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军报八百里加急送回神都,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选择工部的木鸟传讯,反倒是用上了大梁初年的传令手段。
传令士卒骑马而过,路途之中经过驛站,换马不换人,一站接著一站赶赴神都,这本来就已经不太取巧的事情,好在即便工部早就研製出木鸟传讯,到了此刻,大梁朝的驛路尚未荒废,反倒是一直作为备用手段,才让北境这封军报顺利地送到了神都。
传令兵將消息送到兵部,兵部那位尚书大人看到之后,虽说早就知晓里面內容,但还是一刻都马不停蹄地送往皇城。
半日后,整座神都大街小巷都知晓了消息。
北境边军大捷,大破妖族大军二十万,斩首主將柳相。
这一场大捷,可谓是大梁朝这两百多年里,可排前三的大捷,很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大捷的主將,正是那个书院女子谢南渡,而上一次足以被称为排到前三的大捷,主將也是谢南渡。
换句话说,大梁朝这两百多年来,名將辈出,如过江之鯽,但大多数將军面对妖族,都只是艰难维持守势,像那个女子一般,短短数年时间,便有打胜两场可以说是奠定她在军中地位的大仗的,从来没有。
御书房里,太子殿下看著手里的那封战报,满脸喜意,身侧伺候著的不是那个地位同样在水涨船高的小太监李寿,而是如今的后宫之主,东宫正妃,吴心月。
吴心月伸手研墨,看著眼前不远处已经又高了些的年轻男子,小声道:“殿下,这里没外人,想笑可以笑。”
太子殿下听著这话,刚咧起嘴,但很快又压了压自己嘴角,转过身有些惆悵地看向吴心月,“有些麻烦。”
吴心月只是一听这样的话语,就知道太子殿下想说什么,笑了笑之后,善解人意道:“殿下是不知道该怎么封赏了?”
太子殿下嘆了声气,说道:“是啊,两场大捷,全是我大梁朝未有之战功,光凭著这战功,说让她马上做这北境大將军也不为过,但她这个年纪,是不是能服眾啊?”
吴心月问道:“就担忧这个?没有担心她功高震主?以后没法子处理?”
太子殿下摇摇头,笑道:“都是一家人,以后要喊嫂子的,而且兄长这么个人能看得上的女子,肯定不会是那种奸佞之辈了,就算是战功再高,权柄太重,应该都无妨……要是兄长能来跟我商量一番就好了,兄长一言而决,我也用不著这么操心了。”
说起这个,太子殿下有些希冀地看向吴心月,后者摇了摇头,“镇守使大人闭关日久,尚未出关,看起来短时间內也不可以。”
太子殿下忽然灵光一现,问道:“要不然问问寧大將军的意见?”
吴心月无奈道:“殿下忘记寧大將军之前上的摺子了?他早有此意,要是殿下这么问,寧大將军肯定是顺水推舟了,不过这会儿显然不是换帅的好时机,毕竟军报上也说了,虽说这场大仗打贏了,但接下来妖族肯定还要兴兵的,这个节骨眼上,最是凶险,殿下可不要乱来。”
太子殿下点点头,轻声道:“也是这个道理,但有功不能不赏,不然要寒了將士们的心。”
吴心月没说话,看著眼前的太子殿下只是微笑,这些日子她一直在学习要如何才能做好一个太子妃,也有了些经验,其中首要一条,其实就是这种军国大事,她可以参议,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最后决策的时候,就一定要缄口不言,让眼前的男人自己拿主意。
看了吴心月一眼的太子殿下,知晓对方不会再说话,就想了想之后,笑道:“那就先让她在將军府里做个副將,节制权还是给寧大將军,北境的事情,本来就是他们更熟悉,我们就別瞎掺和。”
天底下的事情,本就是这样,说起来难也难,难就难在外行老是喜欢对內行指手画脚,而说简单也很简单,那就是外行对事情,一定要缄口不言,就交给內行去做就行。
吴心月微微一笑,真心实意说道:“殿下圣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