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鹤亭心中一愣。

“谁是太子?”只见这少年哈哈一笑,接口道:“无妨,无妨,不知者不罪,又怎能怪得了人家?”

手腕一伸,从袍袖中取了柄折扇,“刷”的一声,展了开来,轻轻摇了两摇,目光一转,狠狠瞟了那白衣女子两眼,忽地瞥见她手中的龙吟长剑,目光一掠,却仍含笑道:“想不到,想不到,原来这位千娇百媚的娘子,便是方才手挥神剑,划破在下八面皮鼓的高人——”突地回转头去,向那腰横长刀的大汉道:“奎英,你常说当今武林,没有高手,如今你且看看这两位,一位身怀神剑,轻功更是妙绝,一位虽未现出武功,但却已能以箫音克敌,内功想必更是惊人!哈哈,难道这两人还不能算是武林高人!”

他又自一阵大笑,摇了摇手中的描金折扇,回身又道:“两位身手如此高明,不知可否将大名、师承见告?先让我听听中州武林高人的名号。”目光一转,却又盯在白衣少女身上。

这少年轻摇折扇,虽然满面笑容,但却不减狂妄之态,说话的神态,更是旁若无人,洋洋自得。

柳鹤亭冷笑一声,沉声道:“在下贱名不足挂齿,倒是阁下的姓名,在下是极想听听的。”

他听了这少年便是方才隐于林梢,隔空击鼓之人,心中亦不禁为之一惊一愕,惊的是他知道这少年武功实在不弱,愕的是他想到那翠装少女方才说:“打鼓的家伙,满口长胡子。”而此刻这少年却连一根长须也没有。

但他转念一想,那翠装少女便是“石观音”,她已不知骗了自己多少事,方才她说的话,自然也不能算数。他本系外和内刚,傲骨峥嵘之人,见了这少年的神态语气,心中大感不愤,是以言语之中,便也露出锋锐。

那两个锦衣大汉闻言一齐勃然变色,但这少年却仍摆手笑道:“我足迹初涉中州,也难怪他们不认得我,奎英,你先莫动怒,且将我的姓名说给他们听听又有何妨。”

那叫作奎英的锦衣大汉本自须眉怒张,但听了他的话,面色竟倏然归于平静,垂首答了一声:“是!”方自大声道,“尔等听清,此刻与尔等谈话之人,乃‘南荒大君’陛下之东宫太子,尔等如再有无礼情事——”

他话声未了,那一直敛眉垂首、默默无语的白衣女,竟突地扑哧一声,笑出声来,腰横长刀的锦衣大汉面容一变,手掌垂下,紧握刀柄,柳鹤亭剑眉一轩,却听这位“东宫太子”已自笑道:“娘子,你笑些什么?”

白衣少女目光一垂,轻轻道:“我觉得很有意思。”

这“东宫太子”微微一愣,随亦哈哈大笑起来,道:“是极,是极,很有意思。”转问柳鹤亭,“如此有意思的事,你为何不笑?”轻轻摇了摇折扇,缓缓摇了摇头,大有可惜柳鹤亭不解风趣之意。

那两个锦衣大汉虽自满腔怒火,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如此有意思”,但见了这“东宫太子”目光已转向自己身上,连忙嘿嘿干笑了两声,但面上却无半分笑容,笑声中亦无半分笑意!

一时之间,地道中充满了哈哈大笑之声,柳鹤亭冷哼一声,对这自称“东宫太子”的少年厌恶之心,愈来愈盛,却见这白衣女子明眸一张,像是十分诧异地说道:“是什么事有意思,你们笑些什么?”

“东宫太子”哈哈笑道:“我也不知是什么事有意思,但娘子说是有意思,自然是有意思的了。”

白衣女子不禁又扑哧一笑,但目光转向柳鹤亭时,笑容立刻尽敛,垂首道:“我与你素不相识,你也不必问我的名字,你那八面皮鼓,也不是我划破的,我只觉得你名字竟然叫作‘太子’,是以才觉得很有意思!”

