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虽然能安排的人员不多,但它学费收的不少呐,别的单位要是在这种情况下,嚷嚷着要办驾校,平安驾校就不再是京城唯一了。

看看当下国营厂面临的压力,再联系李峰口里那上面刮下来的风声,这事情就不是也许,搞不好是肯定的事情。

联系完驾校,李峰掰着手指头,修车保养的临时工这边,安排收个二十来个,科目一来个十几个讲课老师,扫厕所,打扫卫生,好了,将近六分之一能解决了。

再次拿起了电话,李峰直接打到了老葛那边。

“最近怎么样,粮食局家属楼那边,抽出一批建筑工,问题不大吧?”

“我记得密云那边的液压件厂好像也找过你们,想在密云那边建家属楼是吧,不行分成两个队伍,没办法,上面传达下来指示,得兜着几百号人,你这边至少带着一百个,好歹吃住人家厂里能解决,能给厂里减轻不少负担。”

“好,就这么说,你联系他们厂里,项目部这块,调宋易城去那边当项目经理,你带着盯着一点,尽快做好安排~!”

没有了一二三分厂,但红星厂好歹还有点底子。

李峰歪点子说来就来,现在各单位都开始大规模搞集资房,福利房,但建筑工程这一块,红星厂搞的最早。

不光是建筑人员,施工人员,被工程兵一批批带出来了,而且运输科换下来的卡车,都去了建筑公司。

不说名动京城,但各家单位想建房,首选的还是红星建筑公司。

怎么说,这些回城知青们,学会盖房子的手艺,也比学修剪子呛菜刀要来得实用的多。

中午匆匆吃完了午饭,各车间一把手,人事科的人员,都汇集到了办公楼一楼会议室中,看到人事科姚科长的到来,大家也大概猜到了中午的会议内容。

等李峰到来,各部门一把手都熄灭了烟头,目光汇集了过去。

说实话,对于部队退役转业的干部,战士,厂里接受抗性并不大,在部队的培养下,一个个至少会服从命令,多一些,产量也能提高一些。

但听到是回城知青后,一个个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并不是歧视不歧视的问题,部队退伍的,至少身家清白,不用担心泄密的问题。

红星厂早已不是当初的国营厂,各车间,都有保密生产的任务,像是导弹车间,改造车间,总装车间这种,完全不适合不经过筛选,就让人进去。

“多的话我也不说,好消息是,三百八十个人里,平安驾校接收六十个人,建筑公司那边,接收一百人,还剩二百二十人,需要消化掉。”

“不是,我这还没……!”

姜校长有些懵,这还没理清头绪,李主任这边就硬塞了六十个给他,至于建筑公司,盖房子的建筑工,别说一百个,安排两百个,都能消化。

“姜校长,这是好消息,你想不想听听,坏消息是什么?”

被李主任的话给吸引了注意力的老姜,此刻人都麻了,六十个人呐,驾校目前才多少人,对他来说,已经算是坏消息了。

“坏消息是,对我们来说,这只是第一批,年后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大规模回城的知青,其他单位已经撑不住了~!”

李峰的这句话,直接让会议室炸开了锅,每个部门的一把手,此时都感觉头皮有些发麻,人事科这边的姚科长更是张大了嘴。

“金主任,缝纫车间那边,增加二十人,防弹背心的生产线,还能再增加二十人,保卫处那边增加三十人,二百二减七十,还有一百五,剩下的,各车间平均消化。”

“不是还有物资科那边么,还有货运站那边,也可以消化一部分……!”

导弹车间那边,有些不乐意,平均下来后人数就没那么多,但还有十来个人,他们车间保密性太高,不太想要这批知青。

李学文摆了摆手,替李峰开始说话,作为曾经的后勤处长,升到副厂长的时候,依旧负责后勤这方面的工作。

“先这样安排吧,我会挑政审没问题的给车间,至于后勤这块,第二批人员下来的时候,无论是有多少人,我来解决,你们生产部门就不用承担了~!”

李峰主抓生产,已经把第一批人强制消化在生产线这边,那到第二批,那就轮到他负责的后勤这块来解决了,但想到可能还有第三批,他也挺难受的。

明年部队方面精简下来的人员,无疑要更多,红星厂这是要一点点被撑大,谁都跑不了。

“下午我得去总后方面开会,你们自行商谈,名单方面姚科长去劳动局去领,下午不干别的,把这些事情,给解决,明年有明年的事情~!”(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