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他个盆满钵满!”潇袅像个小鹦鹉一样欢乐地学舌道。

岑老头双眼忍不住酸涩起来,两包眼泪差点没忍住流出来。

他点点头道:“哎,好,好……”

搞定了两个老头,一家人要乔迁定居钦州的计划算是正式提上议程。

潇箬是个行动派,当天就联系了之前想盘慈济堂的人。

那人也算半个大夫,他之前是在北方医馆当学徒的, 后来北方动乱他就回老家了。之前攒了不少银钱,回家后也没有什么活计可干,思来想去还是做回老本行,开个医馆吧。

只是他只会抓药,开方子都只会几个基础药方,要从头开始租铺面竖牌匾怕是困难,于是就相中了上溪镇唯一的医馆——慈济堂。

潇箬与他聊了一阵,就摸清了这个中年人的情况,她列出几个条件。

一是要保留慈济堂的名号,不能换牌匾,也不能做有损慈济堂名号的事情。

二是要他保证将来只做医馆生意,不能随意变更活计。毕竟上溪镇就这一家医馆,要是变成其他商铺了,人们就要跑很远才能买到药。

相应的潇箬也给了他几项优惠,比如店铺盘让费只需二百两,店铺里所有的药材及平日供货药农的渠道都保留给他,另外潇箬还给他留下包括治疗跌打损伤、发热寒症、体虚乏力等在内二十多张常见病症的药方。

药材有价药方无价,中年人千恩万谢,连连答应一定会好好经营慈济堂,不会毁了这几十年的招牌。

潇箬对慈济堂的处理,岑老头也很满意,便签了纸契约定好三日之后中年人来交钱拿钥匙。

这三天他们要把所有需要带走的东西整理出来,可忙坏了潇箬。

一老二少是指望不上,被她勒令在一旁看着,省的没帮上忙还伤着磕着。

潇荀又被她指派去帮郑冬阳整理行囊了,这会儿逼得她不得不一两银子请了两个脚夫帮忙。

六口人的行李足足装了三个马车,其中有一个马车装的全是书籍,有潇家爹娘留下的,也有郑冬阳多年收藏的。

对于需要多租一辆马车装书这件事,潇箬倒是不心疼,这叫多租吗,这叫为知识付费!

钦州离上溪镇有五天的路途,潇箬在马车的硬木板上颠簸来颠簸去,感觉屁股都要开的时候,他们终于抵达了钦州。

钦州不愧是附近最大的州府,宽阔的街道两旁林立着茶楼、酒馆、作坊、当铺,铺子门口站着专门招揽客人的伙计,吆喝着自家的特色。街道上行人如织,挑担赶路的,驾车送货的,逛街游玩的,各式各样的商品被摊贩们摆放在大伞下的车铺上。精美的绸缎、色泽诱人的果、杂耍艺人精湛的功夫,都明晃晃在阳光下成列着,吸引着人们驻足赏玩。

潇昭潇袅好奇又兴奋地挑开马车布帘向外张望,是不是小嘴巴里发出惊叹的声音。潇箬也透过门帘看着这热闹的城市,不由感慨原来以前电视里繁华喧嚣的古都是真是存在的。

车夫问潇箬在何处下车,潇箬让他寻个便宜实惠的客栈就行。

可能这世界的车夫也是吃回扣的,欺负他们不懂行情,竟然把他们拉到了钦州最繁华地段的客栈放下,忽悠着他们结算了剩下的车钱后扬长而去。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