她一面说着话,一面轻移莲步,缓缓走到柳鹤亭身畔,轻轻道:“我叫陶纯纯,你不要告诉别人。”

柳鹤亭见她与这自称“东宫太子”的少年答话,不知怎地,突地感到一阵气恼,故意偏过头去,再也不望他们一眼。哪知她此刻竟突然说了这句话,刹那之间,柳鹤亭心中又突地生出一阵温暖之意,目光一转,白衣少女正仰首望着他,两人目光相对,几乎忘了旁边还有人在!

他两人俱都初出江湖,都从未听过“南荒大君”这个名字,更未将这“东宫太子”放在眼里。他们却不知道那“南荒大君”,便是数十年前便已名震天下的“南荒神龙”项天尊,而这位“东宫太子”,便是项天尊的唯一爱子项煌。

约在四十年前,项天尊学艺方成,挟技东来,那时他年龄亦在弱冠之间,经验阅历俱都不够,虽然在中原、江南道上闯荡了一年,但始终未能在武林中成名,后来他无意之中救了一个落魄秀才诸葛胜,这诸葛胜便替他出了不少主意,说是:“要在江湖争胜,第一须不择手段,第二是要知道‘射人先射马,挽弓当挽强’,要找武林中最负盛名之人交手,无论胜负,都可成名。否则你便是胜了百十个碌碌无名之辈,也无用处。”

项天尊听了这话,心中恍然,那时江湖中最大的宗派,自是少林、武当。他便三闯少林罗汉堂,独上武当真武庙,半年之间,将少林、武当两派的高手,都打得七零八落。于是“南荒神龙”项天尊之名,立时便在江湖中赫赫大震。

当时江湖中人都知道“南荒神龙”武功绝妙,来去飘忽,行事任性,但却又都无法将其制伏,哪知就在他声名震动天下的时候,他竟又突然远遁南荒,从此便未在中原武林中露面。江湖中人不知详情,虽然额手称庆,却又都有些奇怪。他们却不知道这“南荒神龙”是因折在那位“无恨大师”的手中,发下重誓,足迹从此不得迈入中原一步。

他重创之下,便和那诸葛胜一齐回到他出生的地方,这时诸葛胜便又说:“你虽然在中原失意,但天下颇大,何处不能立业?”于是数十年来,他便在南荒又创立了一分基业,只是他恪于重誓,足迹竟真的从此没有迈入中原一步。

但项煌却年轻喜动,久闻大河两岸、长江南北的锦绣风物,时刻想来游历,更想以自己一身绝技,扬名于中原武林之中,心想:“爹爹虽立下了重誓,我却没有。”于是,他便时时刻刻磨着“南荒神龙”,直到项天尊答应了他。

一入中原,他自恃身手,想为他爹爹复仇雪耻,便一心想找着那“无恨大师”一较身手,同时也想探究出他爹爹当年究竟是如何折在这“无恨大师”手中的真相,因为他爹爹只要一提此事,便只有连声长叹,似乎根本不愿提起。项煌虽暗中猜想他爹爹昔年一定败得甚惨,但究竟是如何落败,他却不甚清楚。

但这有如初生牛犊般的项煌虽有伏虎雄心,却怎奈那“无恨大师”早已仙去多年,他听得这消息时,心里大感失望,却不禁又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失望的是他从此不能享受到复仇雪耻胜利的荣耀,但却也不会尝受失败的痛苦。当然,后面的一种感觉,只是他心里的秘密而已,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愿相信有这种感觉存在。

但是他终于听到了这“浓林密屋”,以及那神秘的“石观音”的故事,于是他便毫不犹疑地取道而来。但他却未想到中原武林亦多异人,竟有人能在他猝不及防之下,将他珍爱异常、苦心独创的八面“天雷神鼓”一齐划破。

此刻他手中轻摇折扇,面带笑容,神色之间,虽仍满含那种混合着高傲与轻蔑、冷削与潇洒的神态,但是目光所及,看见了眼前这一双少年男女并肩而立,目光相对,那种如痴如醉的神情。他心中的感觉,实在不是他外表所显示的那么平静。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