高每辆车的运力,以及充分使用牲畜的潜力。”李丹说:

“要想做到这点,首先的前提是所有车辆、牲畜集中起来编号使用,待回归时再重新分散到个人手中。

如果像现在这样各人管理各人的牲口,那效率会很低。

比如:驮畜骡马大约可背负两百(骡)到三百斤(马)货物。可套上辕车,就可以拉八百(骡)或千二百斤(马),

如果是双驾(两匹)则能拉千五百斤(骡)或两千五百斤(马),这样利用效率不就大为提高了吗?”

李丹举例打了个比方,两人虽然不懂什么叫“效率”但能猜出来就是让两匹马能干更多活儿呗!哈哈,两个武将乐得手舞足蹈。

“哎呀,李三郎真是学富五车,佩服、佩服!”韩守备连连作揖:“韩某受教了。”

“但是……,三郎,普通马车最多只能装载七百斤,上千斤的重车少而又少。尤其那种极大的车恐怕只有你才有!”

“哦?原来三郎也带马车来了?”韩守备已经用更亲昵的称呼来唤李丹,他现在的希望可都寄托在这个十五岁的小公子身上呢!

“只有五辆,杯水车薪。”李丹躬身,又说:

“不过盛大人所虑,我有办法解决,只要两位大人给学生调拨足够的人手,还有木匠和铁匠。”

“这个好说!三郎难道是要造车?快说来听听!”韩守备迫不及待。

李丹的主意其实很简单,给所有双辕马车的辕头和燕尾各加装两个铁环。

然后四辆双辕车的后车辕头环与前车燕尾环之间用开口铁环相连,摘开则车分,衔挂则四车串行;

首车辕头环下加挂两根长杆的话,就双驾为四驾(前后各一对,共四骡或驷马);

两车间铺设木板并加高、加固侧厢板,这样四车共可载四千斤。

如在最后加挂第五辆,燕尾环与前车燕尾环相连,利用朝后的前辕可以反向加挂两头牲畜,这样前拉、后推,五车装载五千五百斤没有问题。

“宿营、警戒或战时,摘开铁环即可排成车阵。

刚才我问过那位兄弟,如果真如他所说,这趟线除去凤栖岭那段有过河、爬坡外,其余道路均比较平坦,没有崎岖坑洼,也没有陡峻山路。

那么这样串在一起行走,一次性运到,又快、又省力,十天左右就回来了,不耽误别处补给。两位大人以为如何?”

李丹画了一幅串行的六畜车图给他们看。

“好主意!”见韩守备看自己,盛百户伸大拇指说。

“可……,本官没有四百辆双辕车呀。”韩守备心中赞叹,忽然想起个问题。

“这个不要紧,改装很容易,甚至可以将人力车改装并利用。

之所以和您要木匠、铁匠,就是因为我带了有马车行的匠人,咱们可以众人动手立即改